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珊珊 (2006年)
颱風珊珊(英語:),在菲律賓被稱為颱風路易斯(英語:),是一個強勁的颱風,在2006年9月下旬影響東亞部分地區。颱風珊珊是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第13個獲得命名風暴,也是獲日本氣象廳認可該年的第七個颱風。在實際操作後分析,隨著颱風瑪莉亞獲補升,珊珊成為該年第八個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珊珊為本季第13個熱帶風暴及第八個颱風,一分鐘平均風速相當於四級標準。「珊珊」這個名字是由香港提交的名稱,是一個女孩的名字[1]。
颱風(日本) | |
---|---|
四級颱風(美國) | |
9月15日,接近最高強度的颱風珊珊 | |
形成 | 2006年9月9日 |
消散 | 2006年9月20日 |
(2006年9月18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205公里/小時(125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220公里/小時(140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19百帕(毫巴);27.14英寸汞柱 |
死亡 | 至少11人 |
損失 | $25億(2006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大韩民国、日本、臺灣 |
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珊珊在日本造成嚴重破壞,有報導稱其引發的龍捲風導致火車脫軌[2]。它首先登陸八重山群島並引發大雨,隨後又登陸九州。珊珊外圍雨帶亦影響大韓民國。珊珊還導致兩國數千戶家庭停電,並造成至少11人死亡。損失達$25億(2006年美元),使珊珊成為2006年全球損失第六多的災難[3]。
氣象歷史
2006年9月9日,日本氣象廳在雅浦島東北偏北約500公里處,即北緯14.0度、東經139.0度附近發現一熱帶低氣壓,其10分鐘平均持續風速為25節(每小時46公里)[4]。當天晚上,香港天文台()亦發現該熱帶低氣壓,並開始發布該系統的路徑預報[5]。
隨着系統繼續向西北移動,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9月10日上午開始發布有關第十四熱帶低氣壓的公告[4]。當天晚上,熱帶低氣壓進入菲律賓責任區,並被命名為「路易斯」()。隨着系統不斷增強,日本氣象廳在中午12時將低氣壓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其命名為珊珊()[4],是個女孩的名字,由香港提供。同時,香港天文台亦跟隨,將低氣壓升格為熱帶風暴[5]。
風暴迅速增強,日本氣象廳在9月11日兩度升格,先在為上午6時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再於下午6時升格為颱風[4],成為本季第七個獲官方認可的颱風。隨後,它採取西北偏西的路徑,並在9月14日經歷眼牆置換循環時有所減弱。然而,它再次增強,在9月15日經過西表島之前,日本氣象廳認為其達到時速200公里的最高強度,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認為其達到時速220公里的最高強度[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最初預計珊珊將掠過沖繩島以東,但日本列島以南的一道副熱帶高壓脊迫使風暴向西移動,將其推向臺灣[7]。此後不久,珊珊直接橫越西表島。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在9月16日晚上發布其最後公告。據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報告,颱風路易斯在其責任範圍內的最高強度僅為每小時150公里[4]。9月17日,珊珊在九州島登陸。隨着颱風移離香港天文台的責任區,天文台在當天晚上發布針對已減弱颱風的最後路徑預報,珊珊在天文台責任區內的最高強度為每小時185公里[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不久後宣布該系統已轉變成溫帶氣旋。
9月18日凌晨0時,日本氣象廳在橫越北海道島之前將其降級為強烈熱帶風暴。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最佳路徑圖,強烈熱帶風暴珊珊在十二小時後轉變成溫帶氣旋[8]。日本氣象廳在其公海海洋警報中追蹤這場溫帶風暴,直到9月22日[4]。
防災措施
為應對颱風珊珊,臺灣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向臺灣北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巴士海峽的所有船舶發出海上颱風警報。由於擔心巨浪,遊客也被要求遠離上述地區[9]。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政府還要求所有漁民返回港口,並正令地方當局協助撤離受颱風威脅地區的人員[10]。
在日本,美国陆军和海軍針對即將來臨的風暴採取了預防措施。9月16日,沖繩進入第級熱帶氣旋應急響應(), 這意味著持續風力至少達時速93公里,所有戶外活動都被禁止,在那霸國際機場有超過100班進出該島的航班被取消。嘉手纳空军基地將多架飛機轉移到太平洋其他未公開地點[11]。佐世保海軍基地在9月17日亦宣布進入第級熱帶氣旋應急響應[12]。哈珀斯·費里級船塢登陸艦和朱諾號船塢平臺登陸艦均離開基地,愛國者號掃雷艦則移至濕泊位[13]。只有一艘船,托爾圖加號船塢登陸艦仍在港口進行維修[11],因為當局認為這艘船可以抵禦風暴[13]。在日本其他地區,部分航班和新幹線子彈列車延誤或取消[14][15]。宮崎縣和廣島縣已向近170個家庭發出疏散令。在九州,一萬人自願從家園撤離,前往地勢較高的地方。島上七個主要機場關閉,357班航班取消,導致41,900名乘客滯留[12]。在預計登陸北海道之前,日本氣象廳警告居民可能會出現強風[14]。
風暴來臨前,濟州特別自治道以及大韓民國南部和東部海岸接獲颱風警報。通常服務濟州島的客船仍留在港口[16]。釜山港口關閉,蔚山港口仍有1,600艘船隻停留。在慶尚南道,當局禁止漁船從統營港出發,導致16,000多艘漁船擱淺[16]。大韓民國海洋警察廳表示,全國港口共有52,000艘船隻停留。在風暴掠過大韓民國之前,智異山也被關閉,預計降雨量將達到100毫米[16]。
影響
大韓民國
在大韓民國,截至9月16日(颱風吹襲前),濟州島報告降雨量為100毫米,而釜山報告降雨量為60毫米[17]。珊珊導致大韓民國東南部近4000戶家庭停電[18]。鬱陵島附近有一艘船沉沒,但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一名水手試圖在济州岛停靠船隻時喪生[19]。
日本
珊珊為日本及其太平洋離島帶來廣泛的影響。西表島錄得的最高陣風為每秒69.9米(每小時252公里),這是自1972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記錄[11][20][21]。據報導,石垣島的最高陣風為每秒67.0米(每小時241公里),每小時降雨量高達50毫米[20]。182根電線桿被風暴吹倒,石垣島超過25,000戶家庭停電[21],島上至少12人受傷。據報導有八艘船隻傾覆[11]。
