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拉契亞龍屬

阿巴拉契亚龙属名名:Appalachiosaurus,发音:/ˌæpəˌliˈsɔːrəs/ AP-ə-LAY-chee-oh-SOR-əs,意为“阿巴拉契亚的蜥蜴”)是暴龙超科兽脚类恐龙的一个,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东部,与几乎所有兽脚类一样是种两足食肉动物。目前仅发现一具幼龙骨骼,代表一只7米(23英尺)长、600公斤(1300磅)重的个体,表明成年恐龙可能长到更大。阿巴拉契亚龙是北美东部化石最完整的兽脚类。

阿巴拉契亚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特鲁斯科学博物馆的骨骼重建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泛暴龍類 Pantyrannosauria
演化支 真暴龍類 Eutyrannosauria
属: 阿巴拉契亚龙属 Appalachiosaurus
Carr et al., 2005
模式種
蒙哥马利阿巴拉契亚龙
Appalachiosaurus montgomeriensis

Carr et al., 2005

阿巴拉契亚龙化石发现于阿拉巴马中部的迪莫波利斯白垩岩组,地质年龄为大约77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坎帕阶中期。[1]南卡罗莱纳州多诺霍溪组塔希尔-科奇曼组亦发现其它归入该属的材料。[2]

发现与命名

正模标本由奥本大学地质学家大卫·金(David King)于1982年7月在北美东部发现,[3]模式种兼唯一种蒙哥马利阿巴拉契亚龙A. montgomeriensis)由古生物学家托马斯·卡尔(Thomas Carr)、托马斯·威廉森(Thomas Williamson)和大卫·施威默(David Schwimmer)于2005年正式命名。属名取自美国东部地名阿巴拉契亚,亦指代该恐龙所生存的阿巴拉契亚古陆,两者皆得名自阿巴拉契亚山脉;而希腊语sauros意为“蜥蜴”,是恐龙属名中最常用的后缀。种名取自美国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县[1]

描述

复原图

截至目前,阿巴拉契亚龙仅所知于部分遗骸,包括部分颅骨下颌骨、几节椎骨、部分骨盆和大部分后肢。这些遗骸存放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麦克万科学中心。颅骨间有几条未闭合的骨缝,表明该动物尚未成年。尽管一些材料被压碎,但标本仍提供信息并显示出许多独特特征或自衍征。已在颅骨上发现了其中几个自衍征,而脚爪在离身体最近的一端有一个不寻常的突出物。六个低嵴排列在鼻子顶部,类似亚洲分支龙,尽管多数暴龙类的鼻子顶部皆有不同程度的装饰。唯一已知遗骸来自一只幼龙,因此成年恐龙的大小和体重尚不清楚。阿巴拉契亚龙与北美东部的另一种早期暴龙类伤龙差异明显且更衍生。[1]

阿巴拉契亚龙的前肢所知甚少。大型暴龙科的特点是前肢和手比例较小,每只手有两个功能性手指;除一些有关阿巴拉契亚龙肱骨的报道外,目前尚未发现前肢材料。[4]早期复原将其画成拥有长臂和三根手指,但目前认为前肢更短且只有两根手指。博物馆的骨架也得到相应修正,尽管其它部位可能符合前种理论。[5]阿巴拉契亚龙的咬合力约为32500N,即每平方英寸7193磅。[6]

分类

过时的骨骼重建,具有大型三指前肢

唯一已知标本足够完整,可以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第一次是在该命名之前进行,并发现阿巴拉契亚龙是暴龙科阿尔伯塔龙亚科成员,该亚科还包括阿尔伯塔龙蛇发女怪龙[7]最初描述中的分析发现该属是暴龙科以外的一种基干暴龙超科[1]然而亚洲暴龙类如分支龙独龙英国始暴龙皆被排除在外。进行该分析时,早期的暴龙类如帝龙冠龙尚未描述。这些排除可能对分析影响巨大。

洛文等人2013年发表的分支图如下:[8]

奇异帝龙 Dilong paradoxus

朗氏始暴龙 Eotyrannus lengi

奥氏小掠龙 Bagaraatan ostromi

克氏盗王龙 Raptorex kriegsteini

鹰爪伤龙 Dryptosaurus aquilunguis

奥氏独龙 Alectrosaurus olseni

白魔雄关龙 Xiongguanlong baimoensis

蒙哥马利阿巴拉契亚龙 Appalachiosaurus montgomeriensis

阿尔泰分支龙 Alioramus altai

遥远分支龙 Alioramus remotus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古病理学

两节尾椎被发现融合在一起,可能是创伤引起骨质增生的结果。[1]

参见

  • 暴龙类研究历史

參考資料

  1. Carr, T.D.; Williamson, T.E.; Schwimmer, D.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5, 25 (1): 119–143. doi:10.1671/0272-4634(2005)025[0119:ANGASO]2.0.CO;2.
  2. Brownstein, Chase D. .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2018-02-08, 21 (1): 1–56. ISSN 1094-8074. doi:10.26879/801可免费查阅 (英语).
  3. . [2014-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4).
  4. Jovanelly, T.J.; Lane, L. . The Open Geology Journal. 2012, 6: 65–71. doi:10.2174/1874262901206010065可免费查阅.
  5. .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8).
  6. Jovanelly, Tamie J.; Lane, Lesley. . The Open Geology Journal. September 2012, 6 (1): 65–71. doi:10.2174/1874262901206010065可免费查阅.
  7. Holtz, T.R. (2004). "Tyrannosauroidea." In: Weishampel, D.A.,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11–136.
  8. Loewen, M.A.; Irmis, R.B.; Sertich, J.J.W.; Currie, P. J.; Sampson, S. D. Evans, David C , 编. . PLoS ONE. 2013, 8 (11): e79420. PMC 3819173可免费查阅. PMID 24223179. doi:10.1371/journal.pone.0079420可免费查阅.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