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头双髻鲨
锤头双髻鲨(学名:),又名丫髻鮫、犛頭鯊、雙髻仔、撞木鮫。为双髻鲨科双髻鲨科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太平洋热带和亚热带各海区以及东海、南海等海域[2]。锤头双髻鲨体色为灰色或橄榄色,头翼前端圆润。该鱼一般生活于浅水区,以硬骨鱼、其他鲨鱼、魟鱼、头足类等动物为食。锤头双髻鲨是胎生物种,孕期一般为10—11月。目前,该鱼受捕鱼等影响种群有明显衰退,IUCN将其评为“易危”
锤头双髻鲨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
亚类: | 鲨总目 Selachimorpha |
目: | 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
科: | 雙髻鯊科 Sphyrnidae |
属: | 雙髻鯊屬 Sphyrna |
种: | 锤头双髻鲨 S. zygaena |
二名法 | |
Sphyrna zygaena | |
異名 | |
|
物种命名
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统》第十版中首次描述锤头双髻鲨,彼时他给予其学名Squalus zygaena且并未指定正模标本。日后该鱼的学名变为Sphyrna zygaena[3] 。其种加词来自于希腊语的“”,意为“轭”[4]。据说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动物志中就已用该单词来称呼双髻鲨[5]。
种间关系
| |||||||||||||||||||||||||||||||||||||||||||||
双髻鲨的系统发生谱[6] |
从形态学角度来看,锤头双髻鲨与路氏双髻鲨和无沟双髻鲨同属双髻鲨中最为先进的演化支。然而对线粒体DNA和核DNA的分析则指出锤头双髻鲨与路氏双髻鲨亲缘关系较远,且其与无沟双髻鲨是双髻鲨属中最为基干的演化支[6][7]。
外貌描述
锤头双髻鲨是现存第二大的双髻鲨,仅次于无沟双髻鲨。成年个体一般体长2.5—3.5米,最大可长到4米长。该鱼体色为灰色或橄榄色,部分个体的胸鳍边缘为暗色[8]。不同于其他双髻鲨,其头翼宽而扁,前端圆润,中间无前凸。该鱼身体呈流线形,两对背鳍之间无凸起。其第一片背鳍高耸,形状如镰刀;胸鳍与腹鳍前缘几乎笔直;臀鳍大于第二对背鳍,后侧有一处深凹[3]。锤头双髻鲨嘴呈弓形,两侧上颚各有26—32颗牙齿,两侧下颚则有25—30颗。其牙齿为三角形,上颚的牙齿边缘光滑,下颚则可能略有锯齿[8]。
物种分布
在锤头鲨中,锤头双髻鲨最适应冷水环境,并且比其他种类出没于更高纬度的水域。其分布范围包括自加拿大新斯科舍到维尔京群岛以及巴西到阿根廷南部的大西洋水域、不列颠群岛到科特迪瓦的东大西洋水域,包括地中海,以及印度、南非和斯里兰卡周围水域。该鱼在太平洋的分布范围则包括北部湾至俄罗斯远东水域的西太平洋地区,以及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夏威夷附近海域。此外,其在加利福尼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和智利的水域内亦有分布。传统观念认为,锤头双髻鲨不在热带海域分布,但印度马纳尔湾以及莫桑比克等温暖水域都有过目击记录。然而,由于锤头双髻鲨容易与其它双髻鲨相混淆,所以其在热带的分布并不明朗[3]。虽然该鱼更适应亚热带以及暖温带环境,但一项在西大西洋以及墨西哥湾的调查显示锤头双髻鲨可在7.5至27.5摄氏度的水温中生存[9]。
生态与习性
栖息地
相对于路氏双髻鲨以及无沟双髻鲨,锤头双髻鲨活动范围离水面更近,一般在浅于20米深处出没,但最深可达到200米。该鱼通常活动于海湾与河口湾等近岸水域,但有时也会出现于大陆架之外以及海岛周边的开放水域。此外,锤头双髻鲨也曾被目击到活动于佛罗里达州的印第安河等淡水中。在夏季,锤头双髻鲨会往高纬度海域洄游,并于冬季返回赤道附近海域[14]。
习性
成年锤头双髻鲨一般独来独往或成小群活动,但也会在每年洄游时形成更大的鱼群。比如曾经有人目击上百条体长小于1.5米的幼鱼于南非东开普省,以及上千条成群的成鱼于加利福尼亚州[3][14]。在炎热的夏季,锤头双髻鲨通常于水面附近游动并将背鳍露出水面[8]。幼年锤头双髻鲨经常会被灰色真鲨等更大的鲨鱼捕食,而成年锤头双髻鲨的天敌则为虎鲸[15]。
锤头双髻鲨的猎物包括硬骨鱼、魟鱼、头足类,但有时也捕食虾、蟹、藤壶等甲壳类。此外,该鱼也会食用渔船抛入海中的下水[3] 。
与人类的互动
锤头双髻鲨对人类有一定的危险。至2008,国际鲨鱼袭击档案中记录有34起大型双髻鲨的伤人事件,其中17起是由双髻鲨主动攻击人类,并有1起致死[18]。但是由于锤头双髻鲨通常活动于下水游客较少的温带水域,大部分案例不太可能是由该鱼所致[8]。此外,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曾有人目击该鱼抢走钓客和潜水员捕获的鱼[3]。
美国东西海岸、巴西、西班牙、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西南部、以及西非等地的商业渔船之流刺网与延绳均会捕获该鱼,但具体数量则由于其通常与其它大型双髻鲨混淆而难以统计[17]。锤头双髻鲨一般作为鲜鱼、腌鱼或熏鱼出售,但在大部分市场其鱼肉鲜受欢迎,还有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然而,该鱼的鱼鳍因可作为鱼翅食用而广受欢迎,导致其在海上被大量捕捞并削去鱼鳍。此外,通常其鱼肝油可制成维生素,其皮可做成皮革,其内脏可磨成鱼食,以及被作为中药药材服用[8]。
锤头双髻鲨经常被渔船兼捕,甚至有时会被游钓者捕获。该鱼也会被海滩的防鲨网缠绕致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锤头双髻鲨占据了1972至1990年共4715条鲨鱼捕捞总数的一半[17] 。此外,捕鱼业对其种群亦有负面影响[8]。目前锤头双髻鲨在各海域种群均有明显下降,IUCN将其评为“易危”[1]。
