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鳳鳴劇團
雛鳳鳴劇團是一個香港的粵劇演出團體,被認為是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粵劇班霸[1][2][3]。劇團於1963年由名伶任劍輝及白雪仙所創立。成員主要包括龍劍笙、朱劍丹[註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蓋劍奎、江雪鷺[註 2]、梅雪詩、言雪芬、謝雪心及方雪羽等[4][5]。雛鳳鳴於1964年3月6日在利舞台首演,1969年演出第一套全本戲,在舞台演出多於二十多年,直至1992年因主帥龍劍笙移民解散;於2004至2007年,雛鳳鳴再現舞台,以龍劍笙移民前的班底(龍劍笙、梅雪詩、任冰兒、阮兆輝、尤聲普)及小生(彭熾權)、廖國森演出《西樓錯夢》及《帝女花》,合共78場。
雛鳳鳴劇團 | |
---|---|
组合 | |
英文名 | Chorfungming Opera Troupe (HK) |
语言 | 粵語 |
活跃年代 | 1969年至1992年,2004年復出 |
相关团体 | 仙鳳鳴劇團 |
經歷
任劍輝、白雪仙(任白)的仙鳳鳴劇團於1960年公開招考青年女演員,投考的一千二百個少女中,選取了22人[註 3]。經過了8個月的訓練,她們在《白蛇新傳》首次演出。訓練期間,任白邀請京劇名家張淑嫻、孫養農夫人,名導演王鏗、朱毅剛老師、名音樂家等專家分別教授。由任白教導身段台步,唱曲對白,武打方面則由班中龍虎武師梁少松(人稱「筋斗王」)指導[6]。舞蹈方面則由吳世勛師傅負責教授。
《白蛇新傳》演完四十多場便散班,散班之後,任劍輝、白雪仙從22名新演員中,再甄選12人加以訓練,該12人包括:李菩生(龍劍笙)、黎筱齊(謝雪心)、李潔梅(蕭劍纓)、鍾蓀妮(芳雪羽)、潘燕珠(呂雪茵)、何笑平(蘇雪詠)、何惠芬(朱雪璣)、湯明慧(江雪鷺)、廖國馨(言雪芬)、朱桂珍(朱劍丹)、余志麗(蓋劍奎)、馮麗雯(梅雪詩)。她們由1963年一直由任白、李居安[註 4]等等指導再深造到1964年,任劍輝、白雪仙等認為她們的唱做工夫,已是中規中矩,於是替她們起了「雛鳳鳴劇團」,在港參與演出。[7]
1963年,任劍輝與白雪仙籌組「雛鳳鳴劇團」,雛鳳鳴首屆的成員包括:陳寶珠(文武生)、李居安(正印花旦)、梁醒波(丑生)、靚次伯(武生)及十名由《白蛇新傳》中甄選的新學員,劇團於1964年3月6日在利舞台作首演[8][5]。
1964-65年間,雛鳳鳴劇團試演折子戲,以AB制方式由陳寶珠及龍劍笙擔任文武生,台灣藝專京劇班高材生李居安擔任正印花旦,梁醒波任丑生,靚次伯任武生,其他小生、幫花、三幫等角色由梅雪詩、蘇雪詠、蓋劍奎、方雪羽、江雪鷺、蕭劍纓、謝雪心、朱劍丹等新人擔任,[9][10]。
1965年年底,陳寶珠及李居安雙雙退出雛鳳鳴劇團[11]。1965年至1969年,雛鳳鳴劇團暫別舞台約三年多。1969年之後的演出,文武生由龍劍笙擔任,江雪鷺及梅雪詩則擔任雙花旦。70年代後期至92年雛鳳散班,生旦為龍劍笙及梅雪詩,二幫及淨丑隨年月更替。
1970年,芳雪羽結婚離隊。1972年5月19日,蓋劍奎出嫁[12]。
1976年11月5日,雛鳳鳴的龍劍笙、梅雪詩、江雪鷺、朱劍丹、言雪芬在星馬登台三個多月,期間傳出梅雪詩與江雪鷺不和[13]。回香港後,江雪鷺突然退出雛鳳鳴劇團[14][15][16],江在《紫釵記》中「浣紗」的二幫花旦角色臨時由尹飛燕代替[17][18]。江雪鷺於1978年復出,加入林家聲的「頌新聲」劇團,擔綱正印花旦[19][20][21]。
1976年11月之後,雛鳳鳴劇團的主要演員,除了丑生(梁醒波)及武生(靚次伯)外,主要剩下龍劍笙、梅雪詩、朱劍丹、言雪芬「四鳳」。
