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明
喬瑟夫-馬里·亞密歐特(法語:[註 1];1718年2月8日—1793年10月8日[註 2]),漢名錢德明,法裔耶稣会传教士,在清朝乾隆帝統治時期曾到中國傳教。
錢德明 |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逝世 | 1793年10月8日 | (75歲)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民族 | 法蘭西人 |
聖秩 | 耶稣会 |
生平
錢德明於1718年2月8日出生在法國土伦,就讀耶穌會辦的學校,1737年19歲時加入耶稣会,並在1750年到中國傳教。[參 1]
錢德明於1749年陪同兩名欲返國的中國青年[註 3]從歐洲出發,1750年抵達澳門,獲乾隆帝傳召,令其與另外兩名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註 4]到北京朝見。[參 1]錢德明在1751年8月22日抵達北京接受當地主教祝福,隨後朝見皇帝。[參 1]之後,錢德明定居於北京,與其他傳教士過著集體組織生活,並領導著一個叫做「天神會」的兒童組織。[參 1]
1754年,錢德明發願研究中華文化,一名叫楊雅各伯的青年負責協助錢德明。[參 2]在中國,他擔任法国科学院的通訊記者、乾隆帝的御用西方語言翻譯官,甚至是法國駐華使團的精神領袖。[參 3]18世紀60、70年代,耶穌會遭到解散,但錢德明仍留在北京持續傳教。[參 1]1793年10月8日,錢德明收到一封信,告訴他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錢德明極度哀傷。這天早上,錢德明還為路易十六舉獻彌撒[參 4];但夜間錢德明突然中風,不治逝世。[參 1]錢德明逝世時,英國馬加爾尼使團才剛離開中國兩天。他雖然沒和馬戛爾尼伯爵見面,但寫了兩封信勸他要對皇帝有耐心一些,並解釋道:「這個世界(清朝)與我們是完全相反的」。[參 3]他在中國時通常使用漢名錢德明。
文化貢獻
錢德明的許多作品讓西方世界更加瞭解了遠東地區的思想與生活。他撰寫的一本滿語辭典《韃靼語-滿語-法語辭典》於1789年出版於巴黎,這是一部極有價值的作品,在此辭典出版前,滿語於歐洲可說是一種未知的語言。1772年,他將《孫子兵法》翻譯成法文,這本書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直到138年後(1910年),完整英譯版才公諸於世。他的其他著作主要記錄在《中國歷史、科學與藝術回憶錄》(,共15卷),其第12卷〈孔子傳〉()比在華傳教士先輩們整理得更準確、完整。
錢德明曾為了給北京的官員建立印象,演奏拉莫的大鍵琴曲《Les sauvages》,[參 5]這首組曲後來被放在拉莫的芭蕾歌劇《印地之愛》,他也是第一個對扯鈴做出評論的歐洲人。[參 6]
錢德明和約翰·韋德更是首先把自由簧樂器傳到歐洲的歐洲人,笙的引進爆發了製作自由簧樂器的風潮,最後發明了口琴。[參 7][參 8]
相關條目
- 耶穌會中國傳教團
註釋
參考文獻
腳註
- 費賴之. . 天主教上海教區光啟社. 1997-11: 1035–1066.
- de Backer. . : 27.
- Alain Peyrefitte. . : 113.
- Amyot, M. Alphonse. . : 19–22.
- Christensen, Thoma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Duckett, M. W.; ed. (1861).
- . Naxos.com.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 Henry Doktorski. . The Classical Free-Reed, Inc. 1998 [200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英语).
參考資料
-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 Lam, Ching Wah. . Journal of 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arch (Leiden). 2005, (16-17): 127-147.
- Levy, Jim. . THEORIA,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Journal of Music Theory. 登頓. 1989: 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