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學名:)又名黑冠虎斑鳽臺灣話俗稱山暗光[2]臺羅:),亦有地瓜鳥大笨鳥(因其平時行走速度緩慢略顯笨拙)的別稱。[3][4]是中型的鷺科鳥類,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東亞南部,其中大部分地區的族群是不普遍留鳥,只有臺灣的族群在近年成為常見的留鳥,[5]另有部分族群會在中國華南斯里蘭卡海洋東南亞之間遷徙。[1]

黑冠麻鷺
成體,攝於臺灣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鹭科 Ardeidae
属: 鳽属 Gorsachius
种:
黑冠麻鷺 G. melanolophus
二名法
Gorsachius melanolophus
Raffles, 1822
  繁殖區
  度冬區
  留鳥

特徵

頭部特寫

本物種身長46~47公分,[6]翼長23~25公分,[7]翼展80~85公分,重量417~450公克。[8]冠羽黑色,背部暗紅褐色有黑色橫紋,喙基至眼先藍色,腹面黃褐色帶暗色縱斑,臉、頸部、胸部紅褐色,飛羽黑色,末端有白斑,腳綠色。幼鳥頭頂黑色,羽冠黑色具白斑,背面灰褐色密布灰白色細斑。[7][6]

該物種的羽色及體型具個體差異及地理差異。[9]

分類與分布

此物種由政治家與博物學家斯坦福·莱佛士在蘇門答臘發現,並於1822年發表。[10]鷺科麻鷺屬,是本屬的四個種之一,且為此屬唯一處於無危狀態的物種。

黑冠麻鷺分布範圍大致在東洋界內。其繁殖地及留棲地包括華南台灣琉球群島中南半島菲律賓尼科巴群島印度東部和西高止山南部。越冬地包含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大巽他群島哈馬黑拉島塔勞群島[1][9]

在中國,除主要分布於雲南海南廣西外,[11][12]山東青州[13]浙江溫州[14]江蘇徐州[15][16]廣東珠海[17]皆曾有觀察紀錄。香港大嶼山有紀錄[18][19],在丙崗則有繁殖紀錄[20][21]。在日本分布於八重山群島的石垣島、西表島和黑島,在四國有紀錄。韓國亦曾有迷鳥紀錄。[22]聖誕島帛琉是迷鳥。[1][9]

生態

棲地

黑冠麻鷺棲息於潮濕的亞熱帶森林氣候,且偏好靠近溪流等濕地的環境,[23]平地的沼澤到中低海拔的森林都有,分布上限因地而異,在泰國為1200公尺,在印度東部則高達2300公尺。[9]

在台灣,由於低海拔地區森林的開發,促使野生動物往山區移動,但平地大量的公園、學校、次生林及荒地的出現,亦重新提供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黑冠麻鷺也是其中一員。[24]約莫1990年代至2000年以前,此物種在台灣尚為低海拔山區的稀有留鳥,[25][26][27][28]且生活隱密難以觀察,[25]但隨著都市綠地的增加,使黑冠麻鷺逐漸向平地擴張,現在學校、公園甚至是路上都有可能發現牠的蹤跡,目前廣泛分布在全島平地及低海拔地區。[29][28]在都會區綠地內的黑冠麻鷺會避開人造物,且偏好棲息於有遮蔭之處。[30]

習性

黑冠麻鷺正在捕食蚯蚓

黑冠麻鷺是夜行性鳥類,白天常棲息於樹上或地面植被中,但也會在晨昏單獨、緩慢地於水邊、田野覓食。[9][11]以蚯蚓為主食,[31]也捕食昆蟲、軟體動物、節肢動物、青蛙、蜥蜴,偶爾也會捕食小魚。[32][23]在台灣有捕食麻雀[33]、鼴鼠[25]、蛇類[34][35]的記錄。覓食蚯蚓時,在地面上緩慢行走,以喙刺入土中拔出蚯蚓。[25]

黑冠麻鷺遇驚擾時常佇立不動,伸長並扭動頸部[36]或豎起冠羽[6]。在台北都會的觀察顯示見人而開始走避的距離約為四公尺。[37]若過度靠近,則緩慢行走後迅速飛去,但也有少數可以接近至一公尺以內。繁殖期常於夜間鳴叫不止,鳴聲為低沉幽遠的「嗚、嗚、嗚」聲,威嚇聲為粗啞的嗄嗄聲。[11]

繁殖

黑冠麻鷺繁殖於4至9月,雖然繁殖期於4月至9月,但也越來越多在非繁殖期繁殖的案例,黑冠麻鷺單獨或成群在樹木上營巢,離地約五公尺,以樹枝和以唾液築成,[31]交織在樹杈間,也會在蘆葦叢中築巢。[9]一夫一妻共同築巢,並輪流孵卵、育雛,[38]一窩產3~5枚白色有褐色斑點之卵,[9]孵化期28~32天,幼鳥孵化至離巢需32天。[31]有重複使用舊巢位的現象。[39]

