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辫

雷鬼頭(Dreadlocks),又稱長髮脏辫麻繩辮,是一種將頭髮像麻花繩子一樣纏绕而出的髮型,在人類處於古典時代的時候是地球上常見的髮型之一,遍佈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與之類似的髮型也在澳洲印度西藏等地流行,但現代社會主要是黑人族裔為最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者,且成為了雷鬼音樂文化的象徵。

留著雷鬼辮的克里族酋長Pitikwahanapiwiyin,拍攝於1885年
兩個印度的苦行僧,留著傳統的雷鬼辮髮型[1]

起源

考古發現

古希臘聖托里尼島上的壁畫,描繪這文物中最古老的髒辮,圖為兩個留髒辮拳擊手的搏鬥

目前最早的長髮綹記錄實在公元前的1600~1500年,在阿克羅蒂里(現代希臘聖托里尼島)的壁畫上發現的[2][3],兩名留著長髮綹的年青希臘人拳擊手正在互相搏鬥,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長髮綹圖像記錄[4]

在古埃及的淺浮雕、彫像和埃及柱子上都繪有曾出現過埃及人留著長髮綹,但是他們和現在黑人所使用的的髮型不同,呈現半月狀,並且是高階級的象徵。埃及的考古遺址還發現了大量帶有長髮綹的埃木乃伊,甚至是作為殉葬品的長髮綹假髮[5][6]

在青銅器和鐵器時代,許多生活在近東安納托利亞高加索地中海北非的民族,如蘇美爾人埃蘭人腓尼基人羅馬人,在藝術作品中有帶著長髮綹髮型的人物,他們的髮型長度差距極大,但均為黑色及深棕色系,大多數時候會配合鬍鬚。然而,這些長髮綹依然和現代黑人的款式不同,它們擁有豐富的本民族特色[7][8]

詞源

目前“長髮綹”一詞的英文“Dreadlocks”的來歷尚不清楚。

既使長髮綹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就已經出現,但是全球對這個髮型都有各自的叫法,在英文的“Dreadlocks”出現前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稱呼。根據美國專欄作家Matt Sailor & Yves Jeffcoat在《Dreadlocks in History - How Dreadlocks Work》一書中的說法,Dread指的是英國殖民者對茅茅起義中原住民戰士的稱呼,dread的原意就是忌憚、害怕、恐懼、顧慮的意思,因為英國士兵在茅茅起義中對這種髮型產生了害怕[9],久而久之,英國人就把原本用來形容這個人種的“dread”當作是他們的髮型。

歷史

在約公元前615~485年,超過一半的倖存古希臘kouroi雕塑都留著雷鬼辮。在古希臘,斯巴達城邦的人喜歡使用長髮綹的頻率比其它城邦要高。
一位留著雷鬼辮的斯巴達軍官

在古希臘,各個時期的kouros彫塑都有描繪梳著雷鬼辮的男人[10][11]

中東和地中海的古代基督教徒也喜歡使用雷鬼辮,尤其以基督教的苦行者為多[12] ,他們排斥天主教會的禿頭式髮型,認為髒辮更加貼近純淨的修行。此種風潮還影響到了伊斯蘭教的“托缽僧”,並成為中東地區乞討僧侶的一種固定髮型。等都穿著這種款式。根據James the Just的描述,他作為耶路撒冷的第一任紅衣主教,他在對天主教廷寫信時提到,他看到大量梳著雷鬼辮的人在耶穌撒冷遊蕩[13]

在中南美洲,《阿茲特克抄本》中描述了前哥倫佈時期的雷鬼辮文化,阿茲特克的祭司普遍使用雷鬼辮,他們的頭髮長度未被觸及肩膀,是一種很短的雷鬼辮,並以捲曲為美[14]。西班牙征服者Bernal Diaz del Castillo記載道:“這裡有穿著黑色長袍的祭司……這些祭司的頭髮很長,互相打結,而且怎麼也無法分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耳朵都被這種髮型磨平了。在祭祀的最高潮時,祭司的頭髮上還沾滿了獻祭者的鮮血[15]。”

