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延伸屏東

高鐵東延屏東計畫是指台灣高鐵延伸至屏東縣境內的計畫,主要規劃從南側端點站左營站、或該站附近的路段向屏東縣內延伸,並在屏東縣設置一站。

屏東縣為少數高鐵未設站的臺灣西部縣市之一

2019年9月中華民國交通部從左營、燕巢、高雄、小港潮州四個方案選定由「左營」延伸,屏東縣站點設於屏東市六塊厝,目標2029年完工通車[1]高雄市政府屬意經過高雄車站並設站的高雄方案,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另認為高鐵屏東站應設於屏東縣潮州鎮[2]。2021年10月27日,前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回應無黨籍前立委蘇震清質詢時表示,他大力支持高鐵延伸屏東,也向交通部交代規劃不能到六塊厝就停,但做是一段一段做,高鐵延長到屏東縣潮州鎮,「我也這樣交代」。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他不僅支持高鐵從六塊厝延伸至潮州鎮,而且還要東進到臺東縣。前屏東縣縣長潘孟安過去在屏東縣議會答詢時多次強調,屏東爭取高鐵已經14年,縣府的態度很清楚,最重要的是讓高鐵跨越高屏溪,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好不容易中央同意在屏東市六塊厝設站,他希望行政流程加速、趕快動工,實現屏東的「交通平權」,至於未來是否再延伸到潮州鎮甚至恆春鎮,他都歡迎,也會持續爭取。[3]

該計畫並不在台灣高鐵公司BOT合約之中,民間對於該計畫的支持程度也不一。在計畫公布後,有民眾於中華民國政府「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反對[4],要求「將經費用於改善台鐵」,其中連署人以屏東的居民最多[5][6][7]

路廊方案比較

延伸屏東縣方案一覽,圖中的「預計設站」僅燕巢方案有。最終採用左營方案
方案比較[8]
方案燕巢案左營案高雄案小港潮州案
長度 13.2 公里17.5 公里24.9 公里36 公里
行車時間 預計設站燕巢車站分岔 - 屏東六塊厝車站
8分鐘
高鐵左營站後倒退行駛分岔 - 屏東六塊厝車站
20分鐘 (包含高鐵左營站停車5分鐘)
沿著高雄鐵路地下化路廊經高雄車站延伸到屏東六塊厝車站
22分鐘 (包含高雄車站停車2分鐘)
沿著高雄捷運紅線正上方採高架,途經小港機場後跨越高屏溪到屏東潮州車站
經費(不含車輛購置)[9] 新臺幣561億元新臺幣554億元新臺幣1217億元
(左營-高雄:新臺幣531億元;高雄-屏東六塊厝:新臺幣686億元)
新臺幣1500億元
工程技術挑戰
  • 拆遷137棟建築物
  • 涉及系統號誌變更。
  • 高鐵屏東車站僅為高鐵支線。
  • 拆遷50棟建築物。
  • 高鐵左營站將設計成為折返式車站,月台及股道設計皆需更改。
  • 高屏二快共用路廊平行共構,避開原計畫經過的高雄仁武石化廠區[10][11][12],需評估環境敏感地點與防爆區安全危害[13][14]
  • 經過左營基地及軌道交錯點變多,施工時道岔與號誌等問題應對。[15]
  • 高雄車站西側拆遷28棟、跨高屏溪橋引道段拆遷41棟。
  •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工程與期程變更,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地面空間已開闢成鐵馬道與綠廊道,若高鐵再延伸進高雄車站,為興建左營到高雄車站區間之高鐵地下隧道,前述地面設施勢必需要拆除,增加的施工成本甚巨,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完工的時間也需要往後延長。
  • 高雄捷運紅線沿線大量建築物皆需拆遷。
  • 高雄國際機場航高限制。
  • 台17線地下的高雄捷運紅線與石化管線及排水系統。
  • 路線行經垂直及平行的高架橋和隧道較多。
增購列車 6222
綜合評估
  • 現有的高鐵軌道並未預留燕巢分岔,因此未來工程將影響高鐵營運至少五個月。
  • 涉及高鐵系統號誌變更。
  • 燕巢站的搭乘人數恐偏少,較無經濟效益。
  • 工程經費最低。
  • 高鐵左營站的配置需要調整改造,但影響層面最低。
  • 南下列車從左營出站後將以倒退的方式駛進屏東站,北上列車從屏東站出站後將以倒退的方式駛進左營站。
  • 可行性研究中起迄站為屏東站的列車停靠模式為直達車(1XX次,現時只停靠南港-台北-板橋-台中-左營站),班距為一小時一班。直達車停靠站以外之其餘各站旅客須於左營站換車。[16]
  • 左營基地的駐車軌由原本13股變成11股,其中2股軌道分配給延伸屏東高鐵站(六塊厝)去使用,若單向每小時發送2班車,推測西部高鐵會喪失20%運能;若改成一小時一班,西部高鐵將短少10%運能,將對高鐵左營站往返台北的運量影響甚鉅;並且因經過左營基地且軌道交錯點變多,施工時增加道岔與號誌故障全面停擺之風險。[15][17]
  • 原計畫行經台塑仁武化工廠等工業區而恐影響行車安全疑慮[18][19][20],後修改為與高屏二快共用路廊平行共構[10],但路線更接近環境敏感地點及仍有安全危害評估[13][14]
  • 將與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整合。
  • 經費較高之計畫。
  • 新設高鐵高雄車站可分擔高鐵左營車站營運
  • 高雄鐵路地下化空間已經預留高鐵擴建空間,但未預留與興建左營至高雄車站區間之高鐵地下化隧道,因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接近完工,鐵路地下化後地面空間也已興建鐵馬道與綠廊道,此時若施工興建高鐵地下化隧道,勢必影響整個鐵路地下化的完工期程,工程經費也會加倍,影響甚巨。
  • 經費至少1500億元。
  • 潮州車站為台鐵西部幹線及往枋寮車站的起迄站,且本站較接近屏東縣的地理中心,在此設站可最大化服務屏東居民,更方便屏東居民前往高雄國際機場
建設型式 高架化高架化新左營至鳳山地下化
鳳山至屏東高架化
高架化