1981年2月12日,一直在雛鳳鳴擔任丑生的梁醒波病逝,享年72歲[22]。之後劇團的丑生一般由朱秀英反串擔綱[23][24]。
1989年,長期在劇團擔任武生的靚次伯宣佈因健康問題退休,並於1992年2月逝世。[25]
1992年3月10日,龍劍笙在沙田大會堂演出《蝶影紅梨記》後,宣佈退出舞台移民加拿大,雛鳳鳴劇團於同年解散。
成員
以下是雛鳳鳴劇團的主要成員,以及他/她們退出的日期及影響:
姓名 | 角色 | 退出日期(原因) | 退出後的影響 |
---|---|---|---|
陳寶珠 | 文武生 | 1965年11月[11] | 劇團暫停三年,之後龍劍笙獨當文武生 |
龍劍笙 | 文武生 | 1992年3月(移民)[26] | 雛鳳鳴劇團解散 |
李居安 | 正印花旦 | 1965年11月[11] | 劇團暫停三年,之後梅雪詩及江雪鷺成為雙花旦 |
梅雪詩 | 正印花旦 | ||
江雪鷺 | 正印花旦 | 1976年11月(不和)[14] | 梅雪詩獨當正印花旦 |
梁醒波 | 丑生 | 1981年2月(病逝)[22] | 朱秀英反串當丑生 |
靚次伯 | 武生 | 1989年(退休)[25] | |
芳雪羽 | 旦 | 1970年(結婚)[12] | |
蓋劍奎 | 生 | 1972年5月(結婚)[12] | |
朱劍丹 | 生 | 1988年 | |
言雪芬 | 旦 | 1988年 | |
謝雪心 | 生、旦 | 1970年代初(結婚) | |
大事紀
1960年
- 參加「白蛇新傳」招考舞蹈藝員面試及接受訓練。
1961年
- 參加「仙鳳鳴劇團」為華僑報救童助學籌款,試演「白蛇新傳」舞蹈。
- 正式成為仙鳳鳴歌舞組,參加「白蛇新傳」舞蹈演出。
1963年
1964年
- 為華僑日報籌款義演折子戲「碧血丹心」和「紅樓夢之幻覺離恨天」。
1965年
- 以「雛鳳鳴劇團」名義演出折子戲「紅樓夢之幻覺離恨天」、「碧血丹心」、「辭郎洲」之「送別」和「賜袍」。
1969年
- 劇團第一次以全本粵劇演出「辭郎洲」,龍劍笙正式擔正文武生。
1970年
- 易名為「鳳和鳴劇團」於太平戲院和佐敦道戲棚演出的「辭郎洲」。
1972年
- 重新以「雛鳳鳴劇團」於利舞台及新舞台演出15天全新戲目「英烈劍中劍」。
- 龍劍笙拍南紅組「新鳳鳴劇團」往越南演出,大受歡迎。
1973年
- 劇團正式接演神功戲,首台在鴨利洲演出。
1974年
- 劇團首次演出賀歲劇及首次接拍電影「三笑姻緣」
1975年
- 電影「三笑姻緣」首映
- 劇團首次遠征星馬,非常成功。
- 劇團假碧麗宮為公益金籌款義演「西樓錯夢」
1976年
- 電影「帝女花」首映
- 劇團為筲箕灣愛秩序灣火災籌款義唱「帝女花」之「香夭」
- 劇團為愉園體育會籌款義唱「辭郎洲」之「送別」
- 劇團為商業電台義唱「英烈劍中劍」之「送別」
- 劇團於利舞台為保良局籌款義演「紫釵記」
- 劇團兩次征星馬,非常成功
1977年
- 電影「紫釵記」開鏡首映
- 劇團演賀歲戲走遍港九新界, 非常受主會歡迎
- 推出賀歲新戲「九天玄女」
- 仁濟義演成功,「帝女花」掌聲如雷
- 7月遠征美國巡迴演出,獲觀眾好評。
- 雛鳳鳴重演「英烈劍中劍」
- 保良局百週年籌款義演「帝女花」
- 首演「再世紅梅記」,利舞台座無虛設,盛況空前。
1978年
- 推出新劇「驊騮配」
- 劇團首次赴美加演出成功,返港時引起機場騷動。
- 為保良局百周年籌款義演「牡丹亭驚夢」及「再世紅梅記」
- 參與「荃灣藝術節」推廣粵劇。
- 八和紅伶大會串義演「六國大封相」及「九天玄女」尾場
- 麗的電視邀演劇集「李後主」,傳開價三百萬。
1979年
- 演出新春劇「跨鳳乘龍」, 大專會堂預售票大排長龍
