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倫·雷奈
亞倫·雷奈(法語:,法语发音:[alɛ̃ ʁɛnɛ];1922年6月3日—2014年3月1日)是一位法國大師級電影導演,他最廣為人知的是早期以記憶與創傷為題材的作品,代表作品包含《夜与雾》(1955年)、《广岛之恋》(1959年)和曾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去年在马倫巴》(1961年)等。亞倫·雷奈也是法國新浪潮導演的主要代表,雖然亞倫·雷奈並不認為自己是法國新浪潮的一部分。他與左岸派導演緊密聯繫,具有現代主義風格,也是左翼政治電影製片人。他的電影曾經與让·卡约尔、瑪格麗特·杜拉斯、阿蘭·羅伯-格里耶、乔治·松伯朗(Jorge Semprun)與雅克·斯騰伯格(Jacques Sternberg)等人合作[2][3][4][5]。
Alain Resnais 亞倫·雷奈 | |||||||||||||||||||||||||||
---|---|---|---|---|---|---|---|---|---|---|---|---|---|---|---|---|---|---|---|---|---|---|---|---|---|---|---|
导演 | |||||||||||||||||||||||||||
出生 | Alain Pierre Marie Jean Georges Resnais 1922年6月3日 法國莫爾比昂省瓦訥 | ||||||||||||||||||||||||||
逝世 | 2014年3月1日 法國巴黎 | (91歲)||||||||||||||||||||||||||
|
生平
早期
亞倫·雷奈於1922年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小鎮瓦訥,他的父親是一名藥劑師[7]。亞倫·雷奈是家中獨生子,童年時期經常生病,患有哮喘,導致他被迫輟學,在家接受教育。他喜愛閱讀,但是10歲起迷上電影。亞倫·雷奈12歲生日時獲得柯達8釐米照相機,14歲時便以該鎮的小孩為主角,拍攝了8釐米短片[8]。
亞倫·雷奈參觀巴黎歌劇院後,想要成為一名演員,他在1939年移居巴黎,成為劇院助理。從1940年到1942年,他與勒內·西蒙學習表演[9],但後來他決定在1943年申請到新成立高級電影研究學院(IDHEC)學習電影製作[10]。
亞倫·雷奈在1945年離開法國,與德國和奧地利佔領軍共同行動,成為巡迴劇團的臨時成員[11]。他在1946年回到巴黎,開始電影剪輯職業生涯,也開始製作短片。亞倫·雷奈與演員熱拉爾·菲利普(Gérard Philipe)成為鄰居,亞倫·雷奈說服他演出16毫米超現實主義短片(現今已經遺失)[10][12]。
1948年,亞倫·雷奈執導短片《梵高》威尼斯雙年展上映,之後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13]。雷奈繼續拍攝藝術片《高更》(1950年)和《格爾尼卡》(1950年)。亞倫·雷奈與克里斯·馬克共同執導《雕像也會死亡》(1953年),劇情關於法國殖民主義對於非洲藝術的破壞。
1955年,亞倫·雷奈拍攝了由法國政府轄下單位委約製作,以紀念納粹集中營解放十週年的紀錄片《夜與霧》[2],以當前人去樓空奧斯威辛、邁丹尼克集中營的彩色片段,再穿梭歷史檔案的黑白片段,淡淡道出悲痛的猶太人大屠殺歷史,成為了著名的反戰電影,奠定了導演的風格。雖然《夜與霧》遇到法國政府審查問題,其影響十分巨大,仍然是亞倫·雷奈最著名的作品之一[2][14],翌年獲得尚·維果獎。
劇情片
1959年的《廣島之戀》是亞倫·雷奈的首部劇情長片,講述一名法國女演員到日本廣島拍攝反戰片,邂逅一名當地建築師,以當下似有若無的異地感情,巧妙地以不同地點但相近經歷的結合,描寫戰爭歷史與創傷。雷奈最初拒絕拍攝《廣島之戀》,認為與早期拍攝的集中營電影太過相似[15],而且如何拍攝這些痛苦記憶也存在困難。然而,亞倫·雷奈與小說家瑪格麗特·杜拉斯討論後,找到拍攝的方式[16]。這部電影在1959年坎城影展上首映,與特呂弗的《四百擊》成為法國新浪潮的推手[17],也獲得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獎。
1961年,《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以奇異的男女感情故事,把回憶、遺忘、記憶、杜撰、想像、潛意識活動等各種精神過程,以超現實主義手法搬上銀幕,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去年在馬倫巴》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如何理解劇情出現許多不同的解釋,阿蘭·羅伯-格里耶與亞倫·雷奈對於電影劇情的解釋似乎相互矛盾,《去年在馬倫巴》顯著挑戰傳統敘事觀念是毫無疑問的[18]。
