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音板
歷史
鐘音板的概念,最初是源於運用在劇場中(不論是歌劇或是戲劇),能製造出如教堂鐘聲般的效果。事實上,個別規模較大的劇院,的確是製造了一套和教堂的鐘相近的編鐘,不過所花的費用、位置以及樂器本身的重量都成為了一大問題,後來有人嘗試從形狀方面入手,把喇叭型改成為長方形的金屬板,再在板上打孔並用支撐架縣掛起來,便成為了現時的鐘音板。[1]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於1830年創作的《幻想交響曲》,最後一個樂章使用了鐘音板代表教堂的鐘聲,可以算是第一部在交響樂團中使用鐘音板的交響作品。
材料
由於概念是從喇叭型的鐘所演化而成,所以最初期的鐘音板,都是以青銅所製造的,後來亦嘗試以鐵、鋁等金屬或鋼一類的合成金屬所造成,至於形狀,亦沒有固定的標準,但通常以長方形為常見的形狀。
和其他鍵盤類的敲擊樂器一樣,經切割後的鐘音板會個別再作微調,有需要時便在背面上鑿出一些小洞來改變其音高。
鐘音板的優點
一套經定絃的鐘音板,所佔用的空間都比管鐘或鐘為多,按常理推斷,它並不屬於實用的樂器,然而,它又能成為了管鐘或鐘的替代品,主要的原因是:
- 鐘音板可以隨意掛上或拆卸,亦可以按實際需要,只掛上特定音高的鐘片;相反現今的管鐘大都已固定裝嵌於架上,不能隨便拆卸。舊式管鐘的管身雖然也可隨意裝拆,不過現今仍保存和使用的數量已日益減少;
- 喇叭形狀的鐘在一般樂隊中並不普及,因為實際使用率低,而且佔用過多空間,並不化算。個別樂團能夠擁有的話,數量亦多限於1個起至4-5個止,各鐘亦沒有特定的音高。最後,這類沒有固定音高的鐘所製造的聲音,夾雜著大量泛音,較難分辨出它的實質音高。如需要特定音高時,往往更需要特別訂造,費用相當昂貴;
- 相比喇叭形狀的鐘或是管鐘,鐘音板既可以訂造,更可以自製,成本可以大為減輕。另外,音域亦可以按個別需要而調整,不像管鐘那樣只能在奏出特定音域範圍內的音高,鐘音板的靈活度無疑較大。
外部資料
- 維也納網上交響圖書館介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參考資料
- . [201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