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果
特征
马铃薯植株在开花后结出的小而绿的果实,其形似圣女果,每枚果实约含300粒种子。同马铃薯除了块茎以外的其他部分一样,马铃薯果含有茄碱,是一种有毒的生物碱,因此不宜食用。[1]所有马铃薯新品种皆由种子发育而来,为了和种薯(用作繁育的块茎)区分,其种子也被称为“真马铃薯种子(true potato seed)”、“TPS”或“植物学种子(botanical seed)”。对于从种子繁育而来的新品种,可以通过将其块茎切成小块,每块包含至少1~2个芽眼或枝条,再栽培这些小块进行营养繁殖,这是一种在温室中生产健康种薯的惯用手段。由块茎繁育的植株是原植株的克隆体,而从种子繁育的植株则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品种。
马铃薯果通常在植株遇到凉爽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时产生。[2]在2014年的美国密歇根州,由于当年7月气候比往年更凉爽和湿润,使马铃薯花有充足时间授粉和结果,许多园丁惊恐地发现马铃薯植株异常地结出了绿色果实。[3]
参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