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夕照

金台夕照,为燕京八景之一。现存“金台夕照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财富中心庭院之中。[1][2]2013年1月,朝阳区文化委员会为“金台夕照碑”立有“北京市朝阳区普查登记文物”牌。

财富中心庭院之中的金台夕照碑

简介

“金台”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燕昭王为礼贤下士而修筑黄金台的传说。东晋孔衍《春秋后语》记载:“燕昭王曰:‘安得贤士以报仇?’郭隗曰:‘王能筑台于碣石山前,尊隗为师,天下贤士必自至也。’王如其言,作台以金玉崇之,号黄金台。”唐朝白居易《白氏六帖》记载:“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谓之黄金台。”燕昭王究竟是否曾筑黄金台,历代多有争议。但各家都认为黄金台代表招纳贤士之地。[3][4]

历代文人曾以“黄金台”入文,表达怀才不遇之感。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有:“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有:“此时闻有燕昭台,挺身东望心眼开。”[4]

金章宗时的《明昌遗事》记有燕山八景:卢沟晓月、西山积雪、蓟门飞雨、居庸叠翠、金台夕照、玉泉垂虹、琼岛春阴、太液秋风。[1][2]明朝胡广《燕山八景图诗序》记载:“昔燕昭王尊郭隗,筑宫而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人慕其好贤之名,亦建此台,尽在旧城内。后之游者,往往极目于斜阳古墓之中,徘徊留恋,以寄其遐思,故曰金台夕照。”可见胡广认为,金朝人曾在旧城内新建黄金台,以慕燕昭王好贤之名,遂有“金台夕照”之景形成。[4]

清朝乾隆帝御笔定燕京八景为:西山晴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蓟门烟树、琼岛春阴、太液秋风、玉泉趵突、居庸叠翠,并分别刻立石碑。其中,金台夕照碑立在朝阳门外的一座高地上。《长安客话》记载:“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而南,至东南角,岿然一土阜是也。日薄崦嵫,茫茫落落,吊古之士,登斯台者,辄低回眷顾,有千秋灵气之想。京师八景有曰‘金台夕照’,即此。”[1][2]

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记载,“金台夕照”位于朝阳门外东南二里许的“苗家地北高地”,金台夕照碑也立在此处。1900年庚子事变时,八国联军曾将打靶场建在该高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此处已为一片荒丘。1959年8月,大跃进期间,该高地是幸福弯人民公社第六农业生产队的场院,北京市文物局的考古人员到此考察,得知当地农民为了耕地,已经推倒石碑并深埋地下,后来荒丘被开垦为农田。当时考古人员进行了勘探发掘,一无所获。后来该地被新建的工厂占用。[1][2][4]

2001年12月,在位于北京CBD的财富中心开挖地基时,在地下2米处发现一块巨石,施工部门向文物部门报告,文物部门随即进行了发掘,使这块金台夕照碑出土。财富中心建成后,金台夕照碑立在财富中心的庭院中。[1][2]石碑被一池清水围绕,石碑旁边有一个大平台。[4]

金台夕照碑的碑身、碑座通高3.3米。碑座为须弥座,宽1.8米、高0.95米、厚0.7米,阳刻有宝相花、缠枝莲等花纹。碑额宽1.45米、高0.75米、厚0.8米,圆雕如意状,阴面和阳面浅浮雕有夔龙纹,篆书“御制”。碑身宽1.5米、高2.35米、厚0.5米,碑身阴面和阳面刻有连续的回纹。碑身阳面刻有乾隆帝御笔“金台夕照”四个大字。碑身阴面刻有乾隆帝御制诗:“九龙妙笔写空濛,疑似荒台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讬其中。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辩方盂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挍捡,睾然高望想流风。”“燕台遥望澹烟蒙,返照依希禁籞东。是处人家图画里,一川风景夕阳中。溪头棹响归渔艇,牛背箫声过牧童。千古望诸留胜迹,几回凭吊向西风。”落款为“辛未年初秋题”,下面盖有玉玺。辛未年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1][2]

参考文献

  1. 御题“金台夕照”碑,朝阳文化,2013-03-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 [2014-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3. 户力平.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20: 129. ISBN 978-7-5207-1180-7.
  4. . [2014-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