种群保育
新西兰有立法禁止捕捞锤头双髻鲨,使得这种鲨鱼成为该国东北部海岸最为常见的鲨鱼之一。新西兰保育部将其本地种群评为“不受威胁”且“海外种群稳定”[19]。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将其分类为“大型近海鲨鱼”,规定每艘渔船不得捕获超过55条此类鲨鱼[17]。此外,该鱼目前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出口及贸易受到限制[20]。
外部鏈結
- 錘頭丫髻鮫 - 臺灣魚類資料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考資料
- Casper, B.M.; A. Domingo; N. Gaibor; M.R. Heupel; E. Kotas; A.F. Lamónaca; J.C. Pérez-Jimenez; C. Simpfendorfer; W.D. Smith; J.D. Stevens; et 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5, 2005: e.T39388A10193797. doi:10.2305/IUCN.UK.2005.RLTS.T39388A10193797.en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Compagno, L.J.V. .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1984: 553–554. ISBN 92-5-101384-5.
- Ellis, R.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9. ISBN 0-679-72210-6.
- Aristotle (350 BCE). "Ch. XI.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History of Animals (Book II)
- Lim, D.D.; Motta, P.; Mara, K.; Martin, A.P.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0, 55 (2): 572–579. PMID 20138218. doi:10.1016/j.ympev.2010.01.037.
- Cavalcanti, M.J. . Zoological Studies. 2007, 46 (1): 6–11.
- Bester,Cathleen. .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19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 Grace, M.; T. Henwood. . Marine Fisheries Review. 1997, 59 (4): 23–32.
- Southall, E.J.; D.W. Sims. . Marine Biodiversity Records. 2005, 1: e9. doi:10.1017/S1755267206000984.
- Kelly, B. . Galway Daily. 2019-07-21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2).
- . Illustreret Videnskab. 2015- [2017-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Carl, H.; J.G. Nielsen; P.R. Møller. . Flora og Fauna. 2005, 110 (2): 29–39.
- Ebert, D.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178–179. ISBN 0-520-23484-7.
- Visser, I.N. . Aquatic Mammals. January 2005, 31 (1): 83–88. doi:10.1578/AM.31.1.2005.83.
- Sumich, J.L. & Morrissey, J.F. eighth.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2004: 197. ISBN 0-7637-3313-X.
- Fowler, S.L.; Cavanagh, R.D.; Camhi, M.; Burgess, G.H.; Cailliet, G.M.; Fordham, S.V.; Simpfendorfer, C.A. & Musick, J.A. .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2005: 106–109, 318–320. ISBN 2-8317-0700-5.
- . 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Florida.
- Duffy, Clinton A. J.; Francis, Malcolm; Dunn, M. R.; Finucci, Brit; Ford, Richard; Hitchmough, Rod; Rolfe, Jeremy. (PD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2018: 11 [2023-10-06]. ISBN 9781988514628. OCLC 104290109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28).
- . Cites. 2013-03-14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