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民運動

革命人民运动法語:)是扎伊尔(1971年10月前及1997年5月后为刚果民主共和国)曾經存在的一個一黨制政黨,成立於1967年5月20日,蒙博托·塞塞·塞科為主席。1990年以前,它是扎伊爾唯一合法政黨。

革命人民运动
Mouvement populaire de la Révolution
主席蒙博托·塞塞·塞科
成立1967年5月20日 (1967-05-20)
解散1997年5月16日 (1997-05-16)
继承者蒙博托主义民主人士联盟
总部金夏沙
党报L'Avenir
意識形態剛果民族主義
非洲民族主義
民族保守主義
文化保守主義
真實性運動
蒙博托主義
反共主義
反資本主義(名義上)[1]
大西洋主義
政治立場混合政治 (自稱)
極右派(實際)
官方色彩  綠色
党旗
剛果民主共和國政治
政党 · 选举

意識形態

根據1967年5月諾塞爾宣言的規定,革命人民運動的官方意識形態包含了“民族主義”,“革命”和“真實性”。 革命被描述為“真正、務實的民族革命”,它要求“對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的否定[2] 。革命人民運動”的一個口號是「既不左也不右,也不中心」[2],儘管如此,有證據顯示蒙博托統治時期扎伊爾的經濟自由化,因為他任命自由市場改革的著名倡導者肯戈·瓦·東多為總理。

一黨制政黨

自1967年成立至1990年,革命人民運動事實上是該國唯一的合法政黨。1967年的憲法明確允許存在兩個政黨[3] 。然而,革命人民運動是1970年11月選舉中唯一被允許提名候選人的政黨。一個月後,即当年12月23日,该国修改了憲法,正式宣布革命人民運動是唯一合法的政黨[4][5]

1974年版《扎伊尔共和国憲法》規定了革命人民運動作為國家領導者的地位。它表示“存在一個單一的機構,革命人民運動,由其總統體現”,“革命人民運動的主席是共和國當然的總統,並且持有全面的權力”,且“蒙博托主義”是憲法的教條。扎伊爾的所有公民在出生時都自動成為了革命人民運動的成員[6] 。政府實際上只是向人们傳達政黨意志的輸送帶

革命人民運動在其全國大會上每七年選舉一次主席。當選人將被自動提名為任期七年的扎伊爾總統唯一候選人,並在全國公民投票中獲得追認。該制度有效地使蒙博托對該國擁有完全的政治控制權。

多黨制時期

一黨制一直持續到1990年4月24日,即宣布第三共和國的日期。蒙博托在當天宣布將允許三個政黨同時存在。革命人民運動的“溫和派”和“強硬派”派係將形成單獨的政黨,第三個政黨則是民主和社會進步聯盟 (UDPS)[7]。根據新的多黨制,蒙博托表示他將超越政黨,因此他在同一天辭去了革命人民運動的主席一職,不過他在一年後,於1991年4月21日再次担任黨主席一職[8]

除了支持蒙博託之外,革命人民運動沒有實際的意識形態。當蒙博托在1997年被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推翻時,該黨迅速消失。蒙博托之子納贊加·蒙博托,是新政黨蒙博托主义民主人士联盟的主席,該黨成立于2009年,是當前剛果民主共和國議會中的一個蒙博托主義政黨。

參考

  1. . The Washington Post. 1997-09-14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 Crawford Young and Thomas Turner,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Zairian State, p. 210
  3. . [2018-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4. Kaplan, Irving (ed.). Zaire: A Country Study. Third Edition, First Printing. 1979.
  5. Law 70-001 of December 23, 1970 amend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text of article 4 of the constitution as follows: "The Popular Movement of the Revolution is the only political party in the Republic" (Le Mouvement populaire de la révolution est le seul parti politique de la République.).
  6. Young and Turner, p. 70
  7. Thomas Turner, "Flying High Above the Toads: Mobutu and Stalemated Democracy", in Political Reform in Francophone Africa (1997), ed. John F. Clark and David E. Gardinier, page 255.
  8. . [2022-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