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頂
歷史
番路是阿里山與嘉義來往要道,在台灣開拓史上,此地早期以製炭、採藥、抽藤、鋸板、伐樟取腦、剝棕櫚皮、造紙為主。地名則源自於,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高聳對峙,先民取道孔隙入山,據此地形特徵,故取名為「隙頂」。
十九世紀以前,隙頂應屬原住民區域。在原住民鄒語的名稱是 Yauvakazna,意思是很多動物聚集的地方。由於終年雲霧繚繞,地形險要,隱含著神祕的地理環境,所以先民有句話(台語):「若嫁入隙頂山,沒死嘛黑乾。嫁下諸羅城,一工兩頓嘛好名。」充分顯示早期住民困苦的生活窘境。隙頂山又名茶林山,原本是原生茶林立的地方,台灣日治時期末年,嘉義農校勘察團曾召集當地士紳,研究推廣種植蒔茶。直到阿里山公路開通以後,居民引進金萱茶、青心烏龍茶等農作物,才得以改善當地的經濟,是阿里山主要茶區之一。
公車資訊
編號 | 經營業者 | 區間 | 備註 |
---|---|---|---|
7302 | 嘉義縣公車 | 嘉義-奮起湖 | 大雅站、二二八紀念館、崇文國小、南門、中央噴水站、彰化銀行、嘉義火車站、新光三越遠東站、文化路口、大業國中、輔仁中學、興村、後庄、中莊橋、和美村、三和公司、司公廍、頂中下街、頂六、頂六國小、田寮路口、金蘭、樹頭埔、湖子厝、隆興、吳鳳成仁地、汴頭、灣潭仔路口、石山店、吳鳳廟、十塊厝、五虎寮、公館仔、雙連橋、牛埔農場、逐鹿社區、觸口遊客中心、工程處、觸口派出所、黎明國小、觸口、仁愛橋、三號橋、石鼓盤、公田路口、下路、下寮、東下寮、五越子頭、中寮、鞍腳、文化城、竹湖路口、下東竹湖、麻竹湖口、龍美、鹿堀、瞭望台、鞍頂、林厝、隙頂、東隙頂、潮州湖、巃頭坪、巃頭、石壁、永樂、下永和、東永和、永興、頂永興、望峰、石棹、頂石棹、中興國小、山羊路口、苗圃、中和國小、奮起湖、中山山莊、奮起湖終點站 |
7314 | 嘉義縣公車 | 嘉義-達邦 | 大雅站、二二八紀念館、崇文國小、南門、中央噴水站、彰化銀行、嘉義火車站、新光三越遠東站、文化路口、大業國中、輔仁中學、興村、後庄、中庄橋、和美村、三和公司、司公廍、頂中下街、頂六、頂六國小、田寮路口、金蘭、樹頭埔、湖子厝、隆興、吳鳳成仁地、汴頭、灣潭仔路口、石山店、吳鳳廟、十塊厝、五虎寮、公館仔、雙連橋、牛埔農場、逐鹿社區、觸口遊客中心、工程處、觸口派出所、黎明國小、觸口、仁愛橋、三號橋、石鼓盤、公田路口、下路、下寮、東下寮、五越子頭、中寮、鞍腳、文化城、竹湖路口、下東竹湖、麻竹湖口、龍美、鹿堀、瞭望台、鞍頂、林厝、隙頂、東隙頂、潮州湖、巃頭坪、巃頭、石壁、永樂、下永和、東永和、永興、頂永興、望峰、石棹、樂野、阿里山國中小、永富、花圃、米洋、葡里、竹腳、基布鳥、特富野路口、達邦 |
7322 | 嘉義縣公車 | 嘉義-阿里山 |
台灣好行阿里山B線 |
7329 | 嘉義縣公車 | 嘉義高鐵站-阿里山 |
台灣好行阿里山A線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隙頂 |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隙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交通部公路總局 | 客運e化暢行台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灣好行-阿里山A線(高鐵出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灣好行-阿里山B線(臺鐵出發)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