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亚斯·贝勒 (化学家)
马蒂亚斯·贝勒(德語:,1962年4月11日—),德国化学家。
马蒂亚斯·贝勒 | |
---|---|
马蒂亚斯·贝勒 | |
出生 | [1] 西德黑森州古登斯贝格[2] | 1962年4月11日
居住地 | 德國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罗斯托克 |
国籍 | 德國 |
母校 | 哥廷根大学 |
配偶 | 安雅·菲舍爾-貝勒[2] |
奖项 |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2006年) 联邦十字勋章(2006年)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化学 |
机构 | 罗斯托克大学 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 |
论文 | 〈氨基酸连接的醛磷酰胺糖苷的合成〉[3] 〈合成抗肿瘤药物及抗病毒制剂新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4] |
博士導師 | 卢茨·费德让·蒂策 巴里·夏普莱斯 |
简历
1962年4月11日生于德国黑森州古登斯贝格,后分别于埃德尔明德和弗里茨拉尔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1981年7月至1982年10月期间在茨韦布吕肯和洪贝格完成兵役。
1982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开始化学专业的学习,1987年以“氨基酸连接的醛磷酰胺糖苷的合成”[3]完成硕士文凭。随后在哥廷根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有机化学家盧茨·弗里德扬·蒂策(Lutz Friedjan Tietze)。1989年7月以“合成抗肿瘤药物及抗病毒制剂新方法的开发及其应用”[4]为题的博士论文取得博士学位。1990年受李比希奖学金的资助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跟随巴里·夏普莱斯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至1995年在法兰克福的霍伊斯特公司从事化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被任命为霍伊斯特公司研究中心有机金属化学及催化实验室和均相催化项目的负责人。1996年成为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系的C3教授。1998年起成为位于罗斯托克的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所长和罗斯托克大学C4教授。
研究领域及成果
研究领域
奖项
- 2006年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
- 2006年联邦十字勋章
- 2011年盖-吕萨克-洪堡奖
- 2014年德国化学学会埃米尔·费歇尔奖
参考资料
- . Angew. Chem. Int. Ed. May 29, 2012, 51 (22): 5284-5285. doi:10.1002/anie.201201343 (英语).
- Mark Sundermeier, Alexander Zapf, Matthias Beller. . Eur. J. Inorg. Chem. 12 Sep 2003, 2003 (19): 5284-5285 [2015-11-17]. doi:10.1002/ejic.2003001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3) (英语).
- »« (1987)
- »« (1989)
- Anne Brennführer, Helfried Neumann, Matthias Beller. .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23): 4114-4133. doi:10.1002/anie.200900013 (英语).
- Xiao-Feng Wu, Helfried Neumann and Matthias Beller. . Chem. Soc. Rev. 27 Jul 2011, 40: 4986-5009 [2015-11-14]. doi:10.1039/C1CS15109F.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9) (英语).
- Pazhamalai Anbarasan, Thomas Schareina and Matthias Beller. . Chem. Soc. Rev. 2011, 40: 5049. doi:10.1039/c1cs15004a (英语).
- X.-F. Wu, X. Fang, L. Wu, R. Jackstell , H. Neumann, M. Beller. . Acc. Chem. Res. 2014, 47 (4): 1041-1053 [2015-12-15]. doi:10.1021/ar400222k.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6) (英语).
- Lipeng Wu, Qiang Liu, Ralf Jackstell, Matthias Beller. . Angew. Chem. Int. Ed. 27 MAY 2014, 53: 6310. doi:10.1002/anie.201400793 (英语).
- Jürgen Klankermayer and Walter Leitner. . Science. 6 Nov 2015, 350: 629 [2015-12-04]. doi:10.1126/science.aac7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9) (英语).
- Qiang Liu, Lipeng Wu, Ralf Jackstell, Matthias Beller. . Nature Communications. 27 MAY 2014, 6: 6310 [2015-11-15]. doi:10.1038/ncomms69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英语).
- R. V. Jagadeesh, A. E. Surkus, H. Junge, M. M. Pohl, J. Radnik, J. Rabeah, H. Huan, V. Schuenemann, A. Brückner, M. Beller. . Science. 2013, 342: 1073-1076 [2015-12-15]. doi:10.1126/science.124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8) (英语).
- R. V. Jagadeesh, H. Junge,M. Beller. . Nature Comm. 2014, 5: 4123 [2015-12-15]. doi:10.1038/ncomms5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9) (英语).
- Alexander Zapf, Andreas Ehrentraut, Matthias Beller. . Angew. Chem.Int. Ed. 2000, 39 (22): 4153. PMID 11093237 (英语).
- Alexander Zapf, Andreas Ehrentraut, Matthias Beller. . Angew. Chem. Int. Ed.: 1056. doi:10.1002/anie.200390273 (英语).
- Andreas Ehrentraut, Alexander Zapf and Matthias Beller. . Adv. Synth. Catal. 2002, 344: 209 [2015-11-15]. doi:10.1002/1615-4169(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英语).
- . Chem. Commun. 2004: 38-39. doi:10.1039/B311268N (英语).
- . Chem. Eur. J.: 2893. doi:10.1002/chem.200306026 (英语).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