塞內加爾,Baye Fall 是《Mouride運動》的忠實追隨者,所謂Mouride運動是公元1887年由謝赫·阿馬杜·班巴·姆巴克 ( Shaykh Aamadu Bàmba Mbàkke ) 創立的伊斯蘭教蘇菲派運動,他們以塞內加爾為中心,以留雷鬼辮和身穿五顏六色的長袍而聞名。Mouride兄弟會學校的創始人Cheikh Ibra Fall認為這種髮型增添了本教派的神秘色彩,從而使這種風格得到了推廣。

幾個世紀以來,毛里塔尼亞富拉尼人沃洛夫人塞雷爾人,以及馬里曼丁卡人都以佩戴玉米穗的雷鬼辮而聞名,在這些文化中,只有被稱為勇士的人才能使用雷鬼辮,其餘人則不可食用這種髮型。他們年青就梳長辮子,年老時就梳短辮子。

拉里沃爾夫在他的書“發明東歐:啟蒙思想中的文明地圖”中提到:“在波蘭,大約一千年來,有些人留著類似於一些斯基泰人的打結髮型[16]。”Zygmunt Gloger在他的Encyklopedia staropolska中提到,波蘭辮子( plica polonica ) 髮型在 19 世紀初被平斯克地區和馬佐夫捨地區的一些人使用。波蘭辮子可以在一個大辮子和類似於長發綹的多個辮子之間變化。

甚至在《聖經》中,一些拉斯特法裡教徒也使用雷鬼辮,他們認為它們代表聖經中的髮型,作為虔誠基督徒奉獻的象徵,如《民數記 6:1-21》中所述[17]

不同文化中的設計

波蘭人的雷鬼辮, 1734~1766年

在地球的几乎每種文化中,都可以出於各種原因而使用雷鬼辮。關於它們的使用方式也千奇百怪,甚至可以衍生出文化挪用之辯論[18]

非洲

非洲人使用雷鬼辮的歷史已久,例如馬賽戰士會用染髮劑做又細又長的紅色長髮綹,而他們的染髮劑是用甜菜根、紅赭石染成的[19]

尼日利亞,長髮綹因與幫派和犯罪活動有關,那裡的罪犯喜歡梳這種髮型來進行威脅,所以有著負面的有刻板印象,留雷鬼辮的男人很容易被尼日利亞警方的特別追查[20]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西北部、中北部、東北部等黃金海岸地區的一些澳洲原住民,他們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留著雷鬼辮。他們的款式是完全或部分遮住額頭的,並且一定要配合長鬍鬚[21]。傳統上,這些人的髒辮並沒有什麼社會階級,他們只是覺得好看才梳的;另一些人,尤其是原住民婦女,則把辮子像髮髻一樣纏包在頭上,或綁在腦後,再用海螺製成的髮夾固定住[22]。而在澳大利亞的中北部,和其他地區的原住民完全不同,他們的傳統是用動物的脂肪塗在長髮綹塗上,並且抹上紅赭石,讓頭髮黏住並且發出紅色,這和非洲人的禮儀有著相似之處。

佛教

在藏傳佛教和其他更深奧的佛教形式中,雷鬼辮會代替傳統的剃光頭,成為“在家居士”的象徵[23]。這些群體中最知名的被稱為西藏的Ngagpas。對於這些特定教派和灌頂級別的佛教徒來說,他們鎖鏈狀的雷鬼辮不僅是他們誓言的象徵,也是他們發誓要擁有的佛性開悟力量。西藏人認為,《Hevajra Tantra》的1.4.15中明確指出了,在任何佛教儀式中都必須仔細清洗自己的長髮,他們認為清晰雷鬼辮也是修行的一部份[24]