從1968年起,亞倫·雷奈的電影不再直接討論重大的政治問題,他的下一部電影似乎標示出方向。《我愛你,我愛你》 (Je t'aime,je t'aime)由克勞德·瑞奇(Claude Rich)和奧爾加·喬治·皮科(Olga Georges-Picot)主演,劇情包含傳統科幻片。電影的編劇是作家雅克·斯騰伯格,電影入圍1968年坎城電影節,但是之後因五月風暴事件遭到取消[19]。
接下來1974年的《史塔維斯基》(Stavisky)、1977年的《天意》(Providence)和1980年曾榮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大獎的《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皆是原創性極高的藝術電影傑作。
1993年,亞倫·雷奈執導《吸煙/不吸煙》,由皮爾·阿迪提(Pierre Arditi)與萨宾·阿泽玛(Sabine Azéma)主演九個不同的角色。《吸煙/不吸煙》獲得柏林影展最佳成就銀熊獎、凱薩獎最佳影片獎、凱薩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亞倫·雷奈執導《法国香颂》,劇情描述導遊卡蜜兒想完成博士論文﹐她抽空幫姊姊奧黛兒找新家﹐卻愛上擔任房屋仲介的馬克。《法国香颂》獲得第64屆柏林影展銀熊獎[20]。
亞倫·雷奈最後的兩部電影背景設都與劇院有關[21][22]。《好戲還在後頭》改編自讓·阿努伊的劇本,共有13個角色。這部電影在2012年坎城電影節上映[23][24]。《酣歌暢愛》(2014)描述一群社区剧院业余演员,與朋友度過人生最後几个月的生命。《酣歌暢愛》在第64屆柏林電影節首映,獲得阿爾弗雷德鮑爾獎[25][20]。2014年3月1日,亞倫·雷奈在巴黎去世,之後被安葬在蒙帕納斯公墓[26][27][28] 。亞倫·雷奈在去世之前,正準備將艾伦·雅克伯恩(Alan Ayckbourn)劇本《抵達與離開》拍攝成電影[29]。
風格
亞倫·雷奈雖然被視為法國新浪潮代表導演,但他屬於左岸派,與其他新浪潮導演(如以撰寫影評出身的杜魯福、尚盧·高達)在取材與風格上有顯著不同。雷奈導演的作品較著重細節雕琢,新浪潮則帶有明顯的即興性質。新浪潮的作品往往帶有自傳性質或是改编作品,而左岸派則只會拍攝原創劇本。
導演作品
短片
- 1948年:《梵高》 (Van Gogh)
- 1950年:《高更》 (Gauguin)
- 1950年:《格尔尼卡》 (Guernica)
- 1953年:《雕像也会死亡》 (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
- 1956年:《夜与雾》 (Nuit et brouillard)
- 1956年:《全世界的记忆》 (Toute la mémoire du monde)
- 1958年:《苯乙烯的诗》 (Le chant du Styrène)
長片
- 1959年:《广岛之恋》 (Hiroshima mon amour)
- 1961年:《去年在馬倫巴》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1963年:《穆里愛》 (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
- 1966年:《战争终了》 (La Guerre est Finie)
- 1967年:《远离越南》 (Loin du Vietnam)
- 1968年:《我爱你,我爱你》 (Je t'aime,je t'aime)
- 1974年:《史塔维斯基》 (Stavisky)
- 1977年:《天意》 (Providence)
- 1980年:《我的美国舅舅》 (Mon oncle d'Amérique)
- 1983年:《生活像小说》 (La Vie est un roman)
- 1984年:《生死恋》 (L'amour à mort)
- 1986年:《几度春风几度霜》 (Mélo)
- 1989年:《我要回家》 (Je Veux Rentrer à la Maison)
- 1993年:《吸烟/不吸烟》 (Smoking/No Somking)
- 1997年:《法国香颂》(On Connait la Chanson)
- 2003年:《不要吻在唇上》 (Pas sur la bouche)
- 2006年:《喧嘩的寂寞》 (Cœurs)
- 2009年:《野草》 (Les Herbes folles)
- 2012年:《好戲還在後頭》(Vous n'avez encore rien vu)
- 2014年:《酣歌暢愛》(Aimer, boire et chanter)
延伸阅读
- Armes, Roy. The Cinema of Alain Resnais. London: Zwemmer, 1968.
