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灣天后廟
歷史
石排灣天后廟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其時香港島已成為英國殖民地。而建廟之地當時為海邊,對出的海灣即為石排灣,及後香港仔進行填海,使該廟現在已深入內陸。而該廟曾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及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99年將天后廟拆卸,以原廟未損壞的廟脊及石柱重建。
建築
石排灣天后廟採用了二進三間硬山式建築設計,為具有無露天天井的毗連四合院建築。該廟分為前殿、正殿兩部份,正殿兩旁則有偏殿,左邊偏殿是辦事處而右邊偏殿則是天后寢室,室內總面積306平方呎。廟內有金柱三對,用以承接屋頂的重量,正殿樓高6米,供奉天后娘娘;偏殿則供奉譚公、觀音及黃大仙。
參考資料
- 《南區風物志》,南區區議會,1996年版
- 華人廟宇委員會:香港仔天后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