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他那修信經
亞他那修信經(或譯亞大納西信經、阿塔拿修信經、亞大納修信經、亞大那西烏斯信經、亞達納修信經、阿塔納修斯信經、阿达拉修信经等),又稱得救經,是基督教傳統三大信經之一,除有拉丁文版本外,尚有希臘文版本[1]。此信經比另外兩大信經在教義的闡述上更加清晰、詳細及嚴謹,且直接引用許多聖經用語。
基督教 系列條目 |
---|
Portal:基督教 |
概要
据说此信经是出自亞他那修(4世紀)之手,因而极具权威性。現代大多數的聖經研究學者認為此信經最早曾在公元五世纪流傳於高盧南部的拉丁教會中,但完整的则見於9世紀。在17世紀时,天主教学者Voss已宣称此信经并非出于亞他那修之手,文中更未使用亞他那修最为强调的「本体相同」(Homoousia)一词。
近代學者凱利(J.N.D.Kelly)認為此信經反映了關於基督論到底是二位一體、一位一體、二位二體等的爭論,故應是針對涅斯多留主義而作,其著作年代應在428年之後,不是亞他那修編纂的,只是藉由他的盛名而訂的名稱。
馬丁路德甚至視此信經為使徒之後最重要的基督教文獻。近代許多信條(例如:奧斯堡信條與比利時信條)皆直接引用此信經內容作為教義的最高準則。不論天主教、基督新教都接受此信經為主要信仰宣告內容之一[2]。
亞他那修信經內,根據以前的信經加入奧古斯丁等教父的觀點,即是聖靈不僅是出於聖父,也出自聖子,也就是所謂的聖靈「雙出說」[3]。
此信经是以诗体写成,共四十四句教条,可分两部份:
在當時教會中最主要的功能有三:
經文內容
拉丁语原文 | 汉语译文 |
---|---|
|
|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