印度教

Jaṭā 是梵語中“雷鬼辮”的發音,雷鬼辮的梳理方法在現代印度教中是修行的重要一環[25][26][27][28][29]。最著名的是追隨希瓦的薩杜斯。Kapalikas ,在公元6 世紀首次被普遍引用,眾所周知佩戴雷鬼辮是印度教信徒模仿濕婆神的一類“似形”儀式,透過接近神明的外在來達到“獲取神性能量”的目的,因此印度的濕婆彫像經常被做成典型長髮綹的樣子[30][31]

拉斯塔法里運動

在依索比亞,髒辮是“猶大獅子”的象徵,因為這個髮型類似於獅子的鬃毛,這種髮型甚至還畫進了埃塞俄比亞的國旗中。埃塞俄比亞的基督教——拉斯塔法裡派認為:梳著雷鬼辮的海爾塞拉西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直系後裔,通過他們的兒子孟尼利克一世把這這種髮型傳承至今,他們的雷鬼辮靈感來自《聖經》中的拿撒勒人[32]

海爾·塞拉西於1930年加冕為埃塞俄比亞皇帝。許多牙買加的拉斯塔法裡教徒聲稱,塞拉西的加冕禮證明他就是他們認為在《啟示錄》中預言的“黑人救世主”[33]。一些街頭傳教士,如倫納德·豪厄爾阿奇博爾德·鄧克利羅伯特·欣茲約瑟夫·希伯特也認為“非州埃塞俄比亞的海爾·塞拉西是歸來的耶穌”。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拉斯塔法裡教的信息從金斯敦傳播到牙買加其他地區,尤其是在貧困社區中[34]

在後來的拉斯塔法裡運動中,雷鬼辮的培養在志同道合的人之間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這讓加勒比海的黑人和美國的黑人社群更加團結[35][36]

運動比賽

在職業美式足球中,自從艾爾·哈里斯 ( Al Harris)和瑞奇·威廉姆斯 (Ricky Williams ) 在 1990 年代首次留著長發綹以來,留著長髮綹的球員數量一直在增加。2012 年,大約有 180 名國家橄欖球聯盟球員留著辮子。這些球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防守型後衛,與進攻型球員相比,他們被剷球的可能性更小[37]

在NBA中,布魯克林籃網隊後衛林書豪一直存在爭議,林書豪是一位亞裔美國人,他對辮子的選擇引起了輕微的爭議。前NBA球員肯揚·馬丁在一篇社交媒體帖子中指責林挪用了非裔美國人的文化,之後林指出馬丁身上有多個漢字紋身[38]

美國

2019年7月3日,加利福尼亞州成為美國第一個“禁止歧視自然雷鬼辮”的州。州長加文·紐瑟姆 ( Gavin Newsom)簽署了《皇冠法案》( CROWN Act ),規定加州的雇主和學校必須明確寫明“禁止歧視雷鬼辮”,包括不准使用任何髒字去形容麥穗型、爆炸型、連鎖型、麻花型的辮子,以及接近雷鬼辮的髮型[39]

同樣,2019年晚些時候,《議會法案07797》成為紐約州的法律,它也是“禁止基於自然頭髮或髮型的種族歧視”,內容和加州幾乎一樣[40]

