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1月東亞寒潮
1893年1月東亞寒潮,又被學術界稱為世紀寒潮。
簡述
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初三,即西元1893年1月12日—20日,東亞普遍遭受一次强寒流侵袭,造成大范围大雪、冰冻及低温,危害相当严重。中國有记载冰冻波及的包括云南、贵州、上海、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苏、浙江、福建、海南、港澳、台灣等地区。
受影響地區
中國大陸
廣州
1893年1月广州连日大雪,平地积雪接近10厘米。
- 东莞诗人何鲲曾诗云
“……乙未腊月廿一夜,打窗淅沥随风下,千门万户敞凌晨,青年皓首群相讶。初疑罗浮春已催,千树万树梅花开,又疑五月木棉熟,南海庙前飞雪来。子夜飘摇日中止,鸳瓦平沟屐没齿。儿童戏弄范以模,手掬瑶璠仙门里。人尽冰衔在玉堂,蛎墙龙户生辉光,沉香浦冻珠成海,白云山拥玉为冈……”描绘了广州下雪时的景色,让人颇为神往。
廣州府在寒潮期間还观测到非官方的-5.0度,现代气象学家估计-3度左右。
《增城縣誌》:“夜寒大雨,着处凝结成冰,块大逾寻丈,草木皆枯,牲畜多冻死。”
清遠
《清遠縣誌》:“光绪十八年清远十一月二十七日微雪,二十八、九两日大雪,平地积至二寸餘,为百年所未见。”
四川
光绪十八年冬,双流县大寒,冰厚尺餘。南川县大雪数日,继以冰冻十餘日。
上海
1893年1月中旬,上海遭遇特强寒潮,此次寒潮可能是150年最强,持续时间之长,温度之低都是之后没有的。
日期 | 最高氣溫 | 最低氣溫 | 平均氣溫 | 當日天氣 |
---|---|---|---|---|
1893年1月12日 | 3.0 | 0.4 | 0.9 | 雨轉雪 |
1893年1月13日 | 0.9 | -2.0 | -1.6 | 雪 |
1893年1月14日 | -4.6 | -7.4 | -6.2 | 陰轉多雲轉陰 |
1893年1月15日 | -6.2 | -10.6 | -9.0 | 多雲,有暈 |
1893年1月16日 | -7.0 | -11.9 | -9.7 | 陰轉晴 |
1893年1月17日 | -4.6 | -10.2 | -8.2 | 晴 |
1893年1月18日 | -3.6 | -11.7 | -8.1 | 晴 |
1893年1月19日 | -0.5 | -12.1 | -6.3 | 晴 |
1893年1月20日 | 3.6 | -7.0 | -1.5 | 晴 |
这次寒潮导致上海官方气象站连续5天最低气温低于-10度,非官方还录到了-13度的低温。
浙江
浙江德清冰冻四五尺,温岭“咳吐成冰,河流尽冻,花木多萎,百岁老人所未见”。
福建
泉州
光绪十九年(1893年),“冬十一月,大雪。二十六日夜,先雨后雪,檐溜为冰。黎明,雪飞愈大,平地深数尺”(民国《德化县志》卷18《祥异》)。
光緒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893年1月16日),晉江“天降棉花雪,盡日滿山遍野,行走不得,大雨淋漓……而厝上路邊,一望皆白,其形如棉花”。
據陳棨仁《藤花吟館詩錄.卷6》載:“十一月二十九日,泉州大雪,平地積尺,耆老相顧詫異,謂百餘年來未有也,不可無以記之。」遂賦詩兩首以紀
“迂臘咚咚鼓正撾,元冥有意鬥春華。策帛驅絮散飛舞,散作長空萬道花。”
“天公一夜布財施,蔀屋都成暴富兒。璇室瑤台銀世界,更雕白玉一枝枝。”
廈門
十一月二十八日(1893年1月15日) 同安山区大雪,至二十九日早仍雨雪霏霏如棉絮,地上如铺白毡,坑涧皆平。厦门岛亦有雨雪
金門
《澎湖廳誌》:“光緒18年11月天大寒,內地金門廈門大雪盈尺,為百年來所未有。”” [1]
《金門縣誌》(民十一年版)卷十二記載:“光緒十八年至二十四年間,浯島連年風霜雨雪,鼠疫橫行,民不聊生。” [2]
《金門縣誌》(民八十年版)〈大事志.歷代祥異記〉:“光緒十八年,十二月初旬,雨雪三日,為年少者所未見。”
廣西
广西“絮雪盈天,连降三日”,“百年以上榕树,有被雪压折次枯槁者”,积雪深数尺,大雪冻结如冰,为“历来所未有”。
海南
