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彗星
17P/霍姆斯是我們太陽系的一顆周期彗星,於1892年11月6日首度被英國天文學家埃德溫·霍姆斯發現。在2007年10月,它的星等在42小時內由17等爆增至約2.8等。這個變化相當於增加了50萬倍的光度,並且成為最有名的爆發彗星。
發現 | |
---|---|
發現者 | 埃德溫·霍姆斯 |
發現日 | 1892年11月6日 |
臨時編號 | 1892 V1; 1892 III; 1892f; 1899 L1; 1899 II; 1899d; 1906 III; 1906f; 1964 O1; 1964 X; 1964i; 1972 I; 1971b; 1979 IV; 1979f; 1986 V; 1986f; 1993 VII; 1993i |
軌道特性考 | |
曆元 | 2007年10月27日(JD 2454400.5) |
遠日點 | 5.183601 AU |
近日點 | 2.053218 AU |
半長軸 | 3.618414 AU |
離心率 | 0.432564 |
週期 | 6.882994 a |
軌道傾角 | 19.1126° |
歷次近日點 日期 | 2021年2月19日 |
下次近日點 日期 | 2028年1月31日 |
在2007年11月9日,這顆彗星的彗髮 - 包圍在彗核外面的稀薄灰塵 -直徑超過了太陽,成為太陽系內最巨大的天體[1](雖然,以太陽系的標準,彗星的質量是微不足道的。)。
發現
霍姆斯彗星是我們太陽系的一顆周期彗星,於1892年11月6日首度被埃德溫·霍姆斯發現,當時他正在對仙女座星系(M31)進行例行的觀測。稍後,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愛德華·沃爾特·蒙德、英國的威廉·亨利·梅鄔和英國Bramley的基德都證實了這項發現。
這顆彗星在11月8日也被英國蘇格蘭的湯瑪士·大衛·安德森,和11月9日被澳大利亞昆士蘭麥凱的約翰·艾文·戴維森獨立發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他在1889年7月19日發現彗星C/1889 O1,是在昆士蘭發現的第一顆彗星。)
第一條橢圓形軌道被赫茲·克魯茲和喬治·瑪莉·瑟爾分別推算出來,另外推算的近日點日期是6月13日,軌道週期6.9年。這些計算證明這顆彗星不是3D/比拉的回歸。
在1899年和1906年都曾觀測到這顆彗星的回歸,但之後就消失無蹤,直到1964年7月16日才又被美國海軍天文台的伊麗莎白·羅默爾再發現,並由亞利桑那旗桿鎮的布萊恩·馬斯登以計算機證實是17P/霍姆斯,之後每次的回歸都順利的被觀測到。
2007年的爆發
在2007年10月23-24日,這顆彗星突然在幾小時內由平常17等的亮度暴增至2.8等星的亮度,成為在英仙座內肉眼可見的彗星。[2][3]而彗核光度只有9等左右。這種光度的突然暴增,一種說法是彗星的氣體或微粒被大量釋放出來導致。
第一位注意到霍姆斯彗星發生變化並提出報告的是在加那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上的J. A. Henríquez Santana;幾分鐘之後,在巴塞隆納羅馬教堂中殿注意到彗星的光度是7.3等,[3]成為在東北方天空的英仙座內很容易就用肉眼看見的黃色星星。[4][5] 到了10月25日,霍姆斯彗星已經成為英仙座內第三亮的星星。往後的一兩個星期內,彗星的光度維持在三等左右,彗髮並擴散至接近半度,而接近彗核的影象顯示彗髮有數條顯著的噴流。[3]
當大望遠鏡的觀測顯示了彗星詳細的細節時,直到10月26日的肉眼觀測仍顯示這顆彗星看起來像是一顆恆星。[4]在10月26日之後肉眼的觀測才看出類似彗星的特徵。[4]2007年的爆發期間,它的軌道相對於地球接近衝的位置,因為彗尾是背向太陽的,因此地球上的觀測者幾乎是以沿著彗尾的方向垂直的觀察彗星,使得在望遠鏡中呈現是一顆明亮的球形。以裸眼觀察很容易看見他在夜空中是一個模糊的黃色小光點。
以2007年爆發之前的軌道和光度為基礎,它的直徑估計約是3.4公里。[6] 在2007年10月後期的觀測,彗髮的直徑從3.3弧分至13弧分,大約是月球在夜空中視直徑的一半,[7]在2天文單位的距離上,這相當於100萬公里的直徑[8],或是太陽真實直徑的70%。如果將這顆彗星的核放置在地球的中心,他在2007年爆發期間的昏暗緣將是月球距離的兩倍遠。
註解
- Jewitt, David. .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9 Nov 2007 [200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 Gunn, Angela. "Flash News Flash! 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6-25.," USA Today Tech Space, 24 October 2007。Retrieved 25 October 2007.
- Roger W. Sinnott. . Sky & Telescope. October 24, 2007 [200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27).
- Fischer, Daniel. "Incredible comet eruption: from under 17th to 3rd magnitude in hou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e Cosmic Mirror, #306, 24 October 2007。Retrieved 25 October 2007.
- Skymap: late October 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Northeast, after sunset, Spaceweather.com. Retrieved 28 October 2007.
- Better reference needed, please: the best I could find is "Cloudbait Observa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Primary measurements, (see luminosity graph; bottom of page) Cloudbait Observatory, Colorad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2AU(150,000km/AU)/sin(13 min/60min per degree of arc)=1.4 million km
- Nasa 3D simulation of orbit for 17P/Holm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Java Applet)
外部連結
- 17P at Kronk's Comet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17P at Kazuo Kinoshita's Come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17P at Seiichi Yoshida's Comet Catalo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ASA APOD 10/26/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omet Holmes in Outburst
- NASA APOD 10/29/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 Telescopic View of Erupting Comet Holmes
- APOD: 10/3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omet Holmes' Coma Expands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bscure Comet Brightens Suddenly (SPACE.com)
- Cloudbait Observatory, Colorado
週期彗星 | ||
---|---|---|
前一顆彗星 16P/布魯克斯彗星 |
霍姆斯彗星 | 後一顆彗星 18D/珀賴因-馬寇斯彗星 |
週期彗星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