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盲蛇
鉤盲蛇(學名:Indotyphlops braminus)是蛇亞目盲蛇科下的一種無毒蛇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及亞洲,不過現在鉤盲蛇的分布已推廣至世界各地。鉤盲蛇是棲息於地洞的蛇種,由於體型細小,加上善於掘洞,因此經常被誤認為蚯蚓,唯一分別就是鉤盲蛇的身體並沒有分成明顯的段節。另外,鉤盲蛇的學名,是由印度教名詞「Brahmin(婆羅門)」拉丁化而來的。目前鉤盲蛇下尚未有任何被確認的亞種。[3]鉤盲蛇在中國亦被稱為地鱔及鐵絲蛇。[4]
鉤盲蛇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盲蛇科 Typhlopidae |
属: | 印度盲蛇属 Indotyphlops |
种: | 鉤盲蛇 I. braminus |
二名法 | |
Indotyphlops braminus Daudin,1803 | |
異名 | |
|
特徵
鉤盲蛇體型細小幼長,平均體長約只有6至17公分。牠們的頭部與尾巴兩端外表是一樣的,身體上也沒有明顯較為幼細的頸部,雙眼已經退化成兩顆小圓點。頭部的鱗片非常細碎,而且與身體其它部位的鱗片大小相同,而尾巴末端則有一枚很細小的尖鱗。成年的鉤盲蛇身體呈亮灰色或紫色。[5]鉤盲蛇的細小眼睛上蓋有一片透明薄膜,顯示其雙眼已經失去視能。牠們的眼睛並不能構成影像,不過仍有一定的感光能力。
地理分布
鉤盲蛇主要分布地是非洲及亞洲,不過如今已經擴展至世界各地,在澳洲及美洲地均能找到牠們的蹤影。在非洲的喀麥隆、貝寧、南非、多哥、科特迪瓦、索馬里、桑給巴爾、坦桑尼亞海岸、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毛里裘斯及塞舌爾等地都能找到鉤盲蛇;在亞洲,鉤盲蛇則主要出沒於阿拉伯半島、伊朗、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馬爾代夫、拉克沙群島、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琉球群島、台灣、香港、華南地區、海南島、馬來半島、新加坡、新畿內亞、蘇門答臘與及附近的島群。在澳洲,鉤盲蛇分布於達爾文市、昆士蘭北端等地。而在美洲,鉤盲蛇則出現於美國的麻省、佛羅里達等地區,亦散見於墨西哥及危地馬拉等地。[1]鉤盲蛇也是目前拉克沙群島上所發現的唯一蛇種。[6]
習性
鉤盲蛇經常在市區及農地出沒,牠們生活於地下,並居於螞蟻或白蟻的巢穴中。[5]牠們亦會生活於潮濕森林中的樹木內。鉤盲蛇的生息地帶主要取決於濕度及溫度。[6]鉤盲蛇以螞蟻及白蟻為食,亦會進食牠們的卵及幼蟲。[5]
鉤盲蛇是單性繁殖的蛇種,因此目前所有研究所能收集的鉤盲蛇樣本都是雌性的。牠們主要會以卵生形式作繁殖,有時亦會直接產出幼蛇,每次的生產量約為8隻。[5]
備註
- McDiarmid RW, Campbell JA, Touré TA. 1999. Snake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Volume 1.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Herpetologists' League. 511 pp. ISBN 1-893777-00-6 (series). ISBN 1-893777-01-4 (volume).
- The Reptile Database. www.reptile-database.org.
- . ITIS. 2007 [30 August, 2007].
- 爬行天下資料庫:鉤盲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08-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 Whitaker R:《Common Indian Snakes: A Field Guide》,Macmillan India Limited,1978年。
外部連結
- (英文)TIGR爬蟲類資料庫:鉤盲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鉤盲蛇的圖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日本NIFTY網站:鉤盲蛇
- Wildherps:鉤盲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