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动物园
马德里动物园·水族馆(西班牙語:)是位于马德里田园之家城市公园的一座動物園[1],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活有大熊猫的动物园之一。
马德里动物园 | |
---|---|
![]() 公园内的濒危物种:羅氏長頸鹿 | |
開幕日期 | 1972年 |
位置 | 马德里 |
地理坐标 | 40°24′31″N 3°45′45″W |
陆地面积 | 超过20公頃(49英畝)[1] |
动物数量 | 6000 |
物种数量 | 500 |
所屬協會 | EAZA[2] WAZA[3] |
擁有者 | 团聚公园集团 |
網站 | www |
![](../I/Porpoise_042.jpg.webp)
海豚
![](../I/OsosPardosZooMadrid.JPG.webp)
棕熊
![](../I/Zoo_of_Madrid_-_El_c%C3%B3ndor_pasa.jpg.webp)
鹰
历史
177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下令在丽池公园建造“野兽公园”, 是继维也纳动物园以来欧洲历史上第二个开放的动物园。在内战期间,动物园遭到破坏,一些动物死于饥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作为中立国,接收了来自欧洲其他动物园的疏散动物,其中以柏林的慕尼黑动物园居多。1967年,公园吸引了超过150万游客。1972年6月,丽池野兽公园永久关闭。同年,在田园之家落成了现在的马德里动物园,展出来自丽池野兽公园的83个种类的550只动物[4]。
动物
大熊猫
1978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索菲亚访华时,中国政府赠送了一对大熊猫“强强”和“绍绍”,是首批抵达西班牙的中国大熊猫。1982年,两只大熊猫的孩子“竹琳”诞生,也成为欧洲首只在圈养环境下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出生的大熊猫。“竹琳”首次与公众见面时,马德里动物园的入园人数创下历史纪录。“竹琳”于1996年去世之后,马德里动物园为它竖立了一座铜像。它的遗体则被制成标本,陈列在西班牙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6]。
2007年9月8日,“冰星”和“花嘴巴”乘坐专机来到马德里。2010年9月7日,“花嘴巴”通过人工授精成功生下一对双胞胎雄性熊猫宝宝,一只命名为“德德”,取自中文“马德里”的“德”字,另一只叫“阿宝”,取自《功夫熊猫》。2013年5月18日,兄弟俩从西班牙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13年8月30日,第四只大熊猫“星宝”出生,2017年返回成都[7]。
2016年8月30日,雌性大熊猫“竹莉娜”出生[8]。2018年2月23日,马德里动物园与中方续签了中西大熊猫合作研究协议至2023年[9]。
参考文献
- . [200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 . eaza.net. EAZA. [2011-12-23].
- . waza.org. WAZA. [2011-12-23].
- . [2019-05-23] (英语).
- .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 郭求达. . 马德里: 新华社. 2018-03-26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熊猫频道. 2018-11-29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 冯俊伟. . 马德里: 新华网. 2017-01-13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3).
- 郭求达. . 马德里: 新华社. 2018-02-24 [2019-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Agencia EFE. . Cádiz: LA Voz Digital.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6) (西班牙语).
- Unknown. . Madrid: El Mundo. 2008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4) (西班牙语).
- . Barcelona: La Vanguardia.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6) (西班牙语).
- García Lozano, Fernando. . Madrid: La Razón. 2011-04-05 [201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5) (西班牙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