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放农场
芒市遮放农场,原称国营遮放农场,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一个农场,位于遮放坝,场部所在地户拉村。遮放农场原是云南省农垦总局下属的农场之一,2010年12月实施体制改革,由农垦系统移交地方管理。
芒市遮放农场 | |
---|---|
类似乡级单位 | |
遮放农场在芒市的位置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上级行政区 | 芒市 |
建立 | 1956 |
面积 | |
• 总计 | 16.73 平方公里(6.46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總計 | 4,838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行政区划代码 | 53 31 03 400 |
电话区号 | +86 |
網站 | 芒市遮放农场管委会信息公开专栏 |
历史
1956年1月,昆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员97人来到遮放户拉,建立遮放青年集体农庄[1]。同年3月1日云南省农业厅热带作物局接管集体农庄,屯垦戍边[2],改称国营遮放垦殖场,1962年分建为遮放、戛中、弄西三个国有农场。1963年,遮放、戛中、弄西、弄坎四个国有农场组建国营农场遮放总场,四个国有农场归属总场管理,同时遮放农场更名户拉农场。1966年曾在芒海建立芒海农场,次年撤销。1969年安置了成都、昆明、北京、上海等地以及潞西民族中学的知青共1,466人[3]:75。1970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国营农场遮放总场改建为第三师第十二团;1974年兵团撤销,恢复农场建制[4]:50。2010年12月实施体制改革,由农垦总局移交芒市人民政府管理,设立芒市遮放农场委员会和管委会[5]。
人口
遮放农场的人口主要为1950年代的垦荒队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退伍军人、保山地区移民、中国东部地区的知青及其后代等。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初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时期,80年代开始人口稳定在6,000人左右[4]:59。2020年普查,遮放农场有4,838人[6]。
参考资料
-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纂; 云南省农垦总局 编撰.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5: 652. ISBN 7-222-02248-1.
- 何萍 主编; 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 . 云南教育出版社: 昆明. 1993.9: 126. ISBN 7-54150-685-0.
- 岳太科 主编; 云南省潞西市发展和改革局 编纂. . 芒市: 内部资料. 2009.9.
- 遮放农场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 .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2.9. ISBN 978-7-222-08698-2.
- . www.dhms.gov.cn. 芒市人民政府. 2015-12-25 [201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 芒市融媒体中心. . “微美芒市”微信公众号. 2021-06-21 [2021-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2021-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 革安发 主编; 中共芒市委党史研究室,芒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 .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2020. ISBN 978-7-5558-1449-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