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
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德語:)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20世纪初建造的两艘布雷巡洋舰的船级,其中首舰鹦鹉螺号于1905年动工、1907年交付,信天翁号于1907年开建、1908年完工。两者均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但设计略有不同。鹦鹉螺号有一个飞剪式舰艏,而信天翁号的舰艏样式则与同时代的德国小巡洋舰类似。两艘同级舰配备有八门88毫米炮,可容纳186至288枚水雷。
鹦鹉螺号在入役后不久通过威廉皇帝运河的勒文绍高桥 | |
概况 | |
---|---|
名称 | 鹦鹉螺级 |
建造者 | 不来梅威悉船厂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级 | 鹈鹕号 |
次级 | 丽蝇级 |
建造期 | 1905-1908年 |
服役期 | 1907-1919年 |
完成数 | 2 |
报废数 | 2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布雷巡洋舰[1](小巡洋舰) |
排水量 | 2345吨 |
全長 | 98.20米 |
全寬 | 11.20米 |
吃水 | 4.42米 |
動力輸出 | 6600匹指示马力 |
動力來源 | 双轴,两台三胀蒸汽机 |
速度 | 20节 |
續航距離 | 3530海里以9节 |
乘員 | 11名军官、197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两艘舰在入役后都曾投入公海舰队运用,但每次只有一艘,通常是轮替在舰队内从事改装或水雷战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舰只布下了几个雷区,既是为了保护德国沿岸,也是为了干扰英国海军的行动。1915年,信天翁号被转移至波罗的海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作战,最终在7月的奥兰群岛海战中遭到俄国巡洋舰的伏击并被迫搁滩。鹦鹉螺号则参加了1917年的阿尔比恩行动,并于1918年重新武装以支持两栖作战,但从未以此角色参与任何行动。1918年战争结束后,信天翁号被送回德国,两舰都于1919年正式从海军名录中除籍。信天翁号在1915年的损坏中一直没有得到修复,因此立即报废出售,而鹦鹉螺号号却以废船身份一直留存至1928年才拆解。
设计
整体特征
鹦鹉螺级两艘舰的外形尺寸略有不同。鹦鹉螺号全长98.2米,舷宽11.2米,平均吃水深度为4.42米。信天翁号稍大,全长100.9米,舷宽11.5米,有4.40米的吃水深度。鹦鹉螺号的标准排水量为1975吨、满载时排水量可达2345吨,而信天翁号的设计排水量则为2208吨、满载时排水量达2506吨。1909至1910年间,鹦鹉螺号曾在基尔的帝国船厂接受现代化改造。它的艉部悬垂被延长了2.7米,使舰只总长度达到100.9米,同时其舰艛甲板也被进一步延伸至舰艉。[2][3]
船体采用横向和纵向钢框架构造,设有九个水密舱室和一个占龙骨长度比重为60%的双层船底。两舰都配备了带有顶部观察哨的两根桅杆。鹦鹉螺号和信天翁号的舰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飞剪式,而后者采用的是与同时代德国小巡洋舰类似的撞角式舰艏。信天翁号还有一个更高的艏楼,一直延伸到主桅杆的底部,而鹦鹉螺号则建有一个舰艛甲板,从前桅的后部开始延伸。[2][1]
转向由单舵控制。这些舰只的操作性能良好,转弯半径小,但它们受到上风舵的影响,在航行过程中容易漂移。舰只的标准船员编制为10名军官和191名水兵,后来又增加到11名军官和197名水兵。它们还配备有一些小型舰载艇,其中包括两艘哨艇、一艘机动艇、两艘高低桅帆船和一艘小舢板。这些舰载艇是通过一台安装在主桅杆上的大吊杆进行升降。[2]
推进装置
鹦鹉螺级舰只的推进装置由两台三缸三胀式蒸汽机组成,各负责驱动一副直径为3.20米的四叶螺旋桨。发动机的蒸汽由四台燃煤船用式锅炉提供,这些锅炉被分成四个独立的锅炉舱;它们被汇入两座间隔紧密的烟囱。电力则由两台涡轮发电机提供,可在110伏电压下产生90千瓦电。[2]
舰只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600匹指示馬力(4,900千瓦特),最高航速20節(37每小時);但两艘同级舰在速度试验中都略微超过了这些数字,其中鹦鹉螺号达到20.8節(38.5每小時),信天翁号达到20.2節(37.4每小時)。两舰的设计载煤量为200吨,但通过利用辅助贮存空间,鹦鹉螺号可贮存多达490吨、信天翁可搭载重达526吨燃煤。由此,这些舰只可以9節(17每小時)的巡航速度连续行驶3,530至3,680海里(6,540至6,820)。[2]
同级舰
舰名 | 出处[2] | 造船厂[2] | 动工[2] | 下水[2] | 竣工[2] | 结局[2] |
---|---|---|---|---|---|---|
鹦鹉螺号 | 鹦鹉螺 | 不来梅威悉船厂 | 1905年 | 1906年8月28日 | 1907年3月19日 | 1928年拆解报废 |
信天翁号 | 信天翁 | 1907年 | 1907年10月23日 | 1908年5月19日 | 1921年拆解报废 |
服役历史
