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座V391
飛馬座V391(V391 Pegasi),或稱為HS 2201+2610,是一顆距離地球約4570光年的藍白色次矮星,位於飛馬座。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飛馬座 |
星官 | |
赤經 | 22h 04m 12.2s |
赤緯 | +26° 25′ 08″ |
視星等(V) | +14.57 |
特性 | |
光谱分类 | sdB |
变星类型 | 長蛇座V361型或 sdBVr |
天体测定 | |
距离 | 4570 ly (1400 pc) |
绝对星等 (MV) | +3.84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0.5±0.05 M☉ |
半徑 | 0.23±0.03 R☉ |
表面重力 (log g) | 5.15 |
亮度 | 15.4 L☉ |
溫度 | 29300 ± 500 K |
年齡 | >10 × 109 年 |
其他命名 | |
HS 2201+2610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资料 |
概要
該恆星被分類為「極端水平分支星」,是一顆質量只有太陽一半,直徑只有太陽四分之一的恆星,光度是太陽的15.4倍。它可能是年齡超過100億年的年老恆星,可能跟長蛇座V361一樣是脈動變星,或稱為B型次矮星(sdBVr)。
像飛馬座V391這樣的B型次矮星被認為是紅巨星將氫外殼噴發殆盡後的產物,或者是即將開始氦核融合狀態的恆星。恆星噴發後只會剩下極少量的氫留在表面,大約少於恆星總質量的千分之一,這樣的恆星未來將會冷卻並成為低質量白矮星。大部分恆星在第一次變成紅巨星狀態時仍保留大量的氫,再演化為漸近巨星分支。因此飛馬座V391損失如此多質量的原因至今仍不為人所知 。
行星系統
2007年以變星計時法在該恆星旁發現一顆氣體巨行星飛馬座V391b。它的存在或許是50億年後太陽成為紅巨星時會發生什麼狀況的線索。
成員 (依恆星距離) |
质量 | 半長軸 (AU) |
轨道周期 (天) |
離心率 | 傾角 | 半径 |
---|---|---|---|---|---|---|
b | >3.2±0.7 MJ | 1.7±0.1 | 1170±44 | 0.00 | — | — |
參考資料
- R. Østensen, J.-E. Solheim, U. Heber, R. Silvotti, S. Dreizler, H. Edelmann.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 368 (1): 175–182 [2007-09-16]. Bibcode:2001A&A...368..175O. doi:10.1051/0004-6361:20000488.
- C. S. Jeffery. . 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5, 26 (2-3): 261 [2013-01-05]. Bibcode:2005JApA...26..261J. doi:10.1007/BF027023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0).
外部連結
- . 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aedia. [2008-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