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敦 (宾夕法尼亚州)
艾倫敦(英語:)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利哈伊縣縣治、該州第三大城市(2000年人口106,632人)、亦是利哈伊谷最大城市。阿伦敦位于利哈伊河上,始於1762年,1867年3月12日設市,是利哈伊郡和北安普頓郡的三个相邻城市(阿伦敦、伯利恒和伊斯頓)中最大的一个,与宾州煤炭區的卡本郡和新泽西州西北部的沃倫郡一起形成利哈伊谷都会区。阿伦敦位于费城西北约59英里(95公里)处,纽约市以西93英里(150公里)处。
艾倫敦 | |
---|---|
自治市 | |
艾倫敦市 | |
綽號:皇后城(The Queen City)[1]、A市(A-Town)[2] 、美國樂隊市(Band City USA)[3]、花生城(Peanut City)[4]、絲綢城(Silk City)[5] | |
格言:Sic semper tyrannis | |
艾倫敦在利哈伊郡的位置 | |
艾倫敦 艾倫敦在賓州的位置 | |
坐标:40°36′N 75°29′W | |
國家 | 美國 |
州 | 宾夕法尼亚州 |
郡 | 利哈伊縣 |
定居 | 1751年 |
始建 | 1762年 |
建制 | 1867年3月12日 |
創始人 | 威廉·艾倫 |
語源 | 威廉·艾倫 |
政府 | |
• 类型 | 市長-議會制 |
• 市長 | 馬修·圖克 ( 民主党) |
面积 | |
• 自治市 | 18.01 平方英里(46.64 平方公里) |
• 陸地 | 17.56 平方英里(45.49 平方公里) |
• 水域 | 0.44 平方英里(1.15 平方公里) |
• 市區 | 261.55 平方英里(677.4 平方公里) |
• 都會區 | 730.0 平方英里(1,174.82 平方公里) |
海拔 | 338 英尺(103 公尺) |
最高海拔 | 440 英尺(130 公尺) |
最低海拔 | 255 英尺(78 公尺) |
人口(2020)[6] | |
• 自治市 | 125,845人 |
• 排名 | 利哈伊谷都會區第1、賓州第3 |
• 密度 | 6,988人/平方英里(2,698人/平方公里) |
• 市区 | 621,703(全美第68) |
• 市区密度 | 2,377.0人/平方英里(917.8人/平方公里) |
• 都會區 | 865,310(全美第68) |
• 都會區密度 | 1,117.8人/平方英里(431.6人/平方公里) |
居民称谓 | Allentonian |
时区 | EST(UTC-5) |
• 夏时制 | EDT(UTC-4) |
郵遞區號 | 18101, 18102, 18103, 18104, 18105, 18106, 18109, 18175, 18195 |
電話區號 | 610, 484 |
FIPS代碼 | 42-02000 |
GNIS ID | 1202899[7] |
主要機場 | 利哈伊谷國際機場 - ABE |
次要機場 | 艾倫敦皇后城機場 - XLL |
網站 | www |
人口
歷史人口數 | |||
---|---|---|---|
調查年 | 人口 | %± | |
1790年 | 486 | — | |
1800年 | 573 | 17.9% | |
1810年 | 710 | 23.9% | |
1820年 | 1,132 | 59.4% | |
1830年 | 1,757 | 55.2% | |
1840年 | 2,493 | 41.9% | |
1850年 | 3,703 | 48.5% | |
1860年 | 8,025 | 116.7% | |
1870年 | 13,884 | 73.0% | |
1880年 | 18,063 | 30.1% | |
1890年 | 25,288 | 40.0% | |
1900年 | 35,416 | 40.1% | |
1910年 | 51,913 | 46.6% | |
1920年 | 73,502 | 41.6% | |
1930年 | 92,563 | 25.9% | |
1940年 | 96,904 | 4.7% | |
1950年 | 106,756 | 10.2% | |
1960年 | 108,347 | 1.5% | |
1970年 | 109,871 | 1.4% | |
1980年 | 103,758 | −5.6% | |
1990年 | 105,301 | 1.5% | |
2000年 | 106,632 | 1.3% | |
2010年 | 118,032 | 10.7% | |
2020年 | 125,845 | 6.6% | |
截至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106632人和 25135个家庭。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6011.5人(2320.8/km2)。 有45960个住房单元,平均密度为每平方英里2591.1个(1000.3/km2)。该市的种族构成为72.55%白人、7.85%非裔美国人、0.33%美洲原住民、2.27%亚裔、0.07%太平洋岛民、13.37%来自其他种族和3.55%来自两个或更多种族。 24.44%的人口是西班牙裔或拉丁裔。[9]
阿伦敦人口对比 | |||
---|---|---|---|
2010 美国人口普查 | 阿伦敦 | 宾夕法尼亚州 | 美国 |
总人口 | 118032(11.8032万) | 12702379(1270.2379万) | 308745538(30874.5538万) |
2000–2010年间人口变化百分比 | +10.7% | +3.4% | +9.7% |
人口密度 | 6557.3/平方英里 | 275.8/平方英里 | 81.4/平方英里 |
白人 (非拉美/西语裔) | 43.2% | 79.5% | 63.7% |
黑人 (非拉美/西语裔) | 11.6% | 10.8% | 12.2% |
拉美/西语裔 (任何种族) | 42.8% | 5.7% | 16.3% |