- 蘇屋村戲棚突下陷,演出被迫腰斬
- 澳門永樂戲院演出五天
- 為愉園周年紀念演出「再世紅梅記」,門票一早沽清。
- 參與省港紅伶粵曲唱腔欣賞會,演唱「幻覺離恨天」
- 傳方逸華及楚原邀請雛鳳加盟邵氏,開拍「西樓錯夢」,亦傳李鐵擬開拍「牡丹亭驚夢」。
1980年
- 開始參與一年一度的歡樂滿東華籌款演出。
- 梁醒波久休復出,為雛鳳演出賀歲劇「穿金寶扇」。
- 往澳門永樂戲院演出六天
- 省港紅伶大會串演出「幻覺離恨天」
- 為歡樂今宵電視劇主題曲大展作頒獎嘉賓
1981年
- 賀歲新戲「柳毅傳書」
- 梁醒波於浸會醫院病逝
- 首張唱片「洞庭十送」面世
- 1976年的「帝女花」重映,票房收入過百萬
- 第三次赴星加坡演出
- 為沙田文藝雙週,於大圍演出七天
- 為博愛醫院籌款於大會堂義演「紫釵記」
1982年
- 挑選八和粵劇學生參入劇團,重演「辭郎洲」。
- 赴澳門永樂戲院演出六天
- 出席金唱片頒獎禮「洞庭十送」
- 應商台的邀請,在大專會堂為繞樑三日慈善晚會演出「紫釵記」,全場爆滿
- 出席商台主辦繞樑三日善款捐贈紅十字會學校的儀式
- 新戲「李後主」廿場全台爆滿
- 「帝女花」電影再度重映兩天
- 為觀塘藝術節演出五天,全台爆滿
- 為元朗文藝協會於元朗聿修堂義演「帝女花」和「再世紅梅記」
- 獲邀往賭城拉斯維加斯演出,雛鳳鳴凱旋返港
1983年
- 出席電影文化中心座談會, 太空館再重映兩場電影「帝女花」
- 為港台十大中文金曲作頒獎嘉賓
- 推出新劇「俏潘安」及「紅樓夢」各20場,成績斐然。
- 赴澳門永樂戲院演出七天
- 為亞洲藝術節首次於紅磡體育館演出
- 演完五十八天台期之後舉行聯歡聚會
- 省港紅伶大會串, 雛鳳壓軸演唱「李後主」之「去國歸降」
- 黃霑擬投資45萬邀請灌錄「唐詩宋詞」唱片
- 邵氏楚原再邀雛鳳拍攝粵劇電影
1984年
- 南鳳,陳嘉鳴參加演出「紅樓夢」
- 楚原透露計劃開拍「牡丹亭驚夢」
- 參演第六屆荃灣藝術節, 港督尤德夫人觀看並探班。
- 歡樂今宵「戲台上下」談雛鳳
- 雛鳳全團四十五人遠征美加,揚威紐約,市長頒獎章,載譽榮歸。
- 為第九屆亞洲藝術節演出
- 多次義演不能盡錄
1985年
- 推出賀歲新劇「白兔會」
- 往澳門演出五日六場
- 赴澳洲演出,百多戲迷送機,凱旋返港
- 邵氏邀雛鳳鳴拍戲,擬因版權問題未能成事
- 為商台「繞樑三日」演出「李後主」
- 推出新劇「蝶影紅梨記」,於利舞台響鑼連滿二十八場
1986年
- 推出新劇「烽火姻緣」
- 為「新春行動-敬老表溫情」表演粵劇
- 為港台錄賀年特備節目
- 為東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假香港大會堂音樂廳演出「牡丹亭驚夢」
- 往澳門演出 (十三至十八日)
- 應市政局邀請,演出六日七場
1987年
- 賀歲演出演出四十日,共四十七場,票房延遲至凌晨四時收工。
- 推出「花開錦繡賀元宵」及「賴婚」2套新劇。
- 首演「三年一哭二郎橋」,新光公演十日十二場。
- 為深水文藝協會於大專會堂演出「紫釵記」
- 為海外李氏宗親總會於海城演出兩晚,劇目為「紫釵記」、「蝶影紅梨記」
- 為保良局籌款,演出「獅吼記」
- 為葵青節在荃灣大會堂演出兩晚,最後一晚為「李後主」
- 宣佈雛鳳鳴有限公司於六月一日成立
1988年
- 賀歲演出二十八場。
- 應邀在灣仔伊館演出。
- 雛鳳鳴重組,朱劍丹,言雪芬離團,十一月份在新界巡迴演出。
1989年
- 推出賀歲新劇「游龍戲鳳」及「重續金陵未了緣」。
- 擔任商台叱吒風雲樂壇流行音樂之頒獎嘉賓
- 全年演出逾百場,澳門演出神功戲。
- 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
