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指一种实施针刺以达到麻醉的方法[1]。针刺麻醉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殊麻醉方法,利用针灸疗法的原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达到麻醉的效果。

历史

始于1950年代末。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发表了针刺替代麻醉的研究成果。1965年始,韩济生等人开展了系统研究。19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推广。2000年以来,多以针药复合麻醉形式临床应用。

类型

针刺麻醉主要有两种类型:手动针刺麻醉电针刺麻醉

  1. 在手动针刺麻醉中,医生通过手动捻针的方式刺激特定的穴位,以实现麻醉效果。
  2. 在电针刺麻醉中,利用电针刺激穴位,通过电流的调控来产生麻醉效果。

作用原理

针刺麻醉的作用原理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结合了中医经络理论、神经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虽然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化,但其根本仍源自古代对经络和疼痛控制的认识。

历史

中医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一套气血经络系统,贯穿全身,通过经络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疾病的发生与经络的阻塞或失调有关。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经络,恢复气血的平衡。

在古代,医学家开始认识到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免受手术或疼痛的折磨。

随着对经络理论的深入研究,医学家们开始应用经络学说来解释针刺麻醉的作用原理。认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经络的流动,从而影响神经传导和体液循环,产生麻醉效果。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电针作为一种改良的针刺手段被引入。电针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强度和频率,更精确地刺激穴位,进一步加强了麻醉效果。

随着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针刺麻醉的作用原理也开始以神经调控为基础,即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影响神经传导,达到疼痛控制和麻醉的目的。

经络理论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人体内有一套气血经络系统,贯穿全身,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动和脏腑功能。针刺麻醉基于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穴位之间存在着气血流动的通道,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整气血的平衡,达到麻醉的效果。

经络上存在一些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被认为是能够影响经络气血流动的关键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整经络的状态,恢复身体的平衡。针刺麻醉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经络的阻塞或失调有关。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古代中医中就有所记载,而针刺麻醉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通过选择特定的穴位并进行针刺,医生可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气血循环,达到麻醉的效果。这一过程也符合经络理论的观念。

神经调控

针刺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影响疼痛传递,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产生麻醉作用。

古代医学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面水平,了解到神经传导的存在,但对神经系统的具体机制和功能尚知之甚少。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经络理论的形成,医学家开始将神经系统与经络系统相结合,认为经络和神经在人体调节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随着针刺疗法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观察到针刺可以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神经末梢的激活、神经递质的释放以及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变。

临床运用

针刺麻醉主要用于小型手术或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的手术,例如拔牙、皮肤手术等,也用于缓解慢性疼痛,如关节炎、神经痛等。相较于其它麻醉方式,针刺麻醉不使用传统的药物麻醉,减少了对药物的依赖,降低了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的风险。而且,由于不使用全身麻醉药物,避免了麻醉药物可能引起的意识丧失、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针刺麻醉可以实现局部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减轻术后疼痛。

相对于传统全身麻醉,针刺麻醉可能节省麻醉费用,并减少了对麻醉设备的需求。

然而,针刺麻醉的麻醉深度相对较浅,适用于小型手术或对麻醉深度要求不高的手术,对于复杂手术和大手术的麻醉效果有限。针刺麻醉的效果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对患者的体质和耐受性有一定要求。而且,针刺麻醉需要医生熟练掌握针刺技术,并对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有深入的了解,要求医疗团队具备高度的专业水平。由于针刺麻醉的深度和效果有限,适用于一些小型手术,但不适用于复杂的手术或需要深度麻醉的手术。

参考

  1. 石学敏. .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 27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