相關討論

  • 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行政院核定左營到屏東段台鐵高鐵「雙軌共構」[21]
  • 2008年國民黨執政時,毛治國主政的交通部變更計畫,高鐵延伸屏東因此破局[21]
  • 2010年行政院核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提出的「高鐵南延」等國土發展策略計畫,計畫將高鐵延到屏東,當初的設站候選地點為屏東中部的大鵬灣枋寮或屏東南部的恆春[22]
  • 有關高鐵延伸屏東的討論,贊成方認為需以交通平權及地區發展為考量;反對方則認為需評估經濟效益以及永續營運的可行性[21][23]
  • 爭取高鐵到屏東聯盟整理的數據顯示,2017年高鐵左營站往返屏東縣共計122.2萬人次,該聯盟認為從轉乘的數字可看見屏東人對高鐵的需求[24]
  • 2019年
    • 7月11日,立法委員賴瑞隆Facebook粉絲專頁表示[25],高鐵僅在北高雄設立左營站作為唯一運輸據點,對於南高雄都會區及屏東縣民來說都仍需再耗時轉乘,也影響當地經濟產業發展;應如同大台北有南港台北板橋三站,讓南高雄及屏東交通更便利,也強化南高雄的經濟商業重鎮的發展[26]
    • 10月17日,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屏東縣潮州鎮聞香閣召開「高捷、高鐵南延座談會」座談會,表示:「就是韓國瑜如果當上總統,對不起,現在行政院所宣布的這一條高鐵南延案,我們不同意、也不承認[27]。」認為需重新歸零思考,並形容其為「盲腸線[28]
    • 韓國瑜與張善政則倡議「高雄潮州案」,鳳山站以西與高雄案相同,以東往台鐵潮州站延伸與其共構。新左營至鳳山地下化,鳳山至潮州高架化,但未有交通部正式研究及立案。[29]
  • 2020年9月,有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將原先之「左營案」改為「小港潮州案」[30],惟有關提案未獲足夠附議。
  • 2021年
    • 3月19日,屏東縣議會通過潮州鎮屏東縣議員洪明江提案,建議高鐵變更路線,改為延伸至小港國際機場及屏東潮州鎮。[31]
    • 3月30日,時任立法委員蘇震清提出希望高鐵能延伸到潮州[32]、成為環島鐵路樞紐;立法委員賴瑞隆則企盼高鐵能由左營延伸到新穎的高雄車站[33][34]。時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則表示,鐵道建設不只是為屏東、也是為全國,現在雖然核定高鐵延伸到屏東六塊厝,仍在六塊厝保留延伸的空間,會針對環島鐵路有通盤規劃。[35]
  • 2022年
    • 3月30日,環評大會指出,左營案路線行經取水站及古蹟保存區、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鄰近區域也發現保育類動物,另外穿越台塑仁武廠的風險及行車安全考量等,都需要進一步仔細釐清,大會決議案件進入更嚴格的二階審查。[36]
    • 10月3日,高雄市議員黃紹庭在議會總質詢時表示高鐵應從左營車站延伸進高雄車站,對於整體交通、建設才有助益。[37]
    • 10月14日,時任高雄市市長參選人柯志恩提出高鐵應從左營站向南延伸進市區;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回應指出,高雄鐵路地下化工期長達15年,若施工則對於該地區域開發還要重來一次。[38]
  • 2023年
    • 3月,環保署進行第二階段環評範疇界定會議。鐵道局表示路線調整後已避開石化儲槽約300公尺而在台塑設定的爆炸模擬範圍之外且無替代方案(路線長度由17.6公里降至為16.8公里)。但有環委要求提出具體資料加強說明,再召開範疇界定會議繼續討論並須釐清安全風險。[13]
    • 4月,屏東縣政府表示,高鐵要先跨過高屏溪才有繼續延伸的可能。[39]
    • 6月,環評委員李育明表示,新路線調整後的防爆區外70公尺範圍仍很接近而需評估可能的安全危害,也應詳細調查沿線土地利用情形及建物拆除數量,並進行意願調查及加強利害關係人溝通。[14]
    • 9月,為配合高鐵延伸屏東,屏東縣政府推動「高速鐵路屏東車站特定區計畫案」,規劃307公頃特定區。[40]

