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螢幕
(英語:,),或稱鎖定畫面,是一款在各個作業系統都有得到應用的用户界面。它們透過要求用戶進行特定操作,來實現存取控制。用戶可能需要在锁定螢幕上輸入密碼、特定的組合按鍵,或使用裝置的觸控式螢幕來進行手势识别,才能解鎖裝置,存取特定內容。
锁定螢幕的介面設計各有不同。有些锁定螢幕只是一个簡單的登录屏幕。不過也有些锁定螢幕會顯示目前時間、日期、天氣、推送、後台媒體控制界面、應用程式捷徑(比如開啟相機的捷徑)、用戶自行輸入的資訊[1][2][3]。
各個平台的锁定螢幕
行動作業系統
智能手机及平板電腦一般都是採用建基於手勢的锁定螢幕。由Neonode生產的手機需透過向右滑動觸控式螢幕來解鎖。蘋果公司的iPhone及iPad在iOS 10之前,也是採用類近機制來解鎖——把螢幕向右滑動。自iOS 5开始,向另一個方向滑動則會開啟「相機」。到了iOS 7,設計者為了配合全新的視覺設計風格,而決定移除滑塊;用戶仍可透過滑動螢幕來解鎖。鎖定畫面上亦會顯示日期、時間、最新通知、音频控制介面[4][5]。iOS 10的鎖定畫面改動了不少,其不用手勢識別去作解鎖觸發機制 ,改以Home鍵來解鎖。用戶仍可以滑動螢幕的方式來開啟「相機」。向右滑則會開啟左邊的小工具頁面[6][7]。由於iPhone X及iPad Pro取消了實體Home鍵,故用戶需透過從屏幕底部向上滑動來解鎖[8][9]。
起初Android並沒有採用建基於手勢的锁定螢幕,使用者需按下手机的菜单键來解鎖。到了Android 2.0,才有了锁定螢幕。它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圖標:一个用於解鎖,另一个則用於设置音量。把圖標拖至曲线条中間位置即可使用相關功能。在Android 2.1,開發者移除了曲线条,改用兩條放在左右兩端的直條去進行上述操作[10]。Android 3.0則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要把圓形挂锁圖標拖至一個大圓形外才可解鎖[11]。在Android 4.0,用戶可以滑動螢幕的方式來開啟「相機」。在Android 4.1則可以透過向上滑動進入Google搜尋頁面[12][13]。Android 4.2的锁定螢幕出現了更進一步的轉變,使得用戶可以透過從左下角往右滑動,開啟小工具頁面。從右下角往左滑動則能開啓「相機」[13]。Android的鎖定類型有密碼鎖定、PIN碼鎖定、圖形鎖定、指紋鎖定、人臉鎖定[10]。
其他厂商的Android手機通常採用與原生Android不同的锁定螢幕設計:HTC Sense的部分版本透過拖動下方的金属环來解鎖,部分應用程式亦可透過拖動圖標至金属环的方式開啟[14]。三星設備則只要在锁定螢幕上任意滑動即可解鎖(装有TouchWiz Nature的設備則會額外加入涟漪或炫光效果)。三星的锁定螢幕跟HTC有共通之處,上面同樣可以加入應用程式捷徑[15][16]。
一些廣告軟體會劫持預設锁定螢幕,在上面顯示廣告。2017年11月,Play 商店正式禁止非锁定螢幕應用程式在锁定螢幕上顯示廣告[17]。
桌上作業系統
在Windows NT,用戶已可透過操作「鎖定」一台電腦。在鎖定後會顯示登入畫面,用戶需輸入正確密碼才能解鎖。從Windows XP開始,用戶可以改以快捷键 Win+L進行鎖定操作[18]。為了使Windows 8更為貼近行動作業系統,開發者重新設計了它的鎖定畫面,並容許用户自行選擇鎖定畫面的背景。此外鎖定畫面还会显示时钟、行事曆、來自應用程式的通知。用戶需透過向上拖動鼠標或觸摸屏來解鎖裝置[19]。Windows 10的鎖定畫面設計與Windows 8類同。用戶還可以在其鎖定畫面上使用Cortana智能個人助理。它的背景圖片則可以幻燈片秀的方式定時轉換,或由Windows焦點提供[20][21]。
部分类Unix系统的鎖定畫面建基於像XScreenSaver和gnome-screensaver般的螢幕保護裝置[22][23]。
參考資料
- Cipriani, Jason. . CNET.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英语).
- T, Florin. . Phone Arena.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美国英语).
- . Android Central. 2018-06-18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英语).
- . PC World.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0).
- . MacWorld.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9).
- . TechRadar.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英语).
- . CNET.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英语).
- Pierce, David. . Wired. [2017-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美国英语).
- Whitney, Lance. . PCMAG.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4) (英语).
- . The Verge.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 . Ars Technica.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 SlashGear.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5).
- . TechRadar.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4).
- . GSM Arena.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7).
- . NDTV. [2013-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1).
- . GSM Arena.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4).
- . Ars Technica. [2017-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美国英语).
- . Microsoft.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8).
- . SuperSite for Windows. [201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 . PCMAG.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英语).
- . The Verge. [2018-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Zawinski, Jamie. .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 . The H. [201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