嘉手纳空军基地報告降雨量為51毫米,最大陣風為每小時101公里[12]。沖繩那霸國際機場報告最大陣風達到時速110公里[12]。在本部町,巨浪破壞當地港口,30個集裝箱被捲入大海[21]。據報導,沖繩市有六人受傷。該市一棟建築牆體倒塌,至少70間房屋受損[21]。
一艘在馬爾代夫註冊[22]的汽車渡輪在九州島附近海域傾覆,一名船員遇難[18][23]。一列火車出軌[14],可能是由龍捲風造成[2],造成五人受傷[23]。在島上,福冈县的一名電工因公司的工業集裝箱掉落壓在他身上而喪生[22]。延岡市一家超市的玻璃入口因碎片飛濺而破裂,造成一人死亡。在該縣的其他地方,一名42歲男子在臥室被壓死,而一名年長的女農民則被溫室外的一棵倒下的樹擊中身亡。島上另有三人確認死亡[22]。
與此同時,在廣島縣,一名50歲消防員被上漲的洪水沖走時遇溺身亡。一名記者在類似情況下失蹤,幾天後被發現死亡[14][15]。總的而言,颱風珊珊共造成11人死亡、另有260多人受傷[14][23]。珊珊還為美嘉金融機構有限公司()第三財季帶來價值490萬美元的淨虧損[24]。
參考資料
- RSMC Tokyo — Typhoon Center.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6-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2).
- . Pacific Disaster Center. September 18, 2006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2).
- Hoyois, Below, Scheuren, and Guha-Sapir. (PDF).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2007 [2008-0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10-23).
- Gary Padgett. . Australian Severe Weather.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 . Hong Kong Observatory. [2006-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1).
- RSMC Tokyo — Typhoon Center.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2006-12-01 [200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20, 2007).
- . Stars and Stripes. September 15, 2006 [2006-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 .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2006-11-24].
- Shelley Shan. . Taipei Times. 2006-09-16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 Xinhua News Agency. . China.org.cn. 2006-09-15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 Dave Ornaeur. . Stars and Stripes. 2006-09-18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 Dave Ornaeur. . Stars and Stripes. 2006-09-19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8).
- Task Force 76 Public Affairs. . United States Navy. 2006-09-15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12, 2007).
- Staff writer. . BBC News. 2006-09-18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 . Planet Ark. Reuters. 2006-09-18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Song Yee-ho; Kang Chan-su. . JoongAng Daily. 2006-09-18 [2006-11-26].
- . KBS News. 2006-09-16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 Laura Gilchrist. . BBC Weather. 2006-09-18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8).
- Agence France-Presse. . Tropical Medical Bureau. 2006-09-22 [2006-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6).
- . 2006-09-16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02).
- . JapanUpdate.com. 2006-09-21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 Agence France-Presse. . Hindustan Times. 2006-09-18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 . Japan Times Weekly. 2006-09-23 [2006-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1).
- . MSN Money. 2006-10-24 [2006-11-2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颱風珊珊 |
- 日本氣象廳有關颱風珊珊(0613)的一般資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取自數位颱風網 (英語)
- 日本氣象廳有關颱風珊珊(0613)的最佳路徑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日語)
- 日本氣象廳有關颱風珊珊(0613)的最佳路徑數據(圖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語)
- 日本氣象廳的最佳路徑數據(文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語)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有關第十四號颱風(珊珊)的最佳路徑數據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英語)
-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有關14W.珊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語)
- 九月熱帶氣旋的路徑數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