交付使用后,鹦鹉螺号和信天翁号开始轮流在公海舰队服役;前者参加了1907年和1908年的年度舰队演习,继而被后者取代。[5]鹦鹉螺号于1909-1910年间在基尔的帝国船厂进行了现代化改造,而信天翁号于1910-1911年间也在同一地点接受类似的现代化改造。[2]在信天翁号撤出运用期间,鹦鹉螺号曾暂时重返舰队。当前者于1911年改装完成后,后者便被转移到北海作为水雷学校的训练船,并于年底退役。[5][1]信天翁号则一直服役至1914年,除了曾与瓦尔特堡号轮船发生碰撞外,其余时间大抵平安无事。[6]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两艘同级舰都被动员起来布设了一系列雷区,最初是为了保护德国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7]8月,两舰开始在英国沿岸布设攻击性雷区,[8]鹦鹉螺号甚至在10月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但由于截获的无线电显示有英国海军在场时,该行动被取消。[9]1915年6月,信天翁号被调往波罗的海东部,并在当地水域布设攻击性雷区。[10]最后一次是在7月的奥兰群岛海战中,一群俄国装甲巡洋舰拦截了信天翁号及其护航舰。对方严重损坏了信天翁号,为了防止沉没,其舰长被迫将舰只在中立国瑞典的海岸外搁滩。[11]
鹦鹉螺号于1916年被调往波罗的海,并参加了1917年的阿尔比恩行动,为攻克里加湾提供支持。[12]1918年,该舰为参与两栖作战而进行改装,其88毫米口径炮被一系列小口径的武器取代。在芬兰内战期间,它被编入一支特遣队前往支援芬兰白卫队,但没有参与任何作战。相反,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它一直在波罗的海东部巡逻。[13]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鹦鹉螺号根据《凡尔赛条约》的条款遭解除武装并沦为废船;它先后被更名为“一号废船”()和“A号废船”(),最终于1928年拆解。[2]与此同时,信天翁号于1915年7月在一家瑞典打捞公司的协助下重新浮起,并一直被扣押至战争结束。它于1919年获交还德国,同年正式从海军名录中除籍并拆解报废。[2][14]
注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鹦鹉螺级布雷巡洋舰 |
脚注
-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其中SK()表示“速射炮”,而L/35表示炮管长度,即40倍径。[4]
引用
- 日本海人社,第38頁.
- Gröner,第169頁.
- 日本海人社,第39頁.
- Grießmer,第177頁.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49頁.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1),第211頁.
- Goldrick,第77頁.
- Goldrick,第98頁.
- Woodward,第29頁.
- Staff (2011),第106–107頁.
- Staff (2011),第108–111頁.
- Staff (2008),第141, 144–145頁.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 (Vol. 6),第150頁.
- Staff (2011),第126頁.
参考资料
- Gröner, Erich. .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日本海人社 (编). .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436-6431-9.
- Grießmer, Axel. .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 Goldrick, James.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5. ISBN 9781612518817.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Band 1.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Band 6.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ISBN 3-78220-237-6.
- Staff, Gary. .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Pen & Sword Maritime. 2008. ISBN 978-1-84415-787-7.
- Staff, Gary. .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Pen & Sword Maritime. 2011. ISBN 978-1-84884-182-6.
- Woodward, David. .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0-213-16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