亚裔 | 2.2% | 2.7% | 4.8% |
地理
賓夕法尼亞州阿伦敦(利哈伊谷国际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912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2 (72) |
27 (81) |
31 (87) |
34 (93) |
36 (97) |
38 (100) |
41 (105) |
38 (100) |
37 (99) |
34 (93) |
27 (81) |
22 (72) |
41 (105) |
平均最高温 °C(°F) | 15.7 (60.2) |
15.9 (60.6) |
21.4 (70.6) |
28.4 (83.2) |
31.8 (89.3) |
33.7 (92.6) |
34.9 (94.8) |
33.8 (92.8) |
31.8 (89.2) |
26.9 (80.4) |
21.6 (70.9) |
16.5 (61.7) |
35.5 (95.9) |
平均高温 °C(°F) | 3.6 (38.4) |
5.3 (41.6) |
10.4 (50.8) |
17.4 (63.4) |
23.1 (73.5) |
27.7 (81.9) |
30.2 (86.4) |
29.1 (84.3) |
25.2 (77.4) |
18.6 (65.5) |
12.1 (53.8) |
6.2 (43.1) |
17.4 (63.3) |
平均低温 °C(°F) | −5.7 (21.8) |
−4.9 (23.2) |
−0.8 (30.5) |
4.6 (40.3) |
10.3 (50.6) |
15.5 (59.9) |
18.2 (64.7) |
17.1 (62.8) |
12.9 (55.2) |
6.6 (43.8) |
1.2 (34.1) |
−2.9 (26.8) |
6.0 (42.8) |
平均最低温 °C(°F) | −15.4 (4.2) |
−14.5 (5.9) |
−9.9 (14.1) |
−3.4 (25.9) |
1.8 (35.3) |
8.1 (46.5) |
12.1 (53.7) |
10.6 (51.1) |
4.4 (39.9) |
−1.8 (28.7) |
−7.2 (19.1) |
−11.3 (11.7) |
−16.8 (1.8) |
历史最低温 °C(°F) | −26 (−15) |
−24 (−12) |
−21 (−5) |
−11 (12) |
−2 (28) |
4 (39) |
8 (46) |
5 (41) |
−1 (30) |
−6 (21) |
−16 (3) |
−22 (−8) |
−26 (−15) |
平均降水量 mm() | 84 (3.30) |
70 (2.77) |
92 (3.63) |
93 (3.67) |
93 (3.65) |
112 (4.40) |
135 (5.30) |
116 (4.56) |
123 (4.84) |
105 (4.14) |
82 (3.24) |
98 (3.86) |
1,203 (47.36) |
平均降雪量 cm() | 25 (9.8) |
27 (10.8) |
16 (6.3) |
1.3 (0.5)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51 (0.2) |
2.3 (0.9) |
12 (4.6) |
84 (33.1) |
平均降水天数(≥ 0.01 in) | 11.4 | 10.1 | 10.9 | 11.8 | 12.4 | 11.4 | 11.0 | 10.2 | 9.6 | 9.9 | 8.9 | 11.5 | 129.1 |
平均降雪天数(≥ 0.1 in) | 5.1 | 4.3 | 2.6 | 0.3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5 | 2.9 | 15.7 |
平均相對濕度(%) | 70 | 66 | 62 | 61 | 66 | 68 | 70 | 72 | 74 | 72 | 70 | 71 | 69 |
可照百分比 | 43 | 48 | 53 | 47 | 54 | 63 | 57 | 56 | 54 | 53 | 45 | 42 | 51 |
来源:NOAA(日照、相对湿度1981–2010年)[10][11][12] |
圖片集
- 建於1913年的阿爾伯特·L·邁爾斯大橋
- 艾倫鎮交響樂禮堂原為農產品市場
- 漢密爾頓大道(攝於2007年)
- 利哈伊谷火車站
- 位於市中心的鮑姆藝術學校
- 威廉·艾倫高中
- 阿倫敦藝術博物館
知名人物
- 湯姆·布朗,時裝設計師
- 弗蘭克·布克曼牧師博士,基督教團體牛津小組創辦人
- 霍華德·J·巴斯,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
- 萊昂·卡爾,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
- 麥克拉·康林,女演員
- 丹·德翰,男演員,2014年飾演《蜘蛛俠2:決戰電魔》的哈里·奧斯本
- 比利·基德曼,原名小彼得·艾倫·格魯納(),職業摔角手
- 蒂姆·海德克,喜劇演員、編劇、導演
- 李·艾科卡,前佳士拿集團總裁
- 凱斯·傑瑞,爵士樂與古典鋼琴家、作曲家
- 迈克尔·约翰斯,茶黨的創始人之一
- 莎拉·勞絲,人瑞,史上第2長壽者,終年119歲97天
- 古斯塔夫·伊萊賈·奧爾,藝名(Lil Peep)是美國一名饒舌歌手,他被認為是引領後情緒搖滾復興的重要藝術家之一
參考
- Whelan, Frank. . The Morning Call. May 7, 1991: B.03.. "Queen City's origins as an Allentown nickname are obscure. It is believed to come from a turn-of-the-century competition hosted by the Allentown Chamber of Commerce. The winning entry was said to be Queen City."(中譯:「皇后城」作為阿倫敦綽號的起源相對模糊,普遍認為出自於本世紀初由阿倫敦商會主辦的比賽。)
