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寮城隍廟
沿革
早年,北部濱海公路蘇澳段土地貧瘠荒蕪,靠海邊的無尾港區域,包括遷建前的頂寮及大坑罟、港口、存仁山海關等廟宇供奉的無主遺骸,除了多為猴猴族,還不乏明末清初搭船來台灣後死亡的軍人、海邊無名屍等。[1]
1983年,頂寮里居民因利澤工業區開發,從海邊遷村往台二線以西。此時,信眾將相距500、600公尺,位於聚落南方、靠近新城溪出海口的南頂寮有應公廟,以及位於聚落北方、近公墓邊的北頂寮有應媽廟一齊遷走,合祀於新廟,並升為[lower-alpha 1]城隍廟。有應公廟原先有一座神尊,有應媽廟原先有三座神尊,分別尊稱為「城隍爺公」、「城隍爺嬤」。因合祀的祂們非夫妻,擲筊由三位城隍爺嬤坐在最下一階,城隍爺公坐在其後方高一階。[2]
祭祀
以農曆二月初八為城隍爺誕辰[3]。也設有鎮殿城隍爺、文武官,兩旁也旁祀註生娘娘與土地公[2]。2003年慶祝遷村重建廿周年暨城隍爺千秋誕辰活動,基隆、彰化、雲林、南投、花蓮、屏東等七縣市的城隍廟組團參加慶典與繞境,其中東港東福殿城隍廟 城隍尊神、廿四司神將,首次在宜蘭縣出軍,沿途吸引不少信徒焚香參拜[3]。
此廟以信徒祈禱神明來管教子女的民俗著名。祭拜方式是家長必須準備一件孩子衣服,帶兩包餅乾到此廟,擲筊請示城隍爺是否願意管教小孩、要祭拜幾日。擲筊成功後,就可留下衣服、餅乾,廟方會準備給城隍爺管教的竹竿。此習俗,不收任何費用,由信眾隨喜捐獻香油錢。[4][5][6]
此習俗起因是2007年一位從頂寮嫁到冬山鄉的婦女,請求廟方讓她放置孩子的衣服,以及棍子,說是王母娘娘指示可以請娘家附近的城隍爺「管教」小孩。廟方讓她祭拜足夠天數,以將衣服、棍子取走。後來陸續就有其他信眾聞訊效法。[4][6][7]
廟方透露,這些城隍爺公答應管教的人們中,有念幼稚園的幼童,也已有四旬的子女[1][4][6]。廟方也統計2014年為例,就有一千一百多人來作管教子女的儀式,粗估八年下累積逾八千人次[5]。
註釋
參考
- 楊宜敏. . 《自由時報》. 2014-01-05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臺灣)).
- 楊宜敏. . 《自由時報》. 2009-08-12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中文(臺灣)).
- 陳積碩. . 《聯合報》. 2003-03-09 (中文(臺灣)).
- 楊宜敏. . 《自由時報》. 2009-10-11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中文(臺灣)).
- 楊宜敏. . 《自由時報》. 2015-01-10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中文(臺灣)).
- 簡大程. . TVBS新聞. 2009-10-11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中文(臺灣)).
- 廖雅欣. . 《聯合報》. 2015-01-10 (中文(臺灣)).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頂寮城隍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