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

开合是一个汉语音韵学术语,是“开口”和“合口”的合称[1]:212。若某字[注 1]中古汉语语音中没有介音[u]/[w][注 2],则属“开口”,如“何”、“鞋”、“删”;若存在介音[u],则属“合口”,如“禾”、“怀”、“栓”。

开合和切韵音

在反映中古语音的《切韵》系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书中,没有明确的提到“开合”的概念。但可以看出,存在“无介音[u]”和“有介音[u]”的对立。

如“下平声十一唐”中,“光”,古黄切;“冈”,“古郎切”。两字反切上字都为“古”,声母相同;韵部都为“唐”,韵腹韵尾声调都相同。但两字属于不同的小韵,读音不同,差别就在韵头:“光”有介音[u],是合口字;“冈”无介音[u],是开口字。

开合和韵图

在《韵镜》等韵图中,每页都会标明开合,如“内第一开”、“内转第七合”。

《韵镜》中一些转标为“开合”,如第二、第三、第四、第十二转。一般认为这种标法不符合《韵镜》通例,系后人误改。按《韵镜》通例,凡《广韵》系韵书中开合口不同的韵部(如开口的寒韵和合口的桓韵)和一韵中开合口不同的韵类(如唐韵的开口和合口)都分开列图,不应有一图兼含开合口的现象。但也有些研究者根据现代方音认为标注“开合”的韵可能在宋代具有开口和合口两种读音[1]:212

门法

开合也是一种等韵门法,指某些字的开合与其反切下字的开合不一致,在韵图上寻找这些字时,应在与反切下字相对应的开口或合口图内才能找到。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被切字是唇音字或用唇音字作反切下字的时候[1]:212。如“满”,莫旱切,“旱”在开口的旱韵,《韵镜》外转第二十三开;“满”在合口的缓韵,《韵镜》外转二十四合。又如“幻”,胡辨切,“辨”在裥韵开口,《韵镜》外转第二十一开;“幻”在裥韵合口,《韵镜》外转第二十二合。具体原因见下一节。

唇音字的开合

《切韵》中唇音字的开合情况如下:

  • 开合不分韵的韵部中,唇音字的反切下字可以用开口字,也可以用合口字。如“傍”,平声步光切,去声蒲浪切,“光”为合口字,“浪”为开口字。
  • 开合分韵的韵部中,如果韵腹后元音,唇音字属于合口韵部,反切下字用唇音字和其他合口字。如山摄一等韵有对立的开口的寒韵和合口的桓韵,唇音字都属桓韵;“盘”,薄官切,“官”为合口字。
  • 开合分韵的韵部中,如果韵腹是前元音,唇音字属于开口韵部,反切下字用唇音字和其他开口字。如臻摄三等韵有对立的开口的真韵和合口的谆韵,唇音字都属真韵;“彬”,符巾切,“巾”为开口字。

因此,唇音字没有开合口的对立。赵元任《中古汉语的语音区别》和李荣《切韵音系》中都主张中古汉语唇音字不分开合口。虽然原则上没有对立,但是在开合口分韵而且原来的主要元音是央、后元音的韵部中,唇音声母后有一个介音[u][2]:19、178

这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情况非常类似。其他位置的声母都有有无介音[u]的对立,如“单”和“端”、“甘”和“关”、“三”和“酸”、“詹”和“砖”、“安”和“湾”,只有唇音原则上没有开合口的对立。在与o相拼时,声母后也有一个介音[u],但因为没有对立,拼音中buo可以简写成bo[2]:180

开合和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中是否有和中古汉语一样的四等二呼,学者有不同的意见。王力[3]周法高[4]董同龢[5]高本汉[6]拟音中都有介音[u]/[w]李方桂则假定上古没有合口介音,而有一套唇化软腭声门声母,如[kʷ]、[hʷ][7]郑张尚芳的拟音也与之类似[8]

开合和四呼

一般的说,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四呼中,开口呼齐齿呼在中古是开口,合口呼撮口呼在中古是合口。

日本汉字音中的开合

880年,日本僧人安然所著《悉昙藏》以当时中国的音韵学知识阐释梵语读音,提到“開口”“張口”。不用“张”而改用“合”以《韵镜》为开端。

歴史仮名遣中,记作au(apu)、kau、kyau的词在鎌倉時代(1185—1333)发音为ao、kao、kyao,到室町時代均统一为一个长o,与现代的「オー」相比开口度更大。而ou(opu)、kou、kyou、eu、opo、kopo则在室町時代统一为与现代发音相同的长o。葡萄牙传教士陆若汉(1561?-1633)的《日本大文典》(1604-1608)中,“开o”为ŏ,“合o”为ô。较低的o并入较高的o首先发生在东部的下层口音中,17世纪初时,关东就已经基本完成合流,稍迟的京都也至迟在明暦年間(1655-1658)合流。kwiクヰ、kweクヱ、kwaクヮ、gwaグヮ之类合拗音中,kwi、kwe在鎌倉時代基本消亡,kwa、gwa一直存续到幕末,现代假名遣取消,但仍在少数方言中存活下来(如秋田话)。


外部链接

注释

  1. 实际上是某个音节
  2. 只有一种合口介音,但是可写作[u]或[w]

参考书目

  1. 许嘉璐. .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2. 杨剑桥.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9087956.
  3. 李珍华、周长楫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ISBN 9787101018400.
  4. 張日昇、林潔明 合編. . 台北: 三民書局. 1973. ISBN 9788880779100.
  5. 董同龢. . 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7. ISBN 9789868690363.
  6. 高本汉. .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ISBN 9787532602148.
  7. 李方桂.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8. 郑张尚芳.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209244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