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鸟2号

隼鸟2号日语:)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测计划,原隼鳥號的後續計劃。这项计划在2014年12月3日乘載H-IIA火箭升空[12][13],主要目的是将隼鳥號探测器送往屬於C型小行星龍宮星(162173 Ryugu),於2018年到達並採集樣本後,於2020年返航,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2020年12月6日凌晨,样本容器成功分离并降落在澳大利亚南澳洲北部的沙漠,2小时后被找到和回收。隼鸟2号则還有剩餘燃料,將继续下一个探测计划,开始飞往小行星1998KY26的旅程,预计十年后能接近目标。

隼鳥2號
Hayabusa2
Hayabusa probe
任务类型采样返回
运营方JAXA
国际卫星标识符2014-076A
衛星目錄序號40319
网站はやぶさ2 プロジェクト
任務時長目前已運作9年4个月又9天
  • 主任務:6年4天
  • 延伸任務:已進行3年4个月又5天
航天器属性
制造方NEC[1]
發射質量609 公斤
乾質量490 公斤[2]
尺寸
功率2.6 千瓦(距太陽 1 AU 時)
1.4 千瓦(距太陽 1.4 AU 時)
任務開始
發射日期2014年12月3日
4時22分4秒 UTC[3]
运载火箭H-IIA運載火箭 202型
發射場種子島宇宙中心
吉信1號發射複合體[4]
承包方三菱重工
飛掠地球
最接近2015年12月2日
11時08分 UTC
距離3090 公里[5]
小行星162173會合
會合2018年6月27日
9時35分 UTC[6]
離行2019年11月13日[7]
樣本質量100 毫克
飛掠地球(樣本艙返回)
最接近2020年12月5日
約17時30分 UTC[8]
距離290 公里[9]
地球
航天器组件樣本艙
著陸日期2020年12月5日
17時47分至57分之間 UTC(推測[10]
著陸點 南澳大利亞州伍麥拉
伍麥拉火箭試驗場[11]
 

歷史

2012年1月,隼鳥2號之研究團隊籌備開發事宜[14]

2014年9月,歷時2年8個月,隼鳥2號製作完成,自JAXA相模原園區移置發射地種子島。

2014年12月3日,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大型火箭发射场由H-IIA火箭发射。5日,隼鳥2號順利與火箭主體分離,後續伸展太陽能面板。

2015年10月,JAXA將隼鳥2號目的地小行星(162173) 1999 JU3,正式命名為「龍宮」。

2015年11月26日,日本时间上午12時46分,在距离地球300万千米处拍摄到地月合影,同年12月3日到达地球近地点,飛航器主體借助引力加速前往目的地小行星162173(即龙宫)[15]

2018年2月,隼鳥2號成功拍攝到樣貌清晰的龍宮。同年6月,隼鳥2號抵達小行星星體上空。

2018年10月3日,隼鳥2號朝小行星龙宫表面投放一台「小行星地表探測車」(MASCOT),希冀於16小時之內,儘量蒐集小行星表面資料,並促其即時資訊的回傳[16]

2018年10月11日,隼鳥2號原預計10月底登陸小行星龙宫的計畫,因行星地表比原先預想更崎嶇,為保證降落成功率,預計改延至2019年1月底執行[17]

2019年2月22日,隼鳥2號成功登陸小行星龙宫[18]

2019年4月5日,隼鸟2号向小行星龙宫表面发射大金属弹,金属弹丸击中小行星后,小行星地下岩石喷涌而出。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发射金属弹制造陨石坑[19]

2019年7月11日,隼鳥2號於距陨石坑約20公尺處,二度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預計採集地表下之岩石標本,並且於2020年時,攜帶採集品返回地球[20]

2019年10月,隼鳥2號啟動於龍宮小行星上的最後一項任務(投放小型探測機器人,藉此觀測龍宮其重力狀態)。

2019年11月12日,JAXA称隼鸟2号已对小行星“龙宫”进行了深入探测。13日,开启它的回家之旅,预计2020年年底返回地球,其从“龙宫”采集的样本有望揭示有关太阳系起源的奥秘[21]

2020年12月5日,隼鸟2号在距地球22萬公里的預定軌道和回收舱(密封艙體具直徑40公分)成功分离[22]

2020年12月6日早3时,回收舱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由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派遣至澳大利亚的工作组藉由澳洲空軍之協助对其回收,未来会将回收舱空运回日本用于科研[23]。隼鸟2号探测器目前運作正常,為充分利用機體殘存燃料,已變更其飛行軌道,轉向小行星1998 KY26方向,預計2031年7月抵達。其将继续执行探测小行星任务[24]

2020年12月8日上午10時30分,隼鳥2號密封艙運回日本JAXA宇宙科學研究所[25]

2020年12月18日,JAXA宣布,隼鸟2号从龙宫带回5.4克沙土样本[26]

简介

隼鳥2號是設計上是與隼鳥號規格幾乎相同的「準同型機」,根據目前釋出的資料,與隼鳥號的不同點在於:

  1. 天線將從隼鳥號使用的舊型天線更換成與破曉號相同的平面天線。
  2. 攜帶自我構造彈,在小行星表面進行第一次採樣後,釋放彈頭在小行星表面上製造坑洞,之後於坑洞內採集樣本。
  3. 導致隼鳥號一連串故障的反作用輪增加一個備用。

隼鳥2號預計將使用NEC研發的「StarPixel」影像壓縮引擎,來加快影像壓縮以及傳輸所需花費的時間。

參考資料

  1. NEC. . www.nec.com. [201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2. .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美国英语).
  3. . [201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8).
  4. . NASASpaceFlight.com. 2014-12-03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美国英语).
  5. . [201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 . JAXA Hayabusa2 project.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日语).
  7. . 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日语).
  8. . twitter.com. 2020-12-05 (JST 2020-12-06 12:02)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9. . NEC.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日语).
  10. . twitter.com. 2020-12-05 (JST 2020-12-06 01:39)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11. . BBC News. 2020-12-06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英国英语).
  12. . 讀賣新聞. 2014-12-03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9) (日语).
  13. JAXA. . JAXA プレスリリース. 2011-05-25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日语).
  14. . 中央社 CNA. 2020-12-06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7) (中文(臺灣)).
  15. . [2015-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16. . 中央社 CNA. 2018-10-03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中文(臺灣)).
  17. . 中央社 CNA. 2018-10-11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中文(臺灣)).
  18. . 日經中文網. 2019-02-22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19. 详讯:JAXA宣布“隼鸟2号”实验在全球首获成功共同社/客觀日本網 2019-04-08
  20. . 中央社 CNA. 2019-07-11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中文(臺灣)).
  21. . 新浪科技. [2019-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22. . 産経新聞. 2020-12-05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日语).
  23. . NHK. 2020-12-06 [2020-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日语).
  24. . 新华网. [202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25. . 中央社 CNA. 2020-12-08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中文(臺灣)).
  26. .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2020-12-21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1) (中文).

參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