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人 (甘迺迪遇刺案)

雨傘人,於1978年由美國眾議院暗殺調查委員會確定為路易·斯蒂芬·威特英語:),是個在肯尼迪遇刺案期間站在迪利广场,並且出現在澤普魯德影片以及其他幾條影片和照片中的人。

路易·斯蒂芬·威特
在刺殺事件發生後,
兩名男子坐在照片右側的人行道上。
雨傘人是最右邊,身穿深色夾克的那一個。
出生(1924-10-20)1924年10月20日
美國德克萨斯州羅克沃爾
逝世2014年11月17日(2014歲—11—17)(90歲)
美國德克萨斯州達拉斯
别名雨傘人
知名于被目擊於肯尼迪遇刺案

威特是2011年由埃洛·莫里斯為《紐約時報》製作的紀錄片「雨傘人」中的主題。[1]

陰謀論

這位被稱作「雨傘人」的人曾被謠傳跟暗殺有關,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攜帶雨傘並且開傘的人,而且他是在甘迺迪被第一發子彈擊中時最靠近甘迺迪的人之一。當肯尼迪的轎車接近時,他打開了傘並把它抬起,然後在總統經過他的時候把雨傘從東到西(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刺殺事件發生後,雨傘人坐在行人道另一名男子旁,然後起身走向德克薩斯州學校圖書館

暗殺調查人員約西亞·湯普森和理查德·E·施普拉格在一系列照片中注意到威特開傘的動作。他們認為,雨傘人可能是一個訊號員。他們猜測雨傘人打開他的傘以發出“開火”的信號,然後抬起它以向其他槍手傳達“第二輪開火”。[2][3]雨傘人在奧利華·史東的電影《刺杀肯尼迪[4]和《X档案》劇集“吸煙男人的冥想[5]中就被描繪為扮演這樣的一個角色。羅伯特·B·卡特勒則提出另一種理論,且被L. Fletcher Prouty認同。他認為這把傘可能被用以對肯尼迪發射癱瘓劑飛鏢,以固定他的肌肉並使他成為輕易被擊中的目標。[3]

身份辨認

美國眾議院暗殺調查委員會向公眾請求辨認此人後,路易·斯蒂芬·威特於1978年聲稱自己是“雨傘人”。[6]他聲稱仍然擁有該傘並且不知道他曾成為受人議論的對象。他說他攜帶這把雨傘的原因單純是因為想諷刺甘迺迪父親老约瑟夫·P·肯尼迪曾經支持對納粹採取綏靖政策的時任英國首相内维尔·张伯伦。他打算通過舉起一把黑色雨傘(張伯倫的標誌性時尚配飾)以抗議肯尼迪家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對希特勒採取的姑息政策。在20世紀30年代,漫畫常使用一把傘來象徵這種綏靖政策,因為張伯倫經常帶著雨傘。[6][7][8]肯尼迪在哈佛大學寫的一篇關於綏靖的論文:為什麼英格蘭睡了,亦可能對傘的象徵意義予以認同。黑色雨傘在以前也曾經被用於向總統抗議;例如在柏林圍牆正在建造時,一群來自波恩的學童向白宮寄送了一把標有張伯倫的傘。[9]

威特在調查委員會上作證時稱:「我覺得如果健力士世界紀錄有一個分類記載出現在錯誤的地方、做錯誤的事的人,我會在那個分類穩居榜首,而且領先亞軍一大段距離。」[6][10]

威特於2014年11月17日去世。[11]

參見

參考文獻

  1. Errol Morris. . 紐約時報. 2011-11-21 [201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2. Richard E. Sprague and Robert Cutler. . Gallery. June 19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3. . Mcadams.posc.mu.edu. 1960-07-29 [2018-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5).
  4. Jonsson, Patrik. . 基督科學箴言報. 201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5. 葛倫·摩根. . . 第4季. 第7集. 20世紀福斯家庭娛樂公司.
  6. . History-matters.com. [2013-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7. . [201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03).
  8. . 紐約時報. 2011-11-21 [201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9).
  9. Tusa, Ann. . Addison Wesley. 1997: 297.
  10. Gentry, Margaret. . Times-News (Hendersonville, N.C.). Associated Press. 1978-09-26: 11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4).
  11. . [2015-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8).

延伸閱讀

  • The Umbrella Man: Evidence of Conspiracy, by R. B. Cutler, The Conspiracy Museum, Incorporated, 1975/9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