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893年1月14日),瓊山“微雪”。
天津
天津在寒潮侵襲期間最低温度-27.8度。
香港
1893年1月16日,北方势力强大的特强寒潮越过了南岭,浩荡南下,抵达香港地区,使之气温急剧下降到1.7℃[3],旺角至九龍城一帶的地面菜田結了冰或霜[3]。17日尖沙咀市區出现了0.6℃的低温[3],海拔500多米的港島太平山顶出现了零下4.0℃的最低气温[3]。半夜时分,山頂區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飘然而下。18日清晨,香港天文台錄得香港歷史上九龍市區(尖沙咀)的最寒冷溫度,僅0.0℃[4],九龍貨倉上的堆棧已舖上一層薄冰[3],大會堂前的噴水池亦披上白霜[3],地上、屋顶上一片白色,到处银装素裹。太平山山顶上則鋪滿雪,有的地方积雪厚达13厘米。此乃香港首次有確切的降雪紀錄,到18日下午才告结束。
台灣
1893年1月東亞世紀寒潮南下侵襲,18日開始台灣北起基隆、南至嘉義均普遍降雪,南至恆春也紀錄到下霰,觀音白頭、雞籠積雪等奇觀重現,尤其在北部的桃竹苗一帶更是自18日晚連降三天暴雪,積雪一度達到200公分以上的紀錄,許多山區林木遭冰雪重壓枯折,竹塹城(今 新竹市)市區街道大雪難行,鐵路在龜崙嶺(位於今桃園市龜山區)段更因積雪過深而導致完全中斷。此次氣象上的溫度紀錄皆由淡水海關測候所完整紀錄,惟因之後戰亂目前已佚失,不過就地方志記錄推估,台灣中南部以北氣溫應普遍在攝氏零度以下。[6]
《澎湖廳志》:“十一月杪,天氣苦寒異常,街市皆閉戶,幾絕買賣。是月二十八、九日,內地金門、廈門下大雪盈尺,為百年來所未經見者。澎雖無雪,而奇寒則相等云。”[7]
《樹杞林志》:“光緒十八年冬,大雪連下三日,平地高丈餘,深山中尤甚。樹梢堆積,斷者無算。” [8]
《嘉義館內採訪冊》:“光緒十八年八月十八日,狂風暴作,損壞民房,五穀多損。是歲饑。十二月,雪下數寸,六畜凍死。”[9]
《雲林縣採訪冊》:“光緒18年12月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10]
《鳳山縣采訪冊》:“首先阿猴矣,次及萬丹;繼而東港矣,終及港裏。麻衣被體,剛逢雨雪霏霏。“
《恆春縣志》:“光緒壬辰冬十月丙子初更,始而微風細雨,繼聞有錯落之聲,視之則雪子也。……。設縣幾二十年,始得一見。“
新加坡
新加坡此次寒潮最低溫度19.1攝氏度,北方冷空气激发对流,造成連續几天的特大暴雨。該寒潮冷空氣跨越赤道,甚至對南半球夏季風產生間接影響。
参考文献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澎湖廳志》卷十一,〈舊事〉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金門縣誌》(民十一年版)卷十二記載
- 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 . 麒麟書業有限公司. 1998年: 頁252. ISBN 9622321232.(繁體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2003年6月19日 [2017年2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月11日).(繁體中文)
- . 澳門氣象·天文. [202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2).
- 淡水溫度記錄可能存於1893年香港海關報告中。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澎湖廳志》遠流新版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樹杞林志》〈祥異考〉。樹杞林(新竹竹東),一丈約300公分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嘉義縣館內採訪冊 打貓西堡(嘉義新港)
- 布嶼西堡(雲林崙背)