- 參與文化中心開幕演出。
- 任劍輝女士辭世。
- 楚原有意邀雛鳳鳴拍 「蝶影紅梨記」。
- 「唐滌生回顧」於大會堂公演,座無虛席,企位也搶購一空。
1990年
- 劇團演出超一百場。
- 處理唐滌生遺作版權問題。
- TVB舉辦雛鳳戲寶模仿大賽,演出 「俏潘安」之「洞房」。
- 四月文化中心演出,門票一日售清創記錄。
- 港台主辦任姐名曲卡拉OK大賽。
- 推出「笙歌雪舞」畫冊。
- 劇團於大埔為太平清醮演神功戲。
- 推出唱片「俏潘安」及「笙歌雪舞」畫冊。
1991年
- 推出新碟 「李後主」,「俏潘安」 獲頒金唱片。
- 出席第十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
- 出席90年度無線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 華東水災籌款之夜,獻唱 「紫釵記」之「拾釵」。
- 劇團於大會堂及新光戲院連演二十四場,
- 忘我大匯演,義唱 「帝女花」 之「香夭」。
- 大會堂及新光戲院連演二十四場。
- 粉嶺上演神功戲, 戲迷熱情, 戲棚險塌。
1992年
- 賀歲演出三十場。
- 靚次伯宣告退休,同年逝世。
- 推出新劇「六月雪」 及 「多情燕子歸」。
- 沙田大會堂最後一晚演出「蝶影紅梨記」,雛鳳解散,龍劍笙移民。
1998年
- 代領港台「金曲廿載榮譽大獎」
1999年
- 代領港台世紀十大金曲獎(香夭)
- 出席無線任姐逝世十週年紀念特輯
2004-2005年
- 任姐逝世十五周年紀念演出
- 為新光義演上表
- 西樓錯夢 (任白基金公司主辦)
2006-2007年
- 帝女花 (任白基金公司主辦)
2011年
- 龍情詩意半世紀 (新娛國際邀請演出)
電影
三笑姻緣
《三笑姻緣》在1975年拍成粵劇電影。1975年2月8日公映。這是雛鳳鳴劇團的首部電影。
演員表:
- 龍劍笙(飾演)唐伯虎
- 梅雪詩(飾演)秋香
- 朱劍丹(飾演)周文彬
- 言雪芬(飾演)春香
- 靚次伯(飾演)華太師
- 梁醒波(飾演)華文
- 譚炳文(飾演)華武
- 梁 天(飾演)祝枝山
- 胡 楓(飾演)文徵明
- 李香琴(飾演)二少奶
- 沈殿霞(飾演)石榴
帝女花
《帝女花》在1976年第二度拍成粵劇電影,由嘉禾電影公司出品,吳宇森執導,顧家輝編曲。1976年1月30日公映。[27]
演員表:
- 龍劍笙(飾演)周世顯
- 梅雪詩(飾演)長平公主
- 朱劍丹(飾演)周寶倫
- 江雪鷺(飾演)周瑞蘭
- 言雪芬(飾演)周皇后
- 靚次伯(飾演)崇禎、清帝
- 梁醒波(飾演)周鍾
備註
- 朱劍丹:『初時居安師姐提議要蓋劍奎這個名,但覺得這個名太威風,不太適合,就改劍丹,但係個姓也想了很久,終於仙姐也選番我自己的姓。』長期擔任「雛鳳鳴劇團」的小生,熱心戲曲教學,於「韻文粵劇學苑」、「沙田查篤撐兒童粵劇班」及「唐氏綜合症協會粵劇團」教授粵劇。
- 江雪鷺是以「雛鳳鳴劇團」六、七十年代開山戲《辭郎州》和《英烈劍中劍》著名的刀馬旦,《戲曲之旅》。第109期 34-37頁、第110期 32-33頁、第111期 28-31頁、第112期 34-37頁、第115期 23頁、第116期 30-31頁、第125期 28-29頁。淡出舞台多時,身懷優質演藝細胞的江雪鷺。 江雪鷺 的新搞作 2006年《戲曲之旅》第50期第16至17頁 文武全才江雪鷺,《戲曲之旅》第134期 106-109頁
- 該22人為:李菩生、黎筱齊、李潔梅、鍾蓀妮、潘燕珠、何笑平、何惠芬、湯明慧、廖國馨、朱桂珍、余志麗、馮麗雯、劉慧、魏瑪利、李雲嫦、黃芝蘭、郭燕玲、盧雁英、劉詠琴、陳碧麗、陳杏嬡和馮婉儀。
