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鑾潭
龍鑾潭,臺灣一座兼具濕地與水庫功能的湖泊,位於屏東縣恒春鎮西南方,距貓鼻頭約6公里。名字來自斯卡羅族龍鑾社。其四周為關山、里海山、馬鞍山、大山母山、赤牛嶺和三台山所圍繞。由於龍鑾潭的全境皆位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管轄範圍內,因此濕地生態受到保護。其潭水經附近溪流相匯,由潭北人工洩水口北流,經四溝、頭溝而注入保力溪,使得龍鑾潭水庫在1950年代建成後,成為臺灣最南端的水庫[1]。
龍鑾潭 Longluan Lake | |
---|---|
龍鑾潭 | |
龍鑾潭 Longluan Lake在臺灣的位置 | |
国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位置 | 屏東縣恆春鎮 |
现状 | 运作中 |
始建 | 1948年 |
啟用 | 1958年 |
耗资 | 新台幣624萬元 |
所有者 | 屏東農田水利會 |
水坝和溢洪道 | |
水坝类型 | 均質型土壩 |
高度 | 8(26英尺) |
长度 | 1,967(6,453英尺) |
壩頂海拔 | 18.5(61英尺) |
壩頂寬度 | 4(13英尺) |
溢洪道 | 中央有閘門,兩側自由溢流堰 |
溢洪道类型 | Gated overflow, service |
溢洪量 | 設計128.5立方公尺/秒 最大93.6立方公尺/秒 |
形成 | 龍鑾潭水庫 |
总容量 | 3,790,000 立方公尺 |
有效容量 | 3,535,158 立方公尺 |
集水面积 | 401 公頃 |
表面积 | 124 公頃 |
正常水位 | 16.7(55英尺) |
网站 龍鑾潭水庫水門操作規定 |
龍鑾潭水庫 | |
---|---|
标 | 21°58′39″N 120°44′50″E |
湖泊类型 | 半人工湖泊 (1948年改建成水庫) |
主要流入 | 保力溪 |
主要流出 | 保力溪 |
所在国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表面积 | 1.24平方公里 |
平均深度 | 3.5公尺 |
水体体积 | 379萬立方公尺 |
表面海拔 | 12公尺 |
恒春鎮 |
沿革
由於過去龍鑾潭每逢雨季來臨時,附近田園皆成澤國,為農民帶來災害。日治時期雖曾計畫建為水庫,但未實現。戰後,國民政府於1948年籌撥專款,將龍鑾潭建為水庫,水庫壩體原於1949年底完成,1951年8月至1952年3月再由工兵完成壩體加高,1955年至1958年3月陸續完成溢洪道、排水路、取水工、灌溉渠道、抽水機房等[1]。完工後形成半人工的湖泊,灌溉面積一七五公頃,這不僅有益於農田水利之灌溉,亦能發展成旅遊景點。從前其流域水源豐富,帆船等小型船隻,均可從射寮溯水而上,是恆春對外主要交通線之一,然目前僅供農田灌溉渠道。
結構
龍鑾潭大壩為土堤堰所構成,其溢水壩採雙層式閘板及兩側加設調節式溢流堰。
生態及旅遊
龍鑾潭附近的植被和一般河口或草澤地不同,不見濕地常見的紅樹林,反倒是林投、馬纓丹、相思林、銀合歡、木麻黃及蘆葦等圍繞潭邊茂密生長。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許多候鳥如鷸、鴴、雁鴨等由寒冷的西伯利亞、中國及日本等地從南遷移,部份留此過冬,為龍鑾潭的湖光山色增添不少自然情趣,也使當地更富觀光價值。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已在此地興建「龍鑾潭自然中心」,為一特別景觀區,內含鳥類生態展示、望遠鏡觀察、錄影帶欣賞等,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活動。
腳註
- 張炎銘. . 水利署電子報. [201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參考資料
- 黃兆慧,《台灣的水庫》,台北,遠足文化,2002年
- 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及政策研究中心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