註釋

  1.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ichigan]: Bloomsbury Academic. 2009. ISBN 9781845207922. His jata (dreadlocks) are elegantly styled, and the source of the Ganges issues from his topknot. In the background are the Himalayas where Shiva performs his austerities.
  2. Poliakoff, Michael B.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72. ISBN 9780300063127. The boxing boys on a fresco from Thera (now the Greek island of Santorini), also 1500 B.C.E., are less martial with their jewelry and long braids, and it is hard to imagine that they are engaged in a hazardous
  3. Blencowe, Chris. . Sidewalk Editions. 2013: 36. ISBN 9780992676100. ... Archaeologist Christos Doumas, discoverer of Akrotiri, wrote: "Even though the character of the wall-paintings from Thera is Minoan, ... the boxing children with dreadlocks, and ochre-coloured naked fishermen proudly displaying their abundant hauls of blue and yellow fish.
  4. Bloomer, W. Martin. . John Wiley & Sons. 2015: 31. ISBN 9781119023890. Figure 2.1b Two Minoan boys with distinctive hairstyles, boxing. Fresco from West House, Thera (Santorini), ca. 1600–1500 bce (now in the National Museum, Athens).
  5. . freemaninstitute.com. [6 October 2017].
  6. Egyptian Museum -"Return of the Mummy. 存檔,存档日期2005-12-30. Toronto Life - 2002." Retrieved 01-26-2007.
  7. . [2017-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6).
  8. Gabbara, Princess. . EBONY. 2016-10-18 [2019-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31) (美国英语).
  9. Blakeley, Ruth. . Routledge. 2009. ISBN 978-1-134-04246-3.
  10. Steves, Rick. . Avalon Travel. 2014: 165. ISBN 978-1-61238-060-5.
  11. Jenkins, Ian.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JSTOR Arts & Sciences II Col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v105 n2 (20010401)): 168–175. ISSN 0002-9114. The hair in both is filleted into a series of fine dreadlocks, tucked behind the ears and falling on each shoulder and down the back. A narrow fillet passes around the forehead and disappears behind the ears. ... Two are in the British Museum (fig. 17) and another in Boston (fig. 18). These three could have been carved by the same hand. Distinctive points of comparison include the dreadlocks; high, prominent chest without division; sloping shoulders; manner of showing the arms by the side...the torso of a kouros, again in Boston (fig. 19), should probably also be assigned to this group.
  12. Thompson, John; Patrick, Bethanne. .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2015: 165. ISBN 978-1-4262-1227-7.
  13. Glazier, Stephen 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Religions, Taylor & Francis, 2001, ISBN 0-415-92245-3, ISBN 978-0-415-92245-6, p. 279.
  14. Berdán, Frances F. and Rieff Anawalt, Patricia (1997). The Essential Codex Mendoz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ondon, Eng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49.
  15. . [201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7).
  16. .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17. . HowStuffWorks. 5 October 2010 [9 Novem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18. . The Independent. [2018-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1) (英国英语).
  19. Fihlani, Pumza. . BBC News. 27 February 2013 [23 Dec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0. . BBC News.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1. Withnell, John G. . ROEBOURNE. 1901: 14.
  22. Baldwin Spencer and F. J. Gillen. . London: Macmillan. 1899.
  23. The Dreadlocks Treatise: On Tantric Hairstyles in Tibetan Buddhis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4. Snellgrove, David. The Hevajra Tantra: A Critical Study. vol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25. . www.vice.com.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6. Rattanpal, Divyani. . TheQuint. 2015-10-06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7. .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8. . 3 February 2019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29. Hays, Jeffrey. . factsanddetails.com.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30. Lorenzen, David.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4, 6, 14, 21–23, 41–42, 47. ISBN 0-520-01842-7.
  31. Lorenzen, David. .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2: 4, 85. ISBN 0-520-01842-7.
  32. . the Guardian. 2003-08-23 [2022-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英语).
  33. Barrett, Leonard E. (1988). The Rastafarians. Beacon Press. ISBN 978-0-8070-1039-6.
  34. Charet, M. (2010). Root of David: The Symbolic Origins of Rastafari (No. 2). ISPCK.
  35. . Essence. [2020-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美国英语).
  36. Kuumba, M.; Ajanaku, Femi. . Mobilization: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1998, 3 (2): 227–243. doi:10.17813/maiq.3.2.nn180v12hu74j318.
  37. . ESPN.com. 29 December 2010 [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38. . [2022-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39. . JURIST.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40. . TheHill. 2019-07-13 [2019-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脏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