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烏鴉

《黑烏鴉》印尼語IPA讀音:ɡaˈɡaʔ iˈtəm荷蘭語)是1939年上映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強盜片,由約書亞·王和奧斯尼爾·王()執導,陳氏影業出品,拉登·莫赫達()、魯姬亞()和E·T·埃芬迪()主演,講述一名化名為「黑烏鴉」的蒙面男子之故事。該電影由1937年大熱作品《月光曲》()的工作人員參與拍攝工作,並在上映時取得商業成功及正面評價,但該電影可能已經散佚

《黑烏鴉》
報紙廣告
基本资料
导演
  • 約書亞·王
  • 奧斯尼爾·王
监制陳坤耀
编剧沙倫
剧本沙倫
主演
  • 拉登·莫赫達
  • 魯姬亞
  • E·T·埃芬迪
配乐H·杜馬斯
摄影王氏兄弟
制片商陳氏影業
产地 荷屬東印度
语言馬來語克里奧爾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39年 (1939)(荷屬東印度)

製作

《黑烏鴉》由約書亞·王和奧斯尼爾·王兄弟執導,為黑白電影,他們亦負責音效剪接的工作。該電影由陳坤耀的陳氏影業出品,並由拉登·莫赫達、魯姬亞、E·T·埃芬迪和卡托羅()主演[1]。王氏兄弟和主演演員曾在1937年於阿爾貝特·巴林克()執導的《月光曲》中合作,其後在翌年一同合作拍攝《法蒂瑪》並取得成功。《黑烏鴉》是陳氏影業復業後的第二部電影,以預期取得猶如《月光曲》般的成功。因為這些電影,莫赫達和魯姬亞成為一對公認的螢幕情侶[2]

記者出身,後來為《月光曲》和《法蒂瑪》編劇的沙倫()為《黑烏鴉》的編劇。《黑烏鴉》講述茂物一名女子和一名化名為「黑烏鴉」的蒙面男子之間的愛情故事[lower-alpha 1][4]。「黑烏鴉」與當時荷屬東印度流行的蘇洛相似,有關形象自1930年代初期起成為巡迴劇團的主要劇目。沙倫撰寫劇本時,延續其在《月光曲》時所用的公式,包括動作、音樂、美景和動作喜劇[2]。電影有六首由H·杜馬斯()的樂團甜爪哇()演繹的歌曲[4],該樂團以其揉合傳統音樂及葡萄牙影響的格朗章()演出而聞名[5]。《黑烏鴉》亦有格朗章歌手安妮·蘭杜()主唱的歌曲[4]

上映及發行

《黑烏鴉》劇照裡的拉登·莫赫達和魯姬亞

《黑烏鴉》在1939年末在荷屬東印度首府巴達維亞(今耶加達)、棉蘭泗水上映[6]。部份上映的場數以荷蘭語片名作宣傳,並附有荷語字幕[lower-alpha 2][7]。電影改編的小說在上映後不久由日惹的考爾夫-比寧出版社()出版[8]。《黑烏鴉》是1939年四部上映的荷屬東印度電影之一。由於大蕭條的緣故,荷屬東印度電影業顯著沒落,電影院亦改為上映荷里活電影,直至《月光曲》上映時荷屬東印度電影業才開始復興[9]

《黑烏鴉》雖然未能獲得陳氏影業早期作品的票房成績,但亦取得商業上和影評上的成功[8]。《巴達維亞新聞報》()一篇匿名影評對電影表示讚賞,尤其讚賞其配樂。該影評認為電影將取得巨大的成功,而荷屬東印度電影業亦反映出有希望的發展前景[4]。該報另一篇影評則表示,雖然「人們可能會對土著電影的文化價值有所動搖」[lower-alpha 3],該電影為荷屬東印度的電影業邁進了一步。影評亦讚賞魯姬亞的「端莊」[lower-alpha 4]演技[10]

在《黑烏鴉》取得成功後,王氏兄弟、沙倫、魯姬亞和莫赫達繼續留在陳氏影業。其下一部電影《西蒂·阿克巴麗》()亦取得成功,但也不能取得《月光曲》和《法蒂瑪》般的票房成績[8]。沙倫、約書亞·王和莫赫達其後在1940年離開陳氏影業,當中王和莫赫達因薪資糾紛而離開,而沙倫則重返記者行業[11]。對比其競爭對手而言,陳氏影業在1941年製作的電影數目較少,最終在翌年初因日本佔領荷屬東印度而結業[12]

直至1951年1月,當地仍有戲院放映《黑烏鴉》[13],但該電影如今可能已經散佚。荷屬東印度的電影膠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纖維製成;1952年,國家電影製片廠()發生大火,倉庫嚴重焚毀,此後以硝化纖維製成的電影膠卷都被故意銷毀[14]。因此,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便推論,認為所有在1950年前製作的印尼電影均已散失[15]。不過,J·B·克里斯坦托()在《印尼電影目錄》()中表示,印尼電影資料館收錄了幾部荷屬東印度電影,使之得以流傳。印尼電影歷史學家米斯巴赫·尤薩·比蘭()指出荷蘭政府新聞處()收藏了幾部日本宣傳電影,並使之留存至今[16]

註解

  1. 比蘭只用了一句去描述《黑烏鴉》的劇情[2]。該電影在印尼電影資料庫的條目亦不包含電影的劇情,而影評亦沒有講述任何劇情的詳情[3]。電影改編的小說亦無法透過WorldCat搜索得到。
  2. 荷屬東印度時期,荷裔觀眾有時亦會觀看本地電影。
  3. 原文:「」
  4. 原文:「」

腳註

參考資料

  • [Agenda: Friday 26 January, Bogor]. De Nieuwsgier (Jakarta). 1950-01-26: 6 [2013-12-05] (荷兰语).
  • Biran, Misbach Yusa. [History of Film 1900–1950: Making Films in Java]. Jakarta: Komunitas Bamboo working with the Jakarta Art Council. 2009. ISBN 978-979-3731-58-2 (印度尼西亚语).
  • Biran, Misbach Yusa. [Film in the Colonial Period]. [Indonesia in the Flow of Time: The Nationalist Movement] V.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2: 268–93. ISBN 978-979-9226-97-6 (印度尼西亚语).
  • [Film Review, Cinema Palace: 'Gagak Item'].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39-12-21: 12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荷兰语).
  • [Film News. Sampoerna: 'De Zwarte Raaf']. De Indische Courant (Surabaya). 1939-11-27: 12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荷兰语).
  • .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39-12-19: 3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荷兰语).
  • .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3-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04).
  • Heider, Karl G.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ISBN 978-0-8248-1367-3.
  • . Bataviaasch Nieuwsblad (Batavia: Kolff & Co.). 1939-11-16: 6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荷兰语).
  • . De Sumatra Post (Medan: J. Hallermann). 1939-11-11: 8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荷兰语).
  • . Het Nieuws van den dag voor Nederlandsch-Indië (Batavia: Kolff & Co.). 1939-05-08: 10 [201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荷兰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