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彼得

馬彼得布農語[1]1958年),出身臺灣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部落,是一位布農族教育工作者,也是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指揮與領導人物之一。[2]

生平

1958年,馬彼得出生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部落。他自小生長於部落。他國小一年級時父親去世,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他的母親沒受過正式教育,但非常重視生活習慣與品格的訓練。[3]

初中畢業後,他離鄉前往臺中師專就讀;因自身明顯的原住民輪廓等因素,他感到非常不自在,因而經常躲藏於人群中。師專五年級時,他在一次學生旅行的觀摩活動中受到刺激,決心透過教育幫助家鄉孩童。後來,他又就讀於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

畢業後當兵時,他意外被叫去教唱軍歌,並因此重拾自信

1993年前後,他偶然被指派帶領學校合唱團;自此,透過歌唱引導學生開展人生視野、建立自信成為他的志業[4][2]2019年8月從南投縣信義鄉東埔國民小學校長職退休。

2021年4月,由他的人生故事啟發,改編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將於2021年4月16日在台灣上映。

語錄

  • 「就算是迷路的漂流木,也要教成中流砥柱」[2]
  • 「我從不『訓練』,我只『教育』。」[2]
  • 「人活著需要自信,但不是非要第一名不可,有時候,第二名的天空更大。」[2]
  • 「我不是上帝,我們只能提供機會,真正可以改變孩子的是家長。」[1]
  • 「我很少談困難,不想把困難當成困難,不然真的很困難!」[1]
  • 「原住民族需要好好思考所謂的『菁英』指的是什麼樣的典範,並不是高學歷、高知識就能稱為菁英,還需要與部落有所連結, 願意回饋部落,言行成為典範。」[1]
  • 「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不想做的事。」[5]
  • 「原住民的小孩子,最缺乏的兩件事情,一個叫機會、一個叫信心。合唱不是目的,它是一種策略,是教育的策略,是要實現、改變他們未來命運很重要的一個策略。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教育,不是音樂。」[6]

荣誉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奖项

年份 得獎人/團 獎項 參考資料
2009 東埔國小合唱團 臺灣第20屆金曲獎傳統藝術類評審團獎 [8]
2010 馬彼得 獲選為遠見雜誌『新臺灣之光』人物之一

軼事

參考資料

  1. 楊珮琪. (PDF). 原教界. 2014, (58): 56-59 [2019-05-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09).
  2. 盧智芳. . www.cheers.com.tw. 2013-12-01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3. 陳倩雯. . www.ct.org.tw.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中文(臺灣)).
  4. 滕淑芬. . 台灣光華雜誌. 2010-09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中文(臺灣)).
  5. . stv.moe.edu.tw.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中文(臺灣)).
  6. anap/Piya. . 原住民族電視台.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中文(臺灣)).
  7. .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5-09-23 [2021-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7).
  8. . event.culture.tw.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外部連結

紀錄報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