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洛克
马修·洛克(英語:;1622年5月—1677年),裔英国作曲家,天主教徒。其音乐创作是奥兰多·吉本斯(1583年生)和亨利·珀塞尔(1659年生)之间的桥梁。作品包括喜劇配樂《暴風雨》等。
洛克 | |
---|---|
洛克像 | |
原文名 | |
出生 | 1622年5月 埃克塞特 |
逝世 | 1677年(54至55歲) 伦敦 |
国籍 | 英国 |
知名作品 | 维奥尔琴合奏曲,键盘组曲,赞美诗 |
所属时期/乐派 | 巴洛克 |
擅长类型 | 宗教音乐,管弦乐,键盘乐 |
生平歷略
马修·洛克出生於埃克塞特。他參加過埃克塞特座堂的合唱團,由愛德華·吉本斯(奧蘭多之兄)所指導。18歲的洛克前往尼德蘭旅行,接觸了羅馬天主教信仰。
洛克和克里斯多弗·吉本斯共同寫作了假面舞劇《丘比特與死亡》(Cupid and Death,1653年)的配樂。[2]該作是當代唯一倖存(有譜可查)的劇樂創作。[3]他也是劇作《羅得島之圍 (歌劇)》(The Siege of Rhodes,1656年)配樂的五人作者之一。《羅得島》是劇作家威廉·達文南特的作品,此後洛克繼續與之合作,包括《殘忍的西班牙人在秘魯》(The Cruelty of the Spaniards in Peru,1658年)以及《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歷史》(The History of Sir Francis Drake,1659年)等。英王查理二世的加冕進行曲也由洛克所作。[4]
洛克是查理二世的御前作曲家,專作管樂、小提琴作品,也為皇后凱瑟琳演奏管風琴。上述之職位,之後由珀塞尔所繼承。[5]1673年,洛克的論文《旋律》(Melothesia)出版。1675年,作《精神》(Psyche)之配樂。
創作特點
洛克的舞台作品因為很像器樂曲目,因而備受注目。以在倫敦發現的手稿資料(被標示為M17801)為例,其內容是一本樂曲集,包括58首曲目與章節,但只有21頁篇幅。這一組曲作品只標示是獻給友人,推測即是獻給珀塞尔。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演出,但是曲中的和聲寫作方式,卻因為高低聲部沒有附上功能和聲標記,而讓整首樂曲聽起來非常簡單無趣。這些音樂有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器樂曲風格,但是和聲中缺少了含括教會音階的旋律,在高低聲部裡則有大調和弦與小調和弦的聲響。[註 1]出版者弗蘭茨·繆勒-布施(Franz Müller-Busch)則是認為,演奏這份作品應要使用法國式的裝飾奏,以及以演奏法國組曲的方式去演出。這包括洛克在英國工作時寫下的出版作品。後人嘗試歸納洛克的創作,試圖推斷他是否有被當代英國音樂曲風所影響,但是除了在這位作曲家寫在出版樂譜裡的英式惡毒評論紹介以外,找不到其他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印證。論及其組曲風格,大都被法國舞曲曲風,以及義大利器樂曲風深深影響,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巴羅克英國組曲。
註釋
- 所謂「大調」與「小調」,在洛克的時代仍是未臻成熟的作曲觀念。
参考资料
- 參照
- Margaret Read MacDonald & Winifred Jaeger (2006). The Round Book: Rounds Kids Love to Sing, p.15. August House. ISBN 9780874837865.
- Music In The Baroque Era (From Monteverdi to Bach) - Manfred F Bukofzer - Published by J.M Dent & Sons (First UK Edition 1948) - p. 186.
- Caldwell 1999,第555頁.
- Christopher Paul Baker 2002,第237頁.
- Henry Purcell (Glory Of His Age) by Margaret Campbe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perback 1995) (ISBN 0-19-282368-X) p. 46.
- 文獻
- Christopher Paul Baker (编). . Greenwood Press. 2002.
- Caldwell, Joh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Müller-Busch, Franz. art. Nachwort/Epiloque, in: Matthew Locke(1621/22-1677), Suiten for Several Friends with Sopran- oder Tenorblockflöte und Basso continuo, Germany, 1995, S. 16
参见
- 卓克索3976號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