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学

顺天府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5号,是明朝清朝顺天府属学校。顺天府学西侧为顺天府文庙,东侧为文丞相祠、文昌祠。如今,顺天府学及其西侧的顺天府文庙统一以“顺天府学”之名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由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使用。文丞相祠、文昌祠则分别由其他单位使用。以下仅介绍顺天府学及顺天府文庙。

顺天府学
府学正门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所在东城区
坐标39.934452°N 116.403653°E / 39.934452; 116.403653
分类古建筑
时代明、清
编号3-109
登录1984年5月24日
顺天府学的棂星门

历史

顺天府学的原址为元朝的太和观,元朝末年因供奉孔子牌位而免被明朝军队焚毁。明朝洪武初年,由于国都定为南京,故将位于北京的元朝的国学改为顺天府学,将太和观改为大兴县学。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由于国都迁至北京,故复国子监为国学,此处则由大兴县学改为顺天府学,大兴县学、宛平县学附于顺天府学。永乐十二年(1414年),兴建了顺天府文庙大成殿、顺天府学明伦堂、东西斋等建筑。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又多次重修及增建。清朝初年,顺天府学建筑大多残破。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到雍正四年(1726年)进行了重修,到嘉庆十三年(1808年)以后形成了完整的规模。中华民国时期,建筑逐渐破败,一直被学校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顺天府学为府学小学使用,顺天府文庙为东城区少年宫及其他单位使用。[1]

到1990年代,顺天府学及顺天府文庙的建筑中,仅有顺天府学的二门、顺天府文庙的大成殿留存,均为清朝建筑。2000年至2001年底,府学小学斥资4000万元人民币进行了扩建工程,按照光绪《顺天府志》中的记载恢复顺天府学及顺天府文庙的原貌,在顺天府文庙大成殿后面新建一栋三层教学楼。扩建之后,府学小学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为教学区,由东、西两栋教学楼组成,南部为古建区,在北部教学区和南部古建区之间,为一个东西向的200米跑道操场,操场内设4个羽毛球场。扩建后的府学小学设有五个门:棂星门、府学大门、小学正门、小学东门及小学北门,分别作为标志性建筑、学生通道、教师通道、消防通道。[2]

经过此次工程,古建区由三部分组成:古建区西部为顺天府文庙,修复后不再充作教室,而是作为府学小学的行政管理用房、阅览室、大型会议及教学成果展览厅。古建区中部为顺天府学,修复后作为府学小学领导办公室、专业教室、教师备课教室、学生活动场所。古建区东部为文丞相祠(作为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府学小学在文天祥祠以北恢复了六角两层的魁星阁,作为府学小学的校友纪念阁。[2]

建筑

该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分成东、西两路,西为顺天府文庙,东为顺天府学,符合中国古代的“右庙左学”制度。顺天府学和顺天府文庙前的府学胡同内,原来有两座跨街木牌坊,向内额曰“育贤”,向外额曰“育德”,现两座牌坊均已无存。[1]

顺天府文庙

西路为顺天府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其中,大成殿是清朝初年建筑,乡贤祠、名宦祠是按照原状修复,其他建筑均为2000年在原址上复建。自南向北依次为:[1]

  • 棂星门:为顺天府文庙的正门,面阔三间,四柱三楼木牌坊式建筑。
  • 泮池:位于棂星门以北,泮池平面呈椭圆形,池上按照府学制度架设有石桥三座。
    • 乡贤祠、名宦祠:分别位于泮池两侧,均为硬山房三间,灰色筒瓦带脊。
  • 大成门:位于泮池以北,中柱大门面阔三间,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三踩单昂斗拱,施有旋子彩画
  • 大成殿:位于大成门以北,为顺天府文庙的正殿,面阔五间,庑殿顶,灰瓦绿琉璃剪边,带有花心。三踩单昂斗拱,施有旋子彩画。大成殿的中间三间是隔扇,梢间是槛窗。
    • 东庑、西庑:大成殿前的东、西庑均为面阔五间,悬山顶,一斗三升斗拱。[1]

顺天府学

东路为顺天府学。其中,二门为清朝原物,大门及二门两侧的官厅、祠堂是原址重建,其他建筑均为2000年新建的仿古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1]

  • 大门:面阔三间,中柱式,硬山顶大脊。
    • 科房、文昌殿:大门两旁原来是科房、文昌殿,均已倾毁,现已改建为三间勾连搭硬山房,当作教室使用。
  • 二门:面阔三间,中柱式,硬山顶大脊。
    • 官厅、祠殿:二门两旁设有官厅、祠殿各三间,均为原址复建。
  • 仪门:面阔一间。
  • 明伦堂:位于仪门以北,面阔五间。
    • 斋舍:位于明伦堂两侧。
  • 崇圣祠、尊经阁:明伦堂后面有崇圣祠、尊经阁,东西配置有满汉教授、训导署第及其他祠庙,现均已无存。
  • 魁星阁:位于明伦堂东面。光绪《顺天府志》中的顺天府学全图记载,此阁是六角二层楼阁,但1930年代的照片显示此阁平面呈方形,所以光绪《顺天府志》之图是否为沿用旧图待考证。2000年复建时,采用六角形制。[1]

参考文献

  1. .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