據觀察,黑冠麻鷺在亞成鳥未換羽時即有繁殖能力,且有年長的幼鳥協助成鳥餵養幼鳥的行為。[32]在台北都會的觀察研究顯示黑冠麻鷺的繁殖成功率、孵化率及幼雛存活率皆高於九成。[5]

遷徙

黑冠麻鷺的遷移性尚未有詳細調查,在許多地方都有同時為留鳥和候鳥的紀錄,此物種的生活型態可能為部分遷移,但仍有待更多證據。印度、緬甸和泰國的族群在秋季經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地南遷至蘇門答臘、爪哇和婆羅洲。[9]

保育

目前黑冠麻鷺的成熟個體數約為1300至13000隻。[1]由於棲地喪失,許多地區的族群很脆弱,黑冠麻鷺的的族群、求偶、生活方式都未有詳細的研究,使保育行動有所障礙。[9]

由於分布範圍大,在《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紅色名錄》中列入無危物種;族群趨勢未有詳細資料,但減少速度應未達到門檻。此物種在1988曾被列入接近受脅物種。[1]

在日本,黑冠麻鷺屬於接近受脅物種。

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參考資料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2016-10-01].
  2. 姚正得; 廖煥彰; 林政輝; 羅一景. .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2008: 31. ISBN 978-986-01-4904-3.
  3. 高維奇. . 台灣動物新聞網.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2017-05-27 [2017-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2) (中文(臺灣)).
  4. 黑冠麻鷺極度擴張 生態隱憂
  5. 許嘉瑋. (PDF)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2020 [2023-02-06]. doi:10.6342/NTU20200138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15).
  6. 楊秀英等. . 台灣野鳥資訊社. 1991. ISBN 9579578001.
  7. 顏重威. . 度假. 1997. ISBN 9789576230219.
  8. . India Biodiversity Portal. [2022-11-13] (英语).
  9. . HeronConservation. [202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5).
  10. Raffles, Thomas. .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1821, 13: 239-274.
  11. MacKinnon, John; Phillipps, Karen. 需要免费注册.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36. ISBN 978-0-1985-4940-6.
  12. 趙正階. .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ISBN 9579578001.
  13. 伊剑锋; 刘威; 韩连生; 耿超; 韩其喜. . 动物学杂志. 2019, 54 (4): 609-610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14. 温州市洞头区委宣传部. . 今日头條. 2020-11-13 [2022-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15. 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zrzy.jiangsu.gov.cn. 2022-06-13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16. . 徐州日报. 2022-06-07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17. 广东省林业局. . lyj.gd.gov.cn. 2022-05-09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18. (PDF). 2016-04-08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5-27).
  19. 香港觀鳥會. . facebook. 2022-09-26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中文(繁體)).
  20. . 東方日報. 2011-05-26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3).
  21. . 香港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HKBIS.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英语).
  22. Kang, Jung-Hoon; Bing, Gi-Chang; Kim, Sung-Hyun; Han, Sung-Woo; Rhim, Shin-Jae; Oh, Dong-Se; Paek, Woon-Kee. . 한국조류학회지. 2008-05, 15 (1) [2023-02-06]. ISSN 1225-917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5) (韩语).
  23. Kazuto KAWAKAMI; Masaki FUJITA; Motohiro HASEGAWA; Hiroshi MAKIHARA. . Chinese Birds. 2011-08, (2)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24. 林承勳.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大學. 2020 [2023-02-06]. doi:10.6342/NTU2020041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25. 張育誠; 洪江波; 謝宗宇; 林世忠. . 自然保育季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8-06, (102): 21-23 [2022-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中文(繁體)).
  26. 鍾兆晉. . www.sdec.ntpc.edu.tw. [2022-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1).
  27. . www.peoplemedia.tw. 2016-06-29 [2022-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中文(臺灣)).
  28. 劉亭雅.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21-08-05] (中文(臺灣)).
  29. . 大紀元. 2009-03-10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30. 張晉嘉.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2021. doi:10.6342/NTU202103908.
  31. 沈瑞琛. . 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 1996-12-01, 39: 183-199 [2023-02-06]. doi:10.6548/ATMB.199612_39.0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7).
  32. CHUAN-CHIUNG CHANG. (PDF). Forktail. 2000, 16: 167-168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16).
  33. ETtoday. . ETtoday生活新聞 (ETtoday新聞雲). 2015-05-22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34. . 2016-08-05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7).
  35. 莊哲權. . 中國時報. 2016-11-10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4) (中文(臺灣)).
  36. 王惠姿; 周大慶. . 晨星. 1999. ISBN 9789575837433.
  37. (PDF) (报告).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16).
  38. 姚正得; 林良恭; 尤少彬. (PDF). 生物科學. 2000, 43 (1): 11 [2023-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3).
  39. 姚正得. (碩士论文). 東海大學生物學系. 200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黑冠麻鷺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黑冠麻鷺
  • . [2023-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 .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 [2023-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6).
  • . PanSci 泛科學. [2017-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