- Benayoun, Robert. Alain Resnais: arpenteur de l'imaginaire. Paris: Ramsay, 2008. [In French]. ISBN 978-2-84114-928-5.
- Callev, Haim.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Films of Alain Resnais. New York: McGruer Publishing, 1997.
- Douin, Jean-Luc. Alain Resnais. Paris: Éditions de La Martinière, 2013. [In French].
- Goudet, Stéphane. Alain Resnais: anthologie Paris: Gallimard, 2002. [Article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ositif, revue de cinéma. In French]
- Liandrat-Guigues, Suzanne, & Jean-Louis Leutrat. Alain Resnais : liaisons secrètes, accords vagabonds. Paris: Cahiers du Cinéma, 2006. [In French].
- Monaco, James. Alain Resnais: the Rôle of Imagination.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78.
- Thomas, François. L'Atelier d'Alain Resnais. Paris: Flammarion, 1989. [In French]. ISBN 978-2-08-211408-0.
- Thomas, François. Alain Resnais: les coulisses de la création. Malakoff: Armand Colin, 2016. [In French]. ISBN 978-2-200-61616-8.
- Wilson, Emma. Alain Resna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7190-6407-4.
參考資料
- . berlinale.de. [2011-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 Ephraim Katz, The International Film Encyclopedia. (London: Macmillan, 1980.) p.966-967.
- Peter Cowie, The Explosion of World Cinema in the 60s. (London: Faber, 2004.) p.67.
-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Films and Filmmakers – 2: Directors; 4th ed., edited by Tom Prendergast and Sara Prendergast. (New York, London: St James Press, 2000.) p.816.
- Slavo Zizek, Less Than Nothing: Hegel and the Shadow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London: Verso, 2012). p.28. ISBN 978-1-84467-897-6
- . Festival de Cannes. [201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Emma Wilson, Alain Resna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2006.) p.2.
- Robert Benayoun, Alain Resnais: arpenteur de l'imagination. (Paris: Ramsay, 2008). pp.22–25.
- Suzanne Liandrat-Guigues & Jean-Louis Leutrat, Alain Resnais: liaisons secrètes, accords vagabonds. (Paris: Cahiers du Cinéma, 2006). pp.176–177.
- James Monaco, Alain Resnais: the Rôle of Imagination.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78.) p.17.
-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Films and Filmmakers – 2: Directors; 2nd ed., edited by Nicholas Thomas. (Chicago, London: St James Press, 1991.) pp.689–692.
- Robert Benayoun, Alain Resnais: arpenteur de l'imagination. (Paris: Ramsay, 2008). p.42.
- Van Gog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t IMDb.
- Georges Sadoul, Dictionnaire des films. (Paris: Seuil, 1983.) p.218.
- Emma Wilson, Alain Resna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2006.) p.48.
- James Monaco, Alain Resnais: the Rôle of Imagination. (London: Secker & Warburg, 1978.) p.34.
- The Oxford History of World Cinema, ed. by Geoffrey Nowell-Smith. (Oxford: Oxford U.P., 1996.) p.577.
- Robert Benayoun, Alain Resnais: arpenteur de l'imagination. (Paris: Ramsay, 2008). p.84, p.88, p.85.
- Une histoire du cinéma français, [edited by] Claude Beylie. (Paris: Larousse, 2005.) p.211.
- .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7).
- Jean-Luc Douin, Alain Resnais. Paris: Paris: Éditions de La Martinière, 2013. p. 234.
- Festival de Cannes press kit for Vous n'avez encore rien v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2012-05-22.
- . Cannes. [201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 timeout. [2012-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8).
- . [201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4).
- Obituary noti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 The Guardian, 2 March 2014. [Retrieved 8 March 2014.]
- "Alain Resnais, prodige du cinéma français, est mort", in Le Figar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mars 2014. [Retrieved 11 March 2014.]
- "Les deux adieux à Alain Resnais", in Le Nouvel Observateu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1 mars 2014. [Retrieved 11 March 2014.]
- Marie-Noëlle Tranchant. "Alain Resnais, prodige du cinéma français, est mort", in Le Figar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mars 2014. [Retrieved 9 March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