- 六、七十年代著名刀馬旦李居安是台灣國立藝專京劇班高材生,返港指導雛鳳們練功,參與 《碧血丹心》、《辭郎州》折子戲演出,以功架紮實著稱。 2006年《戲曲之旅》第53期 花居冠、凌安僖、徐月明。李老師是雛鳳成員,與仙姐曾有師徒之誼,但想不到老師竟與仙姐生誤,自離開雛鳳後彼此已不再往來。花居冠 尋夢不願醒 2006年《戲曲之旅》第50期第14至15頁
參考文獻
- 何江西. . 東周網. 2019-09-07 [2022-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0) (中文(繁體)).
- 梨園客(1986),細說任、龍、雛,香港 : 香港周刊出版社
- 龍劍笙 - 細說當年、創藝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出版
- . 華僑日報. 1963-06-08: 13.
- . 香港工商日報. 1964-03-05: 10.
- 《八和粵劇藝人口述歷史叢書(一)》 ;香港公共圖書館索書號:OH(HK) 992.6391 8222;ISBN 9789881952912
- . 澳門日報. 2016-01-03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華僑日報. 1963-06-08: 13.
- . 華僑日報 n. 1963-06-08: 13.
- . 華僑日報. 1963-06-08: 13.
- . 工商晚報. 1965-11-01: 6.
- . 華僑日報. 1972-05-18: 14.
- . 工商晚報. 1976-08-12: 3.
- . 華僑日報. 1976-11-06: 14.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6-11-06: 9.
- . 工商晚報. 1976-11-17: 3.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6-12-01: 9.
- . 工商晚報. 1976-12-06: 5.
- . 工商晚報. 1978-01-29: 3.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8-02-25: 11.
- . 華僑日報. 1980-08-17: 14.
- . 華僑日報. 1981-02-13: 29.
- . 工商晚報. 1981-02-03: 6.
- . 華僑日報. 1981-03-08: 14.
- 憶武生王靚次伯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1-30.
- 徐蓉蓉. . 東周刊. 2014-10-11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中文(繁體)).
- . 香港工商日報. 1976-01-15: 9.
外部連結
- 雛鳳鳴劇團
- 區文鳳, 鄭燕虹(1999)編,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中大音樂系
- 王勝泉, 張文珊(2011)編,香港當代粵劇人名錄,中大音樂系
- 關於牛車水人民劇場基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里程碑:1975年4月至6月,香港紅極一時的雛鳳鳴粵劇團在劇場創下演出66天77場戲的記錄。期間,牛車水人民劇場基金在5月成立。照片是《英烈劍中劍》第六場 - 〈海戰〉中的孟奎及龍虎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