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武斗
背景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共中央关于重庆问题的意见 |
1967年1、2月,在重庆驻军五十四军支持下,八一五派夺取了重庆市党政机关一切权力,建立“革联会”(全称“重庆市无产阶级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反对“革联会”的一派在2、3月间被镇压,其大批群众被拘留、批斗。陆续释放后重新集结,因其立场是“砸烂革联会”,所以被称为“砸派”(7月中旬改称“反到底派”)。5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重庆问题的意见》下发,未承认“革联会”,决定另建重庆市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2]八一五派坚持捍卫革联会,反到底派坚持砸烂革联会,两派之间的争执日益发展成武斗。[1]:170
经过
1967年6月5日至8日,“八一五派”和“反到底派”两派数千人参加西南师范学院武斗,被视为重庆大武斗的序幕。[3]7月7日,两派武斗在嘉陵江大桥南桥头打响了“第一枪”。[1]:1907月8日,两派在红岩柴油机厂武斗,死9人,抓走近200人。7月25日,两派在重庆工业学校武斗,[4]八一五派动用枪支攻占了重庆工业学校,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总部勤务组得知后,决定下发枪支。[1]:201由于局面不利,有五十四军支持的八一五派开始从军队“抢”枪。[1]:202
8月5日,两派在建设机床厂清水池大规模武斗,动用了坦克、高射机枪等武器。死亡22人,伤者多人。[4]8月8日,望江机器厂的反到底派用改装的三艘炮船组成舰队,沿长江炮击了东风造船厂、红港大楼、长江电工厂及沿江船只,打死24人,伤129人,沉船3艘,重创12艘,长江航运因此中断。当时被称为“重庆八八海战”。[5]
8月12日,两派在嘉陵机器厂大规模武斗,直接参战人员上千名,支援人员上万。动用枪炮、坦克、战车,死亡数十人。8月13日,望江机器厂武斗,打死3人,伤1人。8月14日,两派在嘉陵大桥武斗,炮击上清寺,打死11人,伤多人。[6]:998月18日至8月20日,两派在沙坪坝潘家坪地区大规模武斗,动用坦克、装甲车、高射重机枪。死亡128人,伤者无数。8月22日,两派在南岸区上新街武斗,死22人,伤数十人。[7]同日,重庆警备司令部3辆小车途经山城宽银幕电影院时,被武斗组织伏击,打死1名处长,打伤5人。8月23日,北碚区歇马场武斗,打死40人。[3]8月28日,北碚区3,000余人在歇马场424部队驻地发生大规模武斗,死亡40人。8月中下旬,两派在杨家坪大规模武斗,参战人数4,000多人。经过一周武斗,杨家坪半数房屋被毁,死亡200余人。[7]9月上旬,《九五命令》发布后,武斗有所缓和。[4]10月27日,解放军通讯兵工程学院警卫连驻地武斗,打死32名学院成员及群众,受伤53人。[7]
1968年3月中旬,长寿县云台处的川东北石油处本部武斗,持续六天七夜,打死40人。4月28日,长安机器厂因武斗(双方动用轻重机枪、坦克、大炮等)大火,重庆市消防大队救火途中被枪击,打死9人,打伤30余人,3辆消防车受损。7月,江陵机械厂武斗,大批人员伤亡。[7]5月2日,重庆警备区司令部发出通告,重申《九五命令》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4月份的两次指示,严令各派全部上缴武器弹药,解散武斗组织,否则就强制取缔。由此,两派的专业武斗队陆续解散。10月15日,重庆市革命委员会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行“两大派革命群众组织撤销总部,掀起斗、批、改新高潮誓师大会”,宣告自即日起撤销两派各自的总部。[2]历时一年半的重庆武斗自此基本结束。[8]
损失情况
官方资料记载,1967年夏至1968年夏,重庆地区武斗31次,使用枪、炮、坦克、炮船等军械兵器24次,导致645人死亡。[9]据曾钟、陈晓文估计,仅重庆文革墓群一处就埋葬有武斗死难者400余人。[10][11]据《重庆公安大事记(1949-1997)》记载,全市共发生较大武斗杀人事件22起,被抓后杀死的有1,737人。[1]:303有资料称直接死亡人数3,000人以上,受伤1万人以上。[12]据何蜀估计,武斗激烈时期全市约有1,700人死亡。[13]
重庆市1967年7、8、9月三个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相当于1967年3月的75%。[6]:100[14]:4111967年重庆市工农业产值25.65亿元,较1966年的31.96亿元下降19%。[6]:101从1968年元旦起,因武斗导致的煤炭生产下降、交通运输瘫痪,全市被迫实行煤炭凭证定量供应。[14]:413
参考文献
- 何蜀. . 香港: 三联书店. 2010. ISBN 9789620429958.
- 谢寅宗. . 澎湃新闻. 2014-08-07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余刘文、韩平藻. . 中国新闻网. 南方周末. 2012-03-23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40.
- . 新浪历史. 重庆晚报. 2014-05-03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钟修文主编. . 重庆出版社. 2001.
- . 星岛环球网. 2006-05-16 [2017-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简体中文).
-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6: 292.
- 吴伟. . 新京报. 2010-01-19 [2017-07-23].
- 陈晓文. . .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 166.
加上已知数字,这座墓园大约掩埋了404名武斗死难者。
- 谢寅宗. . 澎湃新闻. 2014-08-09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研究该墓园十多年的民间学者曾钟统计,其中能确认的墓穴有127座,400余名武斗死难者埋葬其中。
- 杨继绳. . 香港: 天地图书. 2016: 501. ISBN 978-988-8257-54-6.
- 储百亮.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6-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 (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扩展阅读
- 何蜀,《为毛主席而战——文革重庆大武斗实录》,香港:三联书店,2010年,ISBN 9789620429958。
-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钟修文主编,《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大事记》,重庆出版社,2001年,ISBN 7-5366-5527-4/K·288。
-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重庆市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重庆出版社,2016年,ISBN 978-7-229-10497-9。
- 周孜仁,《红卫兵小报主编自述——中国文革四十年祭》,美国:溪流出版社,2006年。(作者是《八一五战报》主编,曾写作《大局已定,八一五必胜》。)
- 周孜仁,《一个红卫兵小报主编的文革记忆》,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 阳增泰回忆,何蜀整理、注释,《写给历史的交待——原重庆八一五派“文攻武卫总司令”自述》,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4年。(文革爆发时作者是重庆朝阳电机厂调度员,曾任重庆八一兵团总部主要负责人、重庆市革命造反联合委员会常委、八一五派工总部主要负责人、八一五派“文攻武卫总司令”。)
- 黄肇炎,《嘉陵旧梦——一个大学生造反派的成长记忆》,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4年6月。(作者曾任重庆大学八一五战报编辑。)
- 李木森回忆,何蜀整理、注释,《亲历重庆大武斗——重庆反到底派一号勤务员自述》,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1年。(文革爆发时作者是重庆江陵机器厂助理技术员,曾任重庆反到底派主要负责人,重庆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李正权,《青春从文革战火走过》,香港:中国文化传播出版社,2014年6月。(作者是重庆反到底派中学生红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