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貞
生平
早年生活
出生於法屬印度支那一個華僑家庭;她的父親郭榕滔是一位商人,母親名叫周仰正。幼年時,郭美貞在母親經常演奏鋼琴的耳濡目染下對音樂產生興趣,並由母親親自啟蒙相關技藝。
十歲時,郭美貞由一位澳洲籍女士帶往雪梨,並隨後進入一所以培養音樂人才聞名的天主教會學校就讀。十五歲時,郭美貞考入悉尼音樂學院就讀;當時,她師從亞歷山大·斯韋延斯基,並主修鋼琴、副修作曲。1959年,郭美貞師從指揮家尼古拉·馬爾科。1964年,郭美貞獲獎學金前往意大利,先後跟隨卡洛塞奇及約翰·巴比羅利等多位指揮家學習指揮方法。
發展時期
1965年,郭美貞代表中華民國至哥本哈根參加國際指揮比賽,並獲選為十位傑出青年指揮之一[3]。
1967年1月,郭美貞代表中華民國參加由紐約愛樂舉辦的米卓普羅斯指揮大賽(International Dimitri Mitroprulos Competition),並與其他三名指揮同獲首獎,伯恩斯坦親自邀請她擔任助理指揮(暨希薇亞·卡朵夫1960紐約愛樂, 郭美珍為樂壇得知第二位伯恩斯坦錄用的女性指揮);當時,她以其女性身分與東方面孔備受西方樂壇注目,並因而成為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台灣女性指揮。
1971年,郭美貞返回悉尼創辦歌倫佳愛樂樂團並擔任總監一職。
1974年,郭美貞被聘為馬尼拉交響樂團指揮及音樂總監;同年,她於12月27日至29日和香港管弦樂團首次合作演出三場,並因反應熱烈加演一場。
同時,郭美貞也多次接受蔣宋美齡邀請至臺灣擔任兒童交響樂團指揮。
她曾擔任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指揮。任期不明。
1979年,國泰集團董事長蔡辰男等人出資聘請郭美貞組織「臺北愛樂交響樂團」;此後,她在該樂團擔任指揮至1983年[3]解散為止。她在西方社會活躍不已,在台灣的重金禮聘邀請她回來,而台灣當時並未預備好接受女性指揮,郭美貞最後因嚴重的語言邏輯和文化代溝,以及亞洲傳統思想對女性既定的標準,導致她在台灣的職業相當顛頗。隨後返回澳洲定居。[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