- Wholberg, Julie. . The Morning Call.
- Salter, Rosa. . The Morning Call. April 20, 2003: E.01.. "1967: Allentown named Band City-U.S.A"
- Whelan, Frank. . The Morning Call. March 13, 2002: B.04.. "Allentown's title as the Peanut City goes back to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when large amounts of them were eaten in the Lehigh Valley. From the 1880s to the 1920s, vendors lined Hamilton Street, singing jingles in Pennsylvania Dutch about the superior quality of their peanuts. Former Call-Chronicle Sunday editor John Y. Kohl recalled in 1967 that the peanuts were eaten mostly by young men and boys who would walk Hamilton Street on Saturday nights flirting with girls and 'throwing the shells about with complete abandon.' Sunday morning sidewalks were 'not quite ankle deep' in shells. Merchants would get up early to sweep them into the gutter so churchgoers would not have to wade through them.'"(中譯:「花生城」這稱呼可以追溯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為當時利哈伊人們消耗大量花生。1880年至1910年間,商販在咸美頓街以賓夕法尼亞德語唱出讚美他們花生品質卓越的歌謠。《Call-Chronicle》前週日編輯約翰·Y·科爾在1969年憶述,年輕男子喜愛於週六夜晚在咸美頓街一邊吃花生一邊與女子調情,花生殼遍地皆是,至週日早上路邊的花生殼差不多滿至腳踝位置。商販一早起來便會忙於打掃,免得到教堂禮拜的人們需要涉花生殼而過。)
- Whelan, Frank. . The Morning Call. May 7, 1991: B.03.. "Silk City for example, is a throwback to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when Allentown was known for its many silk mills. Although the last mill closed a few years ago, the name hangs on in the minds of older residents."(中譯:「絲綢城」的稱呼可以追溯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阿倫敦有多間絲綢紡織廠。雖然這些廠房已經關閉多年,但是依然在老居民的心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 .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June 11,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2).
-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October 25, 2007 [January 31,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6).
- . Census.gov. [June 4,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2).
- (PDF). allentownpa.gov. [6 April 2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January 25, 2017).
-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9).
-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3. [2021-08-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9).
外部連結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Allentown”的内容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 |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 |
维基文库上的原始文献 | |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 |
維基導遊上的旅遊指南 | |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