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

(英語:,縮寫:),,是醫院內為需要高度密集醫療照料的重病傷患所特設的病房。為避免來自外界的干擾及感染,加護病房採用密閉式設計,對訪客入內及會面時間皆有嚴格限制。加護病房內設有諸多設備與儀器以隨時監測患者的身體變化,並由醫療人員24小時輪班照顧。

「」的各地常用譯名
外傷病人使用的加護病房
中国大陸
臺灣
港澳
新加坡
馬來西亞

加護病房的概念最早是由位於德國漢諾威達特茅斯·希區考克醫學中心外科醫生William Mosenthal所提出。第一間重症監護室由丹麥醫學家比約恩·易卜生於1953年建立。

種類

加護病房依醫療科別及傷病種類設置,以達專業分工、資源有效利用的目的,但各醫療院所皆依各自實際情況設立,名稱也不盡相同,迄今未有標準規範。常見的加護病房有:

以病理分類:

  • 心臟加護病房(CCU)
  • 內科加護病房(MICU)
  • 外科加護病房(SICU)
  • 燙傷加護病房(BICU)
  • 呼吸重症監護室(RICU)
  • 心外科重症監護室(CSICU)
  • 神经外科重症監護室(NICU)
  • 产科重症監護室(OICU)
  • 麻醉重症監護室(AICU)
  • 器官移植重症監護室(TICU)
  • 肾病重症監護室(UICU)
  • 急诊重症監護室(EICU)
  • 心肺重症監護室(CPICU)


以年齡分類:

  • 新生兒加護病房(NICU)
  • 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
  • 成人深切治療部(ICU)
  • 老年重症监护室(GICU)

重症監護室症候群

(英語:是指由於加護病房的封閉式環境及其間進行的醫療行為而對患者身心所產生的影響。常見的症狀有:

  • 面對死亡,產生不安、恐懼與焦躁;也會受到家屬同樣心情的影響。
  • 對於必要束縛感覺壓力。 (註:加護病房為防止患者逕自拔除管線,會在家屬同意下捆縛雙手)
  • 位處長時間照明的室內,漸失時間概念。
  • 麻醉手術後精神壓力引起的幻覺與錯亂。

加護病房醫療團隊

加護病房醫療團隊包括:[2]

參考文獻

  1. 李澈. . 中国教育报. 2016-06-22.
  2.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延伸閱讀

  • Lois Reynolds; Tilli Tansey, eds. (2011), "History of British Intensive Care, c. 1950-c. 20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Wellcome Witnesses to Contemporary Medicine, History of Modern Biomedicine Research Group, ISBN 978-0-902238-75-6, Wikidata Q29581786
  • 劉俊穎:《生命現場 - 深切治療部救護實錄》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加護病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