參考文獻

  1. . 聯合新聞網. 2019-09-28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中文(臺灣)).
  2. 潘建志. . 中國時報. 2019-10-14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3. . 自由時報. 2021-10-27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中文(臺灣)).
  4.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中文(臺灣)).
  5. . 自由時報. 2019-09-28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臺灣)).
  6. . 自由時報. 2019-09-29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中文(臺灣)).
  7. . 東森新聞. 2021-02-18 [2021-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5) (中文(臺灣)).
  8. 汪淑芬. . 中央社 CNA. 2019-07-11 [201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3) (中文).
  9. 經費為2019年幣值。
  10. 羅欣貞. . 自由時報. 2023-01-04 [2023-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6).
  11. 高鐵延伸屏東進二階環評 外界憂行經化工廠恐影響行車安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12. 南高雄蓋高鐵站? 藍綠再交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聯合報
  13. 陳嘉怡. . 自由時報. 2023-03-23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中文).
  14. 劉庭莉. . 環境資訊中心. 2023-06-16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中文).
  15. 中央通訊社. . 汪淑芬. 2024-02-03 [202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4) (中文(臺灣)).
  16. 侯承旭. . 自由時報. 2021-05-02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中文(臺灣)).
  17. 民眾網-民眾日報. . 鄭元毓. 2021-08-25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5) (中文(臺灣)).
  18. 環保署高鐵延伸屏東計劃案第416次環評會 地方憂心路線經化工廠安全存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鮮週報
  19. 高鐵延伸屏東恐衝擊仁武 柯志恩:政府不該忽視民眾的聲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20. 高鐵延伸屏東環評大會 在地質疑安全將進入二階審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公視新聞網
  21. 林怡廷Amber、責任編輯:吳凱琳. . 天下雜誌. 2018-02-01 [2018-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2) (中文).
  22. 高鐵南延 屏東擬增一站 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2.(台灣鐵道網)
  23. 羅欣貞、陳宜加. . 自由時報. 2017-12-28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24. 翁禎霞. . 聯合新聞網. 2017-11-17 [201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6) (中文).
  25. 賴瑞隆粉絲專頁
  26. 發言紀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27. 邱芷柔. . 自由時報. 2019-10-17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中文(臺灣)).
  28. 顧荃. . 中央通訊社. 2019-10-17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中文(臺灣)).
  29. . 蘋果日報. 2019/10/17.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中文(臺灣)).
  30.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國家發展委員會. [2020-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5) (中文(臺灣)).
  31. . 自由時報. 2021/03/20.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中文(臺灣)).
  32. . 風傳媒. 2021/03/30.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臺灣)).
  33. 高鐵通車左營出現「城內北漂」黃紹庭不惜提案公投直球對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漾新聞
  34. 高市議員黃紹庭籲藍綠共同支持高鐵延伸市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華新聞雲
  35. . 風傳媒. 2021/03/30. [2021-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中文(臺灣)).
  36. 高鐵延屏東 確定進二階環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37. 力爭高鐵南延高雄車站 高市議員黃紹庭將發起公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38. 柯志恩喊高鐵從左營站南延 陳其邁:鐵路地下化15年 區域開發要重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時報
  39. 羅欣貞. . 自由時報. 2023-04-11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中文(臺灣)).
  40. 劉庭莉. . 環境資訊中心. 2023-09-08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中文(臺灣)).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