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琦 (明朝)
馮琦(1558年11月23日—1603年),字用韫,号琢庵,山东青州府临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馮琦 | ||
---|---|---|
大明禮部尚書 | ||
籍貫 | 山东青州府临朐縣 遼東廣寧左衛軍籍 | |
字號 | 字用韫,號琢庵 | |
諡號 | 文敏 | |
出生 |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
逝世 |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初三日 | |
配偶 | 娶姜氏,封夫人 | |
親屬 | (子)士、士楷、士渠 | |
出身 | ||
| ||
經歷 | ||
|
生平
出临朐冯氏,馮裕曾孙。生於嘉靖戊午十一月二十三日。[1]自幼颖慧绝人,授书日记千言,万历五年(1577年)沈懋学榜二甲第二十二名进士。[2][3][4]改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纂修《大明會典》,書成,升侍讀,充講筵。歷官礼部右侍郎,二十九年改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典会试,改左侍郎,尋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5]张居正称其“此幼而硕者,国器也”。万历二十八年余继登去世,冯琦继任礼部尚书,对于思想界的“异端邪说”极其不满,並將矛头指向李贽,指其“背弃孔孟,诽毁程朱”。 万历三十年五月,礼部侍郎冯琦上言矿税之害:“滇以张安民故,火厂房矣;粤以李凤酿祸,欲刃其腹矣;陕以委官迫死县令,民汹汹不安矣;两淮以激变地方,劫毁官舍钱粮矣;辽左以余东翥故,碎尸抄家矣。土崩瓦解,乱在旦夕,皇上能无动心乎?”但無下文。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赴福王喜宴時昏倒,回家後一病不起,[6]赠太子少保,谥文敏。
著作
神宗年間,词馆中以于慎行及冯琦文学为一时之冠。編有《經濟類編》百卷,近三百萬字。沈雲龍編《明代傳記叢刊》收入《馮琢庵先生北海集》。[7]又曾撰《宋史纪事本末》以续《通鉴纪事本末》,未完稿而逝。[8]
注釋
- 王锡爵在《王文肃公文草》明确说到:“公讳琦,字用韫,生于嘉靖戊午十一月二十三日。”
- (明)张朝瑞. .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鲁小俊,江俊伟著.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朱保炯,谢沛霖. .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 《明史》(卷216):“冯琦,字用韫,临朐人。幼颖敏绝人。年十九,举万历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会典》成,进侍讲,充日讲官,历庶子。三王并封议起,移书王锡爵力争之。进少詹事,掌翰林院事。迁礼部右侍郎,改吏部。莅政勤敏,力抑营竞,尚书李戴倚重之。……寻转左侍郎,拜礼部尚书。帝将册立东宫,诏下期迫,中官掌司设监者以供费不给为词。琦曰:“今日礼为重,不可与争。”其弟户部主事瑗适辇饷银四万出都,琦立追还,给费,事乃克济。”
- 于慎行《谷城山馆文集》记载:“万历三十一年,岁在癸卯三月三日,故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北海冯公告终于位越,某月某日塟于青郊祖兆礼也。”
- 《明史》(卷216):“琦明习典故,学有根柢。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内阁缺人,帝已简用朱国祚及琦。而沈一贯密揭,言二人年未及艾,盖少需之,先用老成者。乃改命沈鲤、朱赓。琦素善病,至是笃。十六疏乞休,不允。卒于官,年仅四十六。遗疏请厉明作,发章奏,补缺官,推诚接下,收拾人心。语极恳挚。帝悼惜之。赠太子少保。天启初,谥文敏。”
- 《四库提要》言:“初,礼部侍郎临朐冯琦欲仿《通鉴纪事本末》例,论次宋事,分类相比,以续袁枢之书,未就而歿。侍御史南昌刘曰梧得其遗稿,因嘱邦瞻增订成编,大抵本于琦者十之三,出于邦瞻者十之七。”
- 龚延明主编. .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五年丁丑科登科錄》
參考書目
- 莊天全:《莊學士集》卷六《祭馮老師大宗伯》
- 溫純:《溫恭毅公文集》卷十六《祭大宗伯馮用韞公文》
- 王錫爵:《王文肅公文草》卷十二《祭馮琢庵文》
- 于慎行:《穀城山館文集》卷三十一《故大宗伯琢吾馮公誄有敘》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