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陣
鴛鴦陣是由明朝將領唐順之首創、戚繼光改良的陣法,用於對抗侵擾中國沿海地區的倭寇;[1][2]因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其特點為「长短相杂,刺卫兼合」。[3]最終戚繼光以此陣法,用最小的代價掃平東南沿海的倭患。[1]
陣法
鴛鴦陣以十二人為一隊,分別為隊長一名、牌兵二名、狼筅兵二名、长枪兵四名、短兵(钂鈀手)二名,以及一名负责伙食、不參與作戰的火头兵。參加戰鬥的十一人,除隊長外分成兩伍,每一伍牌兵站在最前面,其後是狼筅兵,其後是兩名長槍兵,最後是镋鈀手。[1]因應南方複雜的地形,鴛鴦陣可視情況而變化為「三才陣」等陣形。[4]
鴛鴦陣的布局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 戚家軍
- 紀效新書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