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巴若鰺

馬拉巴若鰺學名:),又稱瓜子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

馬拉巴若鰺
馬拉巴若鰺, Carangoides malabaric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Actinopteri
目: 鲹形目 Carangiformes
科: 鲹科 Carangidae
属: 若鲹属 Carangoides
种:
馬拉巴若鰺 C. malabaricus
二名法
Carangoides malabaricus
Range of the Malabar trevally
異名
  • Caranx malabaric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 Scomber malabaric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 Carangoides rhomboides
    Kotthaus, 1974
  • Carangoides rectipinnus
    Williams, 1958

分類及命名

馬拉巴若鰺首先由德國魚類學家馬庫斯·埃利澤·布洛赫约翰·戈特洛布·施奈德在1801卷《Systema Ichthyologiae iconibus cx illustratum》中進行科學描述,該書是許多魚類的分類學權威。該物種最初以Scomber malabaricus的名義出版,暗示該物種與真正的鯖魚密切相關。之後被發現是不正確的,因此歸類到Caranx屬,最後由Williams和Venkataramani在1978年歸類到Carangoides屬。[1]這個物種在其歷史上也被完全重新描述過兩次,這是1958年威廉姆斯第一次以Carangoides rectipinnus的名義,以及1974年由Kotthaus命名為Carangoides rhomboides。根據ICZN分類規則,這兩個名稱被視為初級同義詞,因此被廢棄。[2]

分布

本魚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印度馬爾地夫日本台灣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澳洲所羅門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等海域。

深度

水深20至140公尺。

特徵

本魚呈卵形而側扁,體上部是藍灰色,體下側為銀白色。鰓在上緣有一個小黑點,舌頭是一種獨特的灰棕色到棕色。尾鰭,柔軟的背鰭和臀鰭呈淡黃綠色至暗色,而其他鰭則外觀呈透明狀。背鰭,肛門和尾鰭的尖端偶爾會以白色陰影邊緣。第二背鰭的第一鰭條或前方鰭條不為絲狀延長。第二背鰭、臀鰭的前方鰭條有若干延長。稜鱗隨側線而走,不像絕大部分鰺類的稜鱗隨側線直走部而行,側線改開弧行時,即與之分離。第一背鰭有硬棘8枚,第二背鰭有軟條22至24枚;臀鰭有硬棘2枚、軟條18枚;稜鱗細小,有25至26枚。體長可達55公分。

生態

本魚生活於大陸棚的岩礁區,每年秋天時常大群集結,可能是為了產卵的緣故。以甲殼類頭足類等為食。

經濟利用

被垂釣者捕獲的馬拉巴若鰺

非經濟性魚類,在印度東南亞為重要食用魚,[3]豆豉末、豬油清蒸甚美味。糧農組織記錄了2001年從波斯灣捕獲的魚類總數為278噸。通常用各種方法捕獲,包括鉤線、底拖網、刺網和陷阱,在南非,這種物種經常被垂釣者捕獲。[4]

参考文献

  1. Hosese, D.F.; Bray, D.J.; Paxton, J.R.; Alen, G.R. . Sydney: CSIRO. 2007: 1150. ISBN 978-0-643-09334-8.
  2.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07). Carangoides malabaricus. FishBase. Version 2007-11.
  3. Stobutzki, Ilona; Margret Miller; David Brewer. .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001, 28 (2): 167–181. doi:10.1017/S0376892901000170.
  4. Davidson, Alan. . Ten Speed Press. 2004: 70. ISBN 1-58008-452-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