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獵龍屬
非洲猎龙(属名:Afrovenator,发音:/ˌæfroʊvɪˈneɪtər/,意为“非洲猎龙”)是斑龙科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中侏罗世的北非。
非洲猎龙属 化石时期:中侏罗世, | |
---|---|
位于日本的骨骼重建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斑龙科 Megalosauridae |
亚科: | †非洲猎龙亚科 Afrovenatorinae |
属: | †非洲猎龙属 Afrovenator Sereno et al., 1994 |
模式種 | |
†阿巴卡非洲猎龙 Afrovenator abakensis Sereno et al., 1994 |
发现与命名
非洲猎龙残骸于1993年在尼日尔阿加德兹大区的条拉伦组发现,其地质年龄最初认为是大约1.32至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豪特里维阶至巴列姆阶(塞里诺等人,1994年),然而对沉积物的重新研究显示年龄可能为1.67至1.61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巴通阶至牛津阶。[1]相同地层中蜥脚类约巴龙的残骸在非洲猎龙命名论文中首次提及。[2]
本属所知于正模标本UC OBA 1――一具较完整的骨骼,含顶部缺失的颅骨(下颌骨同样缺少前关节骨)、部分脊柱、部分前肢、部分骨盆和大部分后肢,现保存于芝加哥大学。[2]
该属目前仅有一个物种:阿巴卡非洲猎龙(Afrovenator abakensis),属名取自拉丁语afer(“非洲的”)和ventator(“猎人”),指该属是一种在非洲发现的掠食性恐龙,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阿加德兹的图阿雷格语名称。最初的简短描述于1994年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上,主要作者是美国古生物学家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合著者包括杰弗里·威尔逊(Jeffrey Wilson)、汉斯·拉森(Hans Larsson)、迪迪埃·杜特希尔(Didier Dutheil)和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2]
描述
据格雷戈里·保罗(Gregory Paul)称,从已知骨骼来看,该恐龙从鼻部到尾末端长约8米(26英尺)、重约1吨。[3]托马斯·霍兹(Thomas R. Holtz Jr.)估计其长7.6米(25英尺)、重453至907公斤(1000至2000磅)。[4]2016年的身高估计值较低,为6.8米(22.3英尺),臀高1.9米(6.2英尺),体重为790公斤(1.742磅)。[5]塞里诺强调称非洲猎龙体型纤细,四肢较长,肱骨长40厘米,胫骨和第四跖骨分别长687和321毫米,股骨长76厘米。[2]
现已建立几个自衍征以区别非洲猎龙及其近亲。眶前孔所在的凹陷处有一叶状前缘。第三节颈椎有一低矮长方形神经棘。新月形腕骨非常扁平。第一和第二掌骨的接触面广泛扩张。耻骨脚后面有缺口。[6]
颅骨总体上非常平坦,高度不到长度的三倍,但由于前颌骨缺失而无法确认。上颌骨前支很长,从齿槽数推测有14颗牙齿,而牙齿本身已经遗失。前颌孔后面有一未触及眶前孔边缘的小型上颌孔。泪骨顶部有一独特的圆角。眶后骨下支横向宽阔。颧骨短而深且拥有气腔。[2]
分类
大多数分析都将非洲猎龙归入斑龙科,该科以前是个“废纸篓分类群”,其中包含许多难以分类的大型兽脚类,但后来重新定义为斑龙超科棘龙科的姐妹群。
2002年一项主要关注西北阿根廷龙科的分析发现非洲猎龙是种基干斑龙科,然而并未包括迪布勒伊龙(原威顿杂肋龙),可能会影响分支图的结果(卡拉诺等人,2002年)。[7]
其它更完整的近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属处于一个包含美扭椎龙和迪布勒伊龙的演化支中,称作斑龙亚科(艾伦,2002年)[8]或美扭椎龙亚科(霍兹等人,2004年)。[9]后一项研究亦将皮亚尼兹基龙归入该分类群。马修·卡拉诺(Matthew Carrano)2012研究为该属建立非洲猎龙亚科。[6]
对该属的演化关系已提出一些替代假设。塞里诺的最初描述中发现非洲猎龙是种基干棘龙超科(文中称为“蛮龙超科”),处于棘龙科和斑龙科(文中称为“蛮龙科”)。[2]近期另一项研究将该属完全置于斑龙超科之外,并发现其与异特龙关系更近(劳赫,2003年),这也是唯一一项得出该结论的研究。[10]
卡拉诺等人2012年系统发育分析的分支图如下:[6]
斑龙超科 Megalosauroidea |
| |||||||||||||||||||||||||||||||||||||||||||||||||||||||||||||||
参考资料
- Rauhut; Lopez-Arbarello. .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9, 271 (3–4): 259–267. doi:10.1016/j.palaeo.2008.10.019.
- Sereno, P.C.; Wilson, J.A.; Larsson, H.C.; Dutheil, D.B.; Sues, H.D. . Science. 1994, 266 (5183): 267–271. PMID 17771449. S2CID 36090994. doi:10.1126/science.266.5183.267.
- Paul, G.S., 2010, The Princeton Field Guide to Dinosau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 90
- Holtz Jr., Thomas R. (PDF). 2012 [2022-05-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8-12).
- Molina-Peréz & Larramendi. . Barcelona, Spain: Larousse. 2016: 258. ISBN 9780565094973.
- Carrano, M.T.; Benson, R.B.J.; Sampson, S.D. .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2, 10 (2): 211–300. S2CID 85354215. doi:10.1080/14772019.2011.630927.
- Carrano, M.T.; Sampson, S.D.; Forster, C.F.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2, 22 (3): 510–534. doi:10.1671/0272-4634(2002)022[0510:toomka]2.0.co;2.
- Allain, 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2, 22 (3): 548–563. doi:10.1671/0272-4634(2002)022[0548:domdti]2.0.co;2.
- Holtz, T.R., Molnar, R.E., Currie, P.J. (2004). "Basal Tetanurae".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71–110.
- Rauhut, O.W.M. (2003).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Evolution of Basal Theropod Dinosaurs. Special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69. London: The Pala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pp.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