遊群
遊群,或称为游团(band society,舊稱horde),有時也稱營(camp),是人類社會最簡單的形式。遊群通常由小型的親屬群體組成,不超過一個家族或氏族。現代人類學的普遍共識認為,一個遊群的平均成員數處於覓食社會中最簡單的級別,其規模一般最大為30至50人。[1]
人類學的用法起源
遊群是早期的現代民族學在分析以狩獵採集作為覓食方式的社會時,所使用的三個術語之一。這三個術語分別是「horde」、「band」和「tribe」。[2]horde一詞是在土耳其/韃靼語的úrdú(意為 「營隊」)基礎上形成的,由阿爾弗雷德·威廉·霍伊特(Alfred William Howitt)和洛里默·費森(Lorimer Fison)在1880年代中期從約翰·弗格森·麥肯南(J. F. McLennan)的作品中歸納而來,用來描述從地理上或地方上對一個更大的部落集團中的劃分,部落集團被定義為按血統分類的社會劃分。他們的想法隨後被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發揚,用於描述所有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的模式,horde被定義為一群雙親家庭的組合,這些家庭的已婚男性皆屬於同一個父系氏族。[3]「horde」從一開始就帶有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原始、封閉、僵化和簡單的刻板印象,後來該詞被捨棄,不僅因為它含有「蜂擁而至的野蠻人 」的意思,還因為它暗示了一個固定的部落-領土實體,這違背了實際的田野資料,田野資料顯示出這種群體有遠超於此的流動概念。[4]
1936年,朱利安·斯圖爾德提出遊群社會在狩獵採集者級別上可能是父系、母系或兩者兼有的構想,重新制訂了芮克里夫-布朗所高度限制的定義[5]。久而久之,「band」一詞逐漸取代早前的「horde」,因為對狩獵採集者社會作更廣泛的比較後表明,它們不能簡單地歸類為封閉的父系群體,按照以下概念會是更佳的提議:靈活、非排他性的社會遊群,為了通婚和其它目的,與限定領域內的類似群體有雙邊關係。[6]
1962年,萊斯·希亞特否定了芮克里夫-布朗的遊群理論,證明來自原住民社會的經驗證據與芮克里夫-布朗的歸納相衝突。[7]
「遊群」(band)一詞也用於北美,比如用於大盆地的土著。對於像哈扎族的非洲狩獵採集者則傾向於使用「營」(camp)一詞。[8]
特徵
遊群的組織鬆散。他們可以像伊努特人一樣,視季節而定而分裂(在春夏)或組合(冬季營),或者其成員家庭可以脫離加入其他遊群。[9]他們的權力結構通常是平等的。最好的獵人的能力會得到承認,但這種承認並不會使其掌權,因自負而去控制他人的行為會遭致抵抗。[9]判決是由年長老集體討論決定,根據習俗作出,而不是由一個專門機構的法治和強制性機構作出的,這是隨定居農業建立後所興起的更複雜社會而發生。
定義和區別
阿弗烈·芮克里夫-布朗根據以下5個標準將遊群(horde)定義為澳大利亞社會性組織的基本單位:
- 它表示習慣上擁有相同陣營和生活方式的人。
- 它是特定領土的主要土地所有者。
- 每個遊群都是獨立和自治的,由一個營地會議管理其社會生活,通常由一個首領領導。
- 後裔屬於父親的遊群。
- 在所有與外部部落的關係中,皆被認同為一體的遊群。 [10]
在莫頓·弗里德1975年的研究《部落的概念》中,他將遊群定義為小型、機動的和流動性強的社會組織,領導力弱,無法產生盈餘、稅收或維持常備軍隊。[11]
遊群與部落(tribes)的區別在於,部落通常更大,由許多家庭組成。部落有更多的社會機構,如酋長、大人物或長老。部落維持時間也比遊群更加持久;遊群只要有一小群人脫離或死亡就可能不復存在。許多部落被再細分為多個遊群。有時,具有共同背景和利益的遊群會聯合起來形成部落集團。例如桑人為了發動戰爭而聯合起來,或者可能為了集體性的宗教儀式而聯合,如入會儀式(initiation rites),又或者像澳大利亞原住民社會中常見的那樣,季節性地聚在一起享用豐富的資源。在美國的原住民和加拿大的第一民族中,有些部落是由居住在特定地點的官方遊群組成,如歐及布威族部落的各個遊群。
例子
在歷史上世界各地各種氣候皆發現過遊群社會,但一般而言在文明興起之後,他們被限縮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像是熱帶雨林、苔原和沙漠[12]。隨著現代民族國家在全球的傳播,現代幾乎沒有真正的遊群社會。一些過去的例子包括美國大盆地的休休尼人,非洲南部的桑人,非洲的伊圖里雨林的俾格米人(姆巴提人)和多種澳大利亞原住民。
筆記
引文
- Zatrev 2014,第260頁.
- Helm 2000,第2頁.
- Helm 2000,第3–4頁.
- Denham 2014,第115–116頁.
- Kelly 2013,第7–8頁.
- Kelly 2013,第2ff.頁.
- Peterson 2006,第16頁.
- Marlowe, F. W. . Berkeley: Univ. California Press. 2010. ISBN 978-0-520-25342-1.
- Briggs 1982,第111頁.
- Radcliffe-Brown 1918,第222–223頁.
- Fried 1975,第8–9頁.
- Berdichewsky 1979,第5頁.
資料來源
- Berdichewsky, Bernardo. . Berdichewsky, Bernardo (编). . Walter de Gruyter. 1979: 5–39. ISBN 978-3-110-80773-8.
- Briggs, Jean L. . Leacock, Eleanor; Lee, Richard B. (编).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09–132 [2022-05-09]. ISBN 978-0-521-284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Denham, Woodrow W. . Mathematical Anthropology and Cultural Theory. May 2014, 6 (1): 1–132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Erdal, David; Whiten, Andrew; Boehm, Christopher; Knauft, Bruce. (PDF). Current Anthropology. April 1994, 35 (2): 175–183 [2022-05-09]. S2CID 53652577. doi:10.1086/20425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0-31).
- Fried, Morton Herbert. . Cummings Pub. Co. 1975. ISBN 978-0-846-51548-7.
- Helm, June. . 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2000 [2022-05-09]. ISBN 978-0-877-45735-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Kelly, Robert L.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2-05-09]. ISBN 978-1-107-0248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 Peterson, Nicolas. . Oceania. March 2006, 76 (1): 16–26. JSTOR 40332006. doi:10.1002/j.1834-4461.2006.tb03030.x.
- Radcliffe-Brown, A. R. .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July–December 1918, 48: 222–253. JSTOR 2843422. doi:10.2307/2843422.
- Schapera, I. . Walker, Eric Anderson (编). . Volume 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21–49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 Yule, Henry; Burnell, A. C. Teltscher, Kate ,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22-05-09]. ISBN 978-0-199-6011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
- Zatrev, Jordan. . Dor, Daniel; Knight, Chris; Lewis, Jerome (编).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49–266 [2022-05-09]. ISBN 978-0-191-643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