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融 (東晉)
簡介
幼年為神童,十二歲時剃髮出家,師父喜歡他的精神、風采,所以讓他先研讀儒家經典,要他去借一本《論語》。但他卻沒有帶回寺來。師父一問,他自稱已經背熟了,於是師父也去借了一本《論語》來考他,果然背得不差一字。[1]
四處參訪名師,三十歲時,到達關中求問於鳩摩羅什,鳩摩羅什認為道融很聰明優秀,向秦王姚興推薦道融參加經書的翻譯,鳩摩羅什翻譯了《菩薩戒本》與《中論》,都讓道融講解,鳩摩羅什覺得道融從頭到尾都講得很完善。於是鳩摩羅什又重新翻譯《法華經》,讓道融講解,認為道融講解太有道理了,鳩摩羅什稱讚道:“佛法的興盛,就靠道融這個人啊!”[2]
後來由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來了一位婆羅門大師,他打算傳教,於是巴結姚興,要求與佛教徒辯論,姚興應允。當時僧人都畏懼不前,鳩摩羅什又鼓勵道融應戰。姚興親自主持這場辯經大會,道融口才甚佳,把婆羅門的論點一一駁倒。婆羅門於是改口炫耀自己的博學,道融馬上列出了婆羅門研究過的書籍,原來道融老早就派人去找出婆羅門讀過的書了,還把那些書一一背誦下來,道融還告訴婆羅門,自己讀的漢地經書是他的三倍之多,鳩摩羅什消遣婆羅門說:「您沒聽說我們大秦的人都很博學多聞麼?怎麼隨便就來此挑戰!」婆羅門只好服輸,向道融禮拜,幾天後離去。[3]
參考文獻
- [《高僧傳》卷六]十二出家,厥師愛其神采,先令外學。往村借《論語》,竟不齎歸,於彼已誦。師更借本覈之,不遺一字,即嗟而異之。
- [《高僧傳》卷六]迄至立年,才解英絕,內外經書,暗遊心府。聞羅什在關中,故往諮禀。什見而奇之。謂姚興曰。昨見融公,復是奇特聰明釋子。興引見嘆重,敕入逍遙園參正詳譯,因請什出《菩薩戒本》,今行於世。後譯《中論》,始得兩卷,融便就講,剖折文言,預貫終始。什又命融令講《新法華》,什自聽之。乃歎曰:「佛法之興,融其人也。」
- [《高僧傳》卷六]俄而,師子國有一婆羅門聰辯多學,西土俗書罕不披誦,為彼國外道之宗;聞什在關大行佛法,乃謂其徒曰:「寧可使釋氏之風獨傳震旦,而吾等正化不洽東國?」遂乘駝負書來入長安。姚興見其口眼諂媚,頗亦惑之。婆羅門乃啟興曰:「至道無方,各遵其事。今請與秦僧捔其辯力;隨有優者,即傳其化。」興即許焉。時關中僧眾相視缺然,莫敢當者。什謂道融曰:「此外道聰明殊人,捔言必勝。使無上大道在吾徒而屈,良可悲矣!若使外道得志,則法輪摧軸,豈可然乎?如吾所睹,在君一人。」道融自顧才力不減,然外道經書未盡披讀;乃密令人寫婆羅門所讀經目,一披即誦。後克日論義,姚興自出,公卿皆會闕下,關中僧眾四遠必集。道融與婆羅門擬相詶抗,鋒辯飛玄,彼所不及。婆羅門自知辭理已屈,猶以廣讀為誇。道融乃列其所讀書,並秦地經史名目卷部,三倍多之。什因嘲之曰:「君不聞大秦廣學,那忽輕爾遠來?」婆羅門心愧悔伏,頂禮道融足;數日之中,無何而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