鰭斑蝴蝶魚
| 鰭斑蝴蝶魚 |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 纲: | 綱 Actinopteri |
| 目: | 蝴蝶鱼目 Chaetodontiformes |
| 科: | 蝴蝶鱼科 Chaetodontidae |
| 属: | 蝴蝶鱼属 Chaetodon |
| 种: | 鰭斑蝴蝶魚 C. ocellatus |
| 二名法 | |
| Chaetodon ocellatus Bloch, 1787 | |
| 異名 | |
| |
深度
水深0-3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呈方圓形,吻短,體呈白色,頭部有黑色的條紋通過眼睛。在稚魚時,有一條第二條黑色的橫帶從臀背鰭的基底至臀鰭的軟條部,成魚則無。另有一條狹窄的黃色的條紋從鰓裂至胸鰭基底。背部、尾鰭與臀鰭或是黃色或透明的,背鰭上有一黑斑。背鰭硬棘12至14枚、背鰭軟條18至2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5至17枚。體長可達20公分。
生態
本魚棲息於淺灘、珊瑚礁,肉食性,相當常見。
經濟利用
為觀賞性魚類,不供食用。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