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年教宗選舉
1118年教宗選舉於1118年1月21日教宗帕斯卡二世離世[3]後舉行的教宗選舉。這次亦是有紀錄以來首次設有首席司鐸和首席助祭的教宗選舉。選舉選出若望·卡塔尼樞機為新教宗,並取名為「傑拉二世」。[4]
1118年 教宗選舉 | |
---|---|
日期與地點 | |
1118年1月24日 羅馬巴拉丁諾山本篤會修道院[1] | |
樞機團主要人員 | |
樞機團團長 | 克雷申齊奥樞機 |
首席司鐸 | 博尼樞機 |
首席助祭 | 若望·卡塔尼樞機 |
當選者 | |
若望·卡塔尼樞機 (取名号為傑拉二世) | |
樞機選舉人
雖然根據由教宗尼古拉二世於1059年發布的教宗詔書《以上主之名》,主教級樞機是教宗選舉的唯一選舉人,但是在這次選舉中司鐸級樞機和執事級樞機亦擁有投票權。[6]
1118年1月的樞機團的樞機數目和數據是十分不完整的。這些數據於數十年後才由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司鐸級樞機比薩的潘道夫整理出的。該份文件聲稱這次選舉共有49名[lower-alpha 1]樞機參與,但是則列出當中35位[lower-alpha 2]樞機的名字。根據潘道夫所整理的資料,由於十二宗徒聖殿司鐸級樞機休未能出席選舉,故此多需要兩位主教級樞機參與。雖然潘道夫沒有寫出兩位主教級樞機的姓名,但則十分清楚地記載兩人是有參與選舉的。[7]然而,由於潘多夫[lower-alpha 3]在對立教宗克雷二世[lower-alpha 4]在位時發布而當時教會正處於混亂狀態,現代歷史學家質疑該文件的可信性。這份文件還有其他問題[9]:69-80[11]:100-101, 119-134[12]:63-64:
- 文件內容跟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lower-alpha 5]
- 潘道夫所提及的樞機裏有部分是由後來的教宗冊封為樞機,意味著這些「樞機」由宗座從缺至教宗選舉結束期間都並不是樞機
出席的樞機選舉人
樞機團的實際人數無法確定,因為各資料來源所列出的樞機人數都不一樣。[2][4]這裏列出41位樞機選舉人[2][4],當中包括6位主教級樞機、20位司鐸級樞機和15位執事級樞機,而當中有36位樞機(4位主教級樞機、18位司鐸級樞機和14位執事級樞機)參與這次選舉。
主教級樞機
- 克雷申齊奧,樞機團團長及薩比娜羅馬城郊教區領銜主教
- 伯多祿·森納士,波多羅馬城郊教區領銜主教
- 蘭貝托·斯格拉賓奇[lower-alpha 6],奧斯蒂亞羅馬城郊教區領銜主教
- 維塔利斯,阿爾巴諾羅馬城郊教區領銜主教
司鐸級樞機
- 博義,樞機團首席司鐸及聖馬爾谷聖殿司鐸
- 本篤,聖伯多祿鎖鏈堂司鐸
- 阿納斯塔西奧,拉特朗聖格肋孟聖殿司鐸
- 提弗蘇,聖思維及聖馬丁山上聖殿司鐸
- 若望,聖則濟利亞聖殿司鐸
- 西博爾德,聖若望及保祿堂司鐸
- 萊納,聖瑪策林及聖伯多祿堂司鐸
- 科拉多·德米特里[lower-alpha 7],聖普正珍大殿司鐸
- 額我略,聖普里斯卡堂司鐸
- 達西德利奧,聖巴西德聖殿司鐸
- 德斯達得,大馬修斯的聖洛倫佐聖殿司鐸
- 額我略·西門子,盧奇娜的聖老楞佐聖殿司鐸
- 若望,聖尤西比奧堂司鐸
- 圭多,聖巴爾比納聖殿司鐸
- 若望·卡民斯,聖基所恭聖殿司鐸
- 薩索·德·阿納尼,聖斯德望圓形堂司鐸
- 伯多祿·皮薩諾,聖女蘇撒納堂司鐸
- 阿米科,聖聶勒和聖亞基略大殿司鐸及聖溫琴佐艾沃土諾修院院長
執事級樞機
- 若望·卡塔尼,樞機團首席助祭及希臘聖母堂執事,於這次選舉中當選教宗
- 額我略,聖歐大邱堂執事
- 羅穆阿爾,拉塔路聖母堂執事
- 額我略·加埃塔諾,七節樓的聖盧西亞教堂執事
- 阿爾·德·費倫蒂諾,聖色爾爵及伯古斯堂執事
- 西奧博爾德·博加·佩科拉,新聖母堂執事
- 羅斯民洛,維拉布洛聖喬治聖殿執事
- 伯多祿·比亞尼[lower-alpha 8],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執事
- 德里西奧·迪·桑格羅,聖阿加塔堂執事
- 哥米斯,阿郊洛聖母堂執事
- 額我略·巴巴拉斯基[lower-alpha 9],魚市場的聖安傑洛堂執事
- 格斯葛羅,聖尼各老監獄堂執事
- 恩里科·德·馬薩拉,聖戴多祿堂執事
- 克雷申齊奥·德·阿納尼
軼事
不計算對立教宗,這次是自1061年設立教宗選舉起首次有4位未來教宗同時參與選舉。他們分別是於這次選舉中當選教宗的格拉修二世[13],1124年至1130年出任教宗的何諾二世[14],1130年至1143年出任教宗的諾森二世[15]和1153年至1154年出任教宗的達西四世[16]。
註釋
參考文獻
- Frederic J. Baumgartner. .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26-27 [2017-05-14]. ISBN 0-312-29463-8 (英语).
- John Paul Adams. .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 . The Holy See. [201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英语).
- Salvador Miranda. .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7-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7) (英语).
- . Papal Artifects.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9) (英语).
- Anura Guruge. . WOWNH LLC. 2010-02-16: 95 [2017-05-21]. ISBN 978-0-615-353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英语).
- . Documenta Catholica Omnia. [2017-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英语).
- I. S. Robins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英语).
- CG Furst. . Sprach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 der Leopold-Franzens-Universität. 1966 (德语).
- The Editors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英语).
- Hans-Walter Klewitz. . H. Gentner. 1957 (德语).
- Rudolf Huls. .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1977 (德语).
- . The Holy See.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英语).
- . The Holy See.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英语).
- . The Holy See.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英语).
- . The Holy See. [2017-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