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奇·爱德华兹
理查德·詹姆斯·爱德华兹(英語:,1967年12月22日—1995年2月1日),藝名里奇·爱德华兹(英語:),是一名音樂創作人,威爾斯樂隊狂躁街道传教者(Manic Street Preachers)成員。1995年2月1日失蹤至今,2008年11月23日被英國法庭裁定其宣佈死亡。
里奇·愛德華茲 | |
---|---|
出生 | 理查德·詹姆斯·愛德華茲 1967年12月22日 英国威爾士布萊克伍德 |
失踪 | 1995年2月1日(27歲) 英国威爾士卡迪夫 |
失踪情况 | 已失蹤29年2个月又8天; 2008年11月23日 被英國法庭裁定其宣佈身故 |
国籍 | 英国 |
别名 | 里奇·詹姆斯、里奇·馬尼克 |
职业 | 音樂家、填詞人、作曲家 |
活跃时期 | 1989–1995 |
音乐生涯 | |
音乐类型 | 另類搖滾、硬式搖滾、朋克搖滾、色士風、流行搖滾 |
演奏乐器 | 結他、鋼琴、聲樂 |
唱片公司 | 哥倫比亞 |
相关团体 | 狂躁街道传教者 |
著名乐器 | |
Fender Telecaster Thinline | |
生平
理查德畢業于威爾斯史旺西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而且獲得了歷史學二級一等(2:1)學位。
根據他的妹妹Rachel回憶,理查德在小時候已經非常聰明,中學時期曾經寫了一篇關于威廉·莎士比亞,長達859頁的論文,原因是他說自己當時無聊,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做。16歲時他已經讀過所有莎士比亞和拉金的作品。他時常在學校里昏迷,上學時大部份時間都在學校裡的保健室渡過。
理查德本來是“狂躁街道传教者”的司機和搬運工人,后來代替原貝斯手Flicker,但最后選擇彈結他和擔任主要填詞人。1994年,“狂躁街道传教者”的大碟<The Holy Bible>里的歌詞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由理查德寫的,而1994年前的大碟內的歌是跟貝斯手尼基·維也(Nicky Wire)一起合作填詞。直至到理查德失蹤后,“狂躁街道传教者”發行1996年大碟<Everything Must Go>,這大碟里所有由理查德填詞的歌曲,都只注明是他本人獨自填詞。
1991年11月15日,NME音樂雜誌記者Steve Lamacq訪問“狂躁街道传教者”為何在諾里奇(Norwich)藝術中心的演唱會那麼認真,理查德未回應就立刻用剃刀在手臂上割出“4 Real”(意思是“為了誠意”)。后來在醫院縫了十七針。
由於理查德患有抑鬱症,他經常做些不正常的自虐行為。大多數是在身體上按熄煙頭,和用刀割傷自己。而且經常酗酒,和患上神經性無食欲症(厭食症)。由于需要在精神病院長期留醫,所以“狂躁街道传教者”的第三張大碟<The Holy Bible>的宣傳活動理查德無法參與,其他成員經常要被迫以三人身份出席大部份活動。
出院后,理查德繼續與“狂躁街道传教者”的其他成員和其他樂隊在演唱會一同演唱,但事情從此不再一樣。表演時,貝斯手尼克‧維也發覺理查德時常傾向他的身體,而演唱會后尼克看到理查德向墻撞頭,而且流了不少血。他參與的最後一場演唱會臭名遠播。演唱會於1994年在倫敦舉行時,“狂躁街道传教者”在演出最後一首爆炸性的樂曲“You Love Us”之後,由理查德暴力地砸爛自己的結他開始,樂隊打碎了他們全部的樂器,還把場地的射燈都扯了下來。
文化影響
除了音樂之外,理查德對文學作品都很有興趣,而且在被訪問時,他經常提及不少詩人和詩句,這也影響到“狂躁街道传教者”的樂迷都對文學作品感到興趣。理查德喜歡的作家有三島由紀夫、拉金、阿爾貝·加繆、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
因為理查德是個愛好詩歌的人,在樂隊里填了極多歌詞(特別是在第三張大碟<The Holy Bible>),而歌詞時常反映他對政治的認識。
理查德的偶像深深地影響著他和他的作品。他的偶像如科特·柯本(Kurt Cobain)和希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在年少時便自殺,但一生都不平凡而多著作;傑羅姆·大衛·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發表了經典作品<麥田捕手>後,變得更孤僻,理查德也和他類似,發表一件經典作品后便消失。
個人金句
- 你是野蠻的話,就會被尊重;你打人的話,別人就會尊重你;如果你還擊的話,別人也會尊重你。不過如果被人打的時候,我是在酒吧裡光喝酒,並沒得罪人,我會懶得還擊,連拳都不會出。別人認為我沒用,但我一點都不覺得。因為如果我還擊的話,我就會跟打我的那個人一樣叫人討厭。
- 我們是二十世紀的傷者。
- 可以為過去做的事,就是不做過去的事。
- 我們是一羣年輕和美麗的人渣而且對世界不滿。
- 我認為聰明和知識的不同,就是很多人寫信后只知道寫日期。
- 人可以吸收很多知識,但是對所有知識都不認識。
- 未來是很大的,也是很恐怖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