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 (臺南市)

頭社臺灣話),是臺灣臺南市大內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中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為頭社里不含東北部凸出部分的西半部。[1][2][3][4]

頭社公廨 (太上龍頭忠義廟)

頭社地理位置為曾文溪流域中游大內段丘群的頭社段丘之上,介於海拔50公尺到130公尺之間,是臺南平原進入玉井盆地的交通隘口。[5]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頭社、三崁、竹湖子、交力林,其中頭社聚落設有大內國小頭社分校。[1][2]

在頭社聚落北方約二、三百公尺,有平埔族西拉雅族公廨頭社公廨,以每年十月十四日起的西拉雅族夜祭聞名。

歷史

1875年2月,俄羅斯帝國海軍軍人保羅·伊比斯(П.И. Ибиса)曾到過頭社,他形容此處是「完全隱藏於竹林和檳榔園間的大村莊」,伊比斯並見到類似寺廟的場所。一處位於村裡,牆上掛有鹿角,兩側置有兩支鐵茅和幾副鹿骨頭,上面掛滿彩色的石頭。據說這些法物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法物前端則有供品:裝水的小罐、盛三燒的小玻璃杯子和一束束檳榔。另一處則位於村莊後方,在四面敞開的棚屋中央,頭骨就綁在柱子上。每一個平埔人每月要向這些頭骨獻祭兩次。[6]:106

台灣日治初期,頭社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頭社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善化里西堡。該庄昔日北與社仔庄雙溪仔庄為鄰,東邊北段與鳴頭庄為鄰,東邊南段及南邊東段隔曾文溪二重溪庄為界,南邊西段及西邊為內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7]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日,該庄編入「石仔瀨區」,隸屬於鹽水港廳。[8]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日,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內庄區」。[9]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內庄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0]1913年(大正二年)11月4日,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新化東里轄區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善化里東堡。[11]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頭社」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曾文郡大內庄新制街庄)。[12]

戰後大內庄改制為大內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大內鄉仍隸屬於臺南縣。[13]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大內鄉改制為大內區,村亦改制為里。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頭社(今名三崁)、番仔溝(今名頭社)、紅花園(今名竹湖子)、交力林,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

交通

省道台84線又稱「東西向快速公路-北門玉井線」,經過本地區西部邊界地帶及中南部,並在境內區道南182線交會處設有頭社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台84線沿線各地,或銜接國道3號國道1號[1][2][14]

區道南119線中協至頭社的道路,其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頭社聚落的區道南182線路口。由此向西北會經過竹湖子、交力林兩聚落。[1][2][4][15]

區道南182線是後窟至內宵里的道路,經過本地區頭社聚落。[1][2][4][16]

學校

公務機關

運動休閒

  • 南寶高爾夫球場

參考文獻

  1. . 臺灣總督府. 1904年.
  2.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3.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4. .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05年7月.
  5. .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中文(臺灣)).
  6. 伊比斯著;江杰翰、吳進仁、劉伯賢、陳韻聿譯. . 新北市: 聯經出版. 2022年6月初版. ISBN 978-957-08-6355-0.
  7. . 臺灣總督府府報. 1901-11-11, 第1054號: 16–17.
  8. . 明治三十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04-03-31: 0013–0018.
  9. . 明治三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06-02-14: 0277–0304.
  10. . 臺灣總督府府報. 1909-10-25, 第2819號: 69–83.
  11. . 臺灣總督府府報. 1913-11-04.
  12. 台灣總督府、台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编). . 成文出版社. 1921年.
  13. 王世慶.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06-30.
  14.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15. .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06年1月.
  16. .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05年12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