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堡宣言
黑堡宣言(英語:),是1983年由萬斯來等學者針對公共行政發表的宣言。宣言憂心公共行政的正當性受政治力量腐蝕。
介紹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政務官輕視常任文官。[1]美國政治反權威、反政府運動威脅了政府治理的正當性。
1982年,萬斯來與顧賽爾、羅爾、懷特(Orion F. White)與沃夫(James F. Wolf)等5名教授,用腦力激盪法相互討論,匯集對公共行政的看法。1983年,在紐約希爾頓飯店發表。[2]
其後,主要撰寫者萬斯來發展《黑堡宣言》的黑堡觀點成1990年的《重建公共行政》()。[3] 黑堡觀點也表現在顧賽爾的《為官僚辯護》()。[4]
內容
政治與行政分離論在某實務上、某些層面窒礙難行,公共對話本身包含了自由與秩序兩者間的緊張關係。[5]公共行政過於依賴科技及決策科學,使得其正當性受到腐蝕。三權相互內耗、聯邦與地方傾軋的情況下,能夠穩定政局的常任文官本於捍衛憲法、平衡民眾與政府的角色,參與公共利益的界定過程。公共行政(即常任文官),可以成為三權分立外的第四權,保護公共利益。[5][6]
制度的明諾布魯克宣言
新公共行政學派(英語:),始於瓦爾多的兩次明諾布魯克會議(英語:)。1968年,瓦爾多資助33位公共行政學者,在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討論公共行政議題及發展。會議成果集結成馬瑞尼(F. Marini)編輯的《趨向新公共行政:明諾布魯克觀點》(),成為新公共行政運動的濫觴。[7]該書從後實證主義的觀點出發,強調社會公平,及「協和式」()的官僚組織,主張能回應公民的公共行政。[8]
1988年,第二次明諾布魯克會議檢討了第一次會議以來20年的新公共行政發展,重新強調公共行政的核心價值。[9]2008年,第三次明諾布魯克會議,探討全球化等議題。[10]
黑堡宣言,譽為「制度取向明諾布魯克觀點」(英語:),是新公共行政學派在文官體系中的實踐。
參考資料
- . www.upmedia.mg. 上報.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 周, 清榮. . ndltd.ncl.edu.tw. 2000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 Wamsley, Gary L. .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0 [2021-10-26]. ISBN 978-0-8039-3723-9. OCLC 204921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英语).
- Dometrius, Nelson C. .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83-08-01, 45 (3): 790–792 [2021-10-26]. ISSN 0022-3816. doi:10.2307/213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 許立一. . 空大行政學報. 2003, (13)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 許立一. . 2001.
- H. George Frederickson,/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 in Jay M. Shafritz & Albert C. Hyde,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Moor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Oak Park, Illinois , 1978.
- Dong, Lisheng. . Dong, Lisheng (编).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US. 2015: 157–185. ISBN 978-1-137-53642-6. doi:10.1057/9781137536426_7 (英语).
- Holzer, Marc.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89-03, 49 (2): 221. ISSN 0033-3352. doi:10.2307/977351.
- .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21-10-26]